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马铃薯单垄覆土、单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双垄覆土、双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产量水平最高,单产达2529.5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47%,且薯块破损率、绿薯率较低,但稻草用量大;其次是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单产达到2382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38%,薯块破损率、绿薯率低,商品性好、节约用草50%;在稻草覆盖2cm、4cm、6cm三个厚度中,以覆盖6cm产量高,表明采用双垄覆盖6cm稻草后再覆土栽培,既节约稻草,又能解决马铃薯薯块破损、绿薯等问题,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建议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根据广西的气候条件、市场区位优势以及脱毒马铃薯的品种、种薯问题已解决的新情况,指出广西发展秋冬种马铃薯条件已初步具备;提出广西可以利用中稻田、晚稻制种田等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发展秋冬种马铃薯;同时提出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应注意选择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稻田种植已破眠的脱毒马铃薯种薯,要搞好播种、稻草覆盖和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并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3.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琼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9-20,25
于2010~2011年,开展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普通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免耕覆盖栽培可改善马铃薯生长条件,有利于薯块膨大生长,减少畸形薯、烂薯裂薯,提高大、中薯的比例、产量、商品率以及抗逆性。稻草免耕草膜双层覆盖栽培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为53004 kg/hm2、15189.3元/hm2。  相似文献   

4.
卓根 《农家顾问》2007,(1):28-28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是在免耕的土地上摆放马铃薯种,然后覆盖稻草,收获时在地上捡薯的方法,与传统的翻耕播种相比,每种667平方米省工8~10个,需要2001平方米(3亩)地的稻草覆盖。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马铃薯病害轻,草害更轻,有利于生产无公害马铃薯,也为稻草还田提供了新的途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稻田半免耕覆盖栽培是作者引进"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在玉溪市应用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气候及生产条件改良的马铃薯轻型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式大大减少了稻草用量,仅为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用量的1/3,即稻田内的稻草就地利用,不必远距离搬运,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稻草、泥土双重覆盖,更有利于增温保湿,改善了出苗环境,使马铃薯出苗快而齐;马铃薯薯块在生长过程中不容易接触阳  相似文献   

6.
介绍桂林市马铃薯覆盖稻草免耕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开沟、品种选择、种薯准备、播种、施肥覆盖稻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对红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薯131”为试验材料,进行红薯3种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红薯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红薯的根系活力均比传统栽培的高,在生长中后期,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红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传统栽培;两种免耕栽培处理方式比较,以先在畦面覆盖3cm厚稻草,摆放薯苗,然后覆盖8cm厚稻草处理红薯的各项生理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8.
郑杏明 《农技服务》2007,24(9):20-20
从种薯准备、适时播种、稻草覆盖、田间管理、收获时间等方面介绍了稻茬马铃薯的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0.
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在中稻收获后,稻田免耕,直接开沟成畦,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用稻草全程覆盖,结合适当的施肥与管理措施,直至收获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技术。与传统的翻耕相比,一般每亩可省工10个左右,并为稻草还田提供了新的途径。其收获的块茎具有大小均匀、表面光滑、破损率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栽培方法,探索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马铃薯栽培技术产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比常规马铃薯栽培技术产薯量高、质量好,且省人工、产投比高、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李光宣 《农技服务》2009,26(5):35-35
稻茬免耕覆盖稻草栽培马铃薯是在水稻收割后不翻犁,一次性施入底肥,将薯种直接播放在田面上,然后覆盖稻草,直到收获。收获时翻开稻草即可捡收薯块。其优点是省工、省时、省力,利用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抑制杂草,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湿热地区秋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特点,以及季节选择、选田做畦、种薯准备、合理密植、稻草覆盖、田间管理等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固县马铃薯免耕栽培不同稻草覆盖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薯块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商品薯率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下降。最佳覆盖量为18.0~22.5 t/hm~2,在此覆盖量范围内,其薯块总产量比露地栽培增加6 416.67 kg/hm~2,增产29.5%,比地膜栽培增加3 589.30 kg/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15.
稻田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是一项节约用水、培肥地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省工节劳的轻简技术。结合华蓥山平丘区气候、生态条件和种植习惯,通过优选良种、种薯处理、适时播种、配方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洋芋单产,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稻田免耕,直接开沟成畦,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用稻草等物全程覆盖,配套适当的施肥与管理措施,直至收获的一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开展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稻草包心栽培和当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芯栽培在延迟出苗期的情况下,产量均比当地栽培的大幅提高,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芯栽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施肥水平对比试验,研究其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免耕稻草覆盖施荷兰产硫酸钾复合肥1 650 kg/hm2产量最高,薯块产量29 104 kg/hm2,较常规耕作增产28.71%,并且单株个数最多,单株薯重最大,可在兴业县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建军  董静  付锡美 《农技服务》2009,26(6):6-6,23
进行了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且能提高产量,提高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在同样的管理水平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六枝特区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摆种方法对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播种时种薯不同摆种方法对马铃薯出苗时间及出苗率有明显的影响。种芽向下、种薯切面向上摆种处理马铃薯出苗时间早、出苗率高,是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的理想摆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