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性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定向培育和木材资源的优化利用, 都需要对大量木材样本的性质进行快速测试.然而, 传统的测试方法成本高、效率低, 不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的无损评价方法, 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木材试样的性质进行预测.文中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预测木材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解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评价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木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预测,已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功能性改良、木材识别和木材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该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材性预测和木材加工利用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瑞典、瑞士和芬兰多目的森林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瑞典、瑞士和芬兰3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共同特点是:(1)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2)传统的地面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3)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4)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上述分析,建议在我国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森林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是建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环节,计算机普及应用的飞速发展使资源信息的处理和开发具有了广阔的远景。森林不仅作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木材资源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具有着其特殊的生态意义。维持着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物圈的能量和物  相似文献   

5.
<正> 在国家森林管理所的森林计划资料对于林区或地区性的伐区木材调查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木材资源信息需要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而且与其他资源信息相综合。计划的局限性和共性问题往往是和比地区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VisualFoxPro 3.0 中文专业版数据库软件,建立树种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广西南亚热带树种种质资源信息规范化、数据化输入,包括基本特征、产地生境、物候、形态、林学特征、生长表现、采集记录、繁殖性能、抗性、适应性及遗传多样性、木材质量指标、保存观测记录等信息。本系统有数据录入、数据修改、数据检索及统计和辅助决策(树种综合评价)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系统信息丰富、具可变性等特点,为树种种质资源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非木材林产品",包括来自森林、其他林地和森林以外树木的非木材产品。非木材林业资源是我国林业三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了第一、二产业中的物质形态上的产品,也包括了第三产业的森林服务业。非木材林业资源主要对象是物质形态上的产品,包括干鲜果品、油料、饮料、调料、森林食品、工业原料、药材、花卉、藤、棕、苇、林产化学产品等。文章就毕拉河林业局非木材林业资源及其产品的评估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项新的木材无损评价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对生长锥、固体木材或木粉等试样的性质进行全面无损评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木材性质预测、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并为林木的定向培育、木材的遗传改良和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重点介绍了木材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木材化学组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加工利用和木质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中通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评价了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要素条件。研究表明, 自然资源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资本要素方面虽然国家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但产业发展中外资比例过高可能加大资本风险; 劳动力要素评价显示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在逐步降低, 劳动力老龄化及人口红利的枯竭将严重威胁中国木材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木材供需预测是研究林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2000年我国木材供需量的预测,就笔者所知,近几年国内许多研究部门先后作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内一些资料与有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谈谈我国木材供需预测的研究状况。这对今后我国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尤其是应用预测方法预测我国木材供需状况或许有所借鉴。(一)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大。近30年来世界各国林学家、林业经济管理专家先后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对全国林业的长远发展曾先后进行过四次远景预测(1968、1965、1974和1982年)。上述预测中都包括了对全国今后木材供需量的预测。英国林业专家为了改变英国每年要支付30亿英磅用来进口木材和各种林产品的状况,提出了大力造林的建议,为吸引大笔资金投资林业,他们作  相似文献   

11.
汪纯海  白林 《林业科技》1993,18(4):51-52
林区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试图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来提高单位木材原料的产品产值,其实质就是向森林采伐剩余物要资源,这是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的途径之一.要使木材综合利用持续、稳步、协调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搞好对木材年采伐量与剩余物的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我国包括木材、竹材、锯材和人造板在内的主要木材产品产量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可直接用于预测我国在未来年份的木材、竹材、锯材和人造板等产品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保障中国木材安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木材安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经营粗放,木材自给能力弱;木材需求刚性增长,供需缺口扩大;对外贸易摩擦日益突出,国际木材贸易难度加大;木材产业自身发展层次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保障木材安全战略的基本点是:立足国内资源,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科学利用木材资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效率。对策:建立健全国有林管理机制,加快国有林改革步伐;全面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充分挖掘平原林业的潜力,实现平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对林业科技教育投入,培养不同层次科技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培育的效率和木材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国外木材资源供给战略研究,制定充分利用国际森林资源的长远规划;利用国家政策保障木材安全;赋予林业行政部门对林业产业和木材安全机制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木材贸易资源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中国建立在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的木材贸易模式的反思,提出了应当转换中国木材贸易的资源基础的观点;通过对中国木材产业参与国际贸易重要性的分析,指出其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矛盾,以及建立在传统资源基础上的木材贸易存在的问题;以解决木材产业的资源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并分析了建立木材产业资源基础的三种途径;最后,以创出性资源的获得为重点,分析了如何进行中国木材国际贸易资源基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集锦     
<正> 世界木材供需预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00年世界木材消费量将增至43~62亿立方米,比现在增长70~150%。其中欧洲(不包括苏联)将增长90~150%,美国——50~80%,发展中国家——100~200%。当前,非洲森林资源已消耗过半,拉  相似文献   

16.
灰色预测是指根据过去及现在的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伸到将来的GM模型。从时间发展来看,这种模型具有某种规律性和时间外推性,从而预测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并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灰色预测种类很多,包括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数列预测、系统预测、拓扑预测、残差识别预测、灾变预测、季节性灾变预测、气象钟预测、费尔哈斯模型预测和马尔柯夫链预测等,限于幅篇,这里仅介绍前两种预测方法。一、数列预测对时间数据序列进行数量大小的预测,称为数列预测。如人口预测、粮食产量预测、木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木材经营企业销售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由数据输入处理模块,销售、价格、库存模块,信息输出模块等组成,具有提供和查寻木材销售量、材种销售量与销售价格预测、库存量预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市场分析     
1996年木材产销形势预测1.木材资源供给增长有限;经国务院批准,“九五”期间全国年森林采伐限额比卜\五”期间增加9%左右,增长幅度相当于国民经济年增长幅度。国务院批复的森林采伐限额,一方面可以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将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现有森林资源。国家继续实行限额采伐制度,使国内可供木材资源增幅不大。同时,国际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渐高涨,重点产材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原木出口。加之进口材价格倒挂,经营进口材无利可图,木材进口数量不会大量增加。因此,1996年木材资源』总供给增长幅度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部分国有林区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林业生产能力部分闲置,木材生产战线富余劳动力增多,林区非林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导致林区资源闲置原因包括:资金投入少,开发利用闲置资源的实力不强;历史欠帐严重、设备超期服役;结构调整失调,盲目上项目,产品与设备闲置增加;富余劳动力增多,木材产品滞销积压;科技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开发利用闲置资源能力有限。选择开发闲置资源的途径应该确立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开发重点和内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林区闲置资源进行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以木材产业安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产业安全的各种理论观点,提出了建立在国际竞争力基础上的产业安全观。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别从木材资源供给、市场需求数量及质量、产业组织竞争、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五个方面,对木材产业安全进行了具体评价;在得出我国木材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结论后,就如何提高木材产业安全进行了国内和国际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