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环保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农药、化肥、除草剂的高强度使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导致农村环境不断恶化,通过文献阅读和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从城镇和乡村发展兼顾、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合作、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同步进行四个层面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面临的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排污水污染、秸秆燃烧空气污染、农业生产耕地质量下降等几个方面,然而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则是薄弱环。本文整体分析了河南省周边城市农村环境污染的目前状况,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中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和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滥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大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或郊区搬迁及小型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和监管不到位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产生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即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分别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等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完善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经济、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投入以及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意识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在论述网络化治理理论特征以及污染治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网络化治理结构框架,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价值目标、主体职责以及机制保障三方面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治理职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协商机制、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在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多元共治理念、明晰主体治理权责以及健全网络治理机制方面探索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污染治理行为的公共品本质出发,结合湖南省石门县的雄黄矿砷污染治理的案例,揭示了环境公共品存在搭便车、外部效应、供给异质性和非市场交易性这四个特征,由此造成了政府唯一供给,内部化政策缺失,农村环境管理弱势,市场参与不足等农村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最后针对农村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的公共品特性,从促进环境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完善环境公共品的政策法规、促进环境公共品的供给公平和增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市场支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农村重金属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在论述网络化治理理论特征以及污染治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网络化治理结构框架,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价值目标、主体职责以及机制保障三方面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治理职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协商机制、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在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多元共治理念、明晰主体治理权责以及健全网络治理机制方面探索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袁国柱 《乡村科技》2020,(4):117-11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所以亟待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来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当前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此,本文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特点,探究更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但农村环保工作开展却频频遭遇困境。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采取第三方治理模式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缺失、治理主体缺位、资金技术缺乏等问题。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引入第三方治理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设计构建了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框架,为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叶红 《北京农业》2012,(21):249-250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探析当前农村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监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雯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39-240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该文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夏春  陈琨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50-251,256
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农家乐"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并从提高意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发展生态农业和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爱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61-7561,7563
阐述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良性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污染来源,强调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显春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91-1293,1327
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河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深刻剖析河南省农村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滇东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得到改善,但仍是当下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沼肥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缓解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文章分析了滇东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综合利用沼肥的优势,试从沼肥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进行探究,找出治理的方法和对策,让农村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整治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刘丰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16-4017,4020
通过监测评价佛山市界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客观分析了佛山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农业用药污染、生活垃圾及养殖业污染、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找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水体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乡镇企业污染加剧;小家庭作坊污染严重;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重且综合利用率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成为新的污染源。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路子。 通过对相关地区的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首先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提供参考,利用199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区位熵研究农业经济水平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农业(农林牧渔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小农业(粮食产业,包括小麦、稻谷、大豆和玉米)各产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差异;地理区域上,东、中、西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