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BA和MET单独与配合使用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50mg/L吲哚丁酸(IBA)浸种的基础上,于块根膨大期配合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多效唑(MET),结果表明,可使木薯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8.8%和20.5%.块根淀粉含量则相应提高6.8%和9.0%,均达0.05显著水平;而单独用50mg/L IBA浸种或只在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 MET,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效果均不及IBA和MET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效唑 (PP333) 和三碘苯甲酸 (TIBA) 是植物生长延缓剂,因其对植株矮化的显著效果,广泛应用于绿篱植物的化学修剪中,本研究使用此两种激素对苗木进行叶面喷施,探讨其对大叶黄杨根系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三年生扦插大叶黄杨 (Buxus megistophylla) 苗为试验材料,在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苗圃地内进行了叶面喷施田间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PP333 0、20、50、80 mg/L 四个浓度水平,TIBA为0、50、100 mg/L 三个浓度水平,共12个处理组合。自2017年4月5日起,每隔25天在每个小区喷施1 L备好的溶液。第三次喷施25天后取扦插苗全株样,分别测定了根系、叶片全氮、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1) 单施高浓度PP333对细、中根全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单施TIBA仅对细根全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P333和TIBA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大叶黄杨细根的全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极显著提升作用。2) PP333、TIBA及其交互作用均能极显著促进叶片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光合色素含量提升,50或80 mg/L PP333能够促进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且仅在80 mg/L时对硝态氮含量有显著影响。3) PP333对不同径级根系全氮、游离氨基酸、硝态氮以及叶片全氮、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光合色素含量的促进作用较TIBA更为显著。结论PP333和TIBA对大叶黄杨氮代谢有显著影响,且相对于TIBA, PP333更能影响大叶黄杨氮的生理代谢过程。在生产应用中,80 mg/L PP333与100 mg/L TIBA结合喷施会加速根系中细根的氮代谢过程,并对叶片中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单施80 mg/L PP333显著促进叶片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9年生甜樱桃红灯(Prunus avium L.‘Hongdeng’)为试材,于新梢生长期进行100mg·L-1赤霉素(GA3)、300 mg·L-1多效唑(PP333)叶面喷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GA3可明显促进新梢生长,新梢生长量长达15.04cm,为对照的2倍,而PP333则显著抑制了新梢的生长.GA3处理可使其内源GA3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在处理后14d更高达对照的2.2倍,之后迅速下降,而PP333处理后内源GA3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够抑制GA20-ox、GA3-ox2种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转录,而PP333处理则使GA20-ox、GA3-ox转录水平在后期明显升高.同时赤霉素代谢关键酶GA2-ox转录水平在不同处理中均表现出与赤霉素含量类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在甜樱桃内源赤霉素含量与合成代谢酶转录水平间,反馈调节机制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将为生产中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控制营养生长,实现矮化密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调控效应,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多效唑(PP333)、6-苄氨基腺嘌呤(6-BA)、芸苔素内酯(BR)、海藻酸钠寡糖(AOS)和复合营养制剂(NCD)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PP333处理可显著抑制紫云英株高,PP333...  相似文献   

5.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八仙花观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竹隐  杨帆 《南方农业》2009,3(6):44-45
通过试验研究多效唑(PP333)、比久(B9)、矮壮素(CCC)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八仙花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9是最适合八仙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最适浓度范围为1000~2000mg/L;而若采用PP333、CCC,则宜采用低浓度(≤500mg/L)多次(≥5次)的喷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Zn、B、Mn肥对兰州百合叶片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陇中半干旱区坡耕地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Zn、B、Mn肥对其叶片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的营养生长期,叶面喷施100~300 mg/L浓度的Zn、B、Mn肥,对兰州百合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喷施浓度为300 mg/L的Zn肥处理时MDA含量出现最小值,较对照降低了10.24%;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了7.37%.喷施浓度为300 ms/L的B肥处理时CAT活性较对照增加了2.78%.喷施浓度为300 mg/L的Mn肥处理时Pro含量较对照增加了23.61%.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明确小白菜富集钙的最佳喷施量和最佳施用期,以苏州青、兔耳白、上海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 6个供钙水平[清水对照(T 0)、50 mg/L CaCl 2(T1)、100 mg/L CaCl 2(T2)、150 mg/L CaCl 2(T3)、200 mg/L CaCl 2(T4), 250 mg/L CaCl2(T5)],在移栽 7、14、21 d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钙处理的小白菜,不同品种间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并且随着喷施钙浓度的增加,两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 T 3处理中酶活性达最大,移栽后 14 d CAT和 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 79.33%和114.05%。随着钙浓度的增加,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小白菜品种钙含量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且移栽 14 d喷钙对叶片的钙含量影响最大,移栽 7 d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同一时期钙含量为上海青 >苏州青 >兔耳白。叶面喷施钙可以提高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硝酸盐的含量,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小白菜 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 T 3处理增加最显著,最高增加了10.91%、3.94%和10.82%。移栽后 21 d兔耳白在钙处理 T 3时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比对照降低 9.09%。喷施不同浓度钙,显著提高小白菜钙含量,且随着钙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 3处理时达到最大。移栽 21 d,T 3处理上海青、兔耳白、苏州青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4.86%、3.09%和 3.83%。因此,适量喷施外源钙可提高小白菜叶片酶活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移栽 21 d喷施 150 mg/L CaCl 2为小白菜叶面喷施钙的最佳施用期和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叶面硒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镉胁迫的改善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个镉污染浓度(1 mg/kg,Cd1;3 mg/kg,Cd3)和3个叶面硒肥浓度(0 mg/L,Se0;1 mg/L,Se1;3 mg/L,Se3),研究了不同浓度叶面硒肥对生菜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硒肥的喷施可不同程度降低生菜对镉的吸收积累,较之Cd1+Se0处理,Cd1+Se1处理可显著降低生菜叶镉含量,降幅为26.29%;较之Cd3+Se0处理,Cd3+Se3处理下生菜叶镉含量显著降低49.05%。②喷施适宜浓度的叶面硒肥可不同程度提升生菜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Cd1+Se1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Cd1+Se0处理40.38%、68.71%,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4.48%;Cd3+Se3处理下,生菜的CAT、SOD活性较Cd3+Se0处理分别显著提升77.48%、51.70%,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48.90%。因此,喷施适量的叶面硒肥可明显提升生菜抗逆特性,进而有效阻控生菜对镉的吸收,其中土壤镉含量为1 mg/kg(Cd1)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1 mg/L效果最佳,土壤镉含量为3 mg/kg(Cd3)时,叶面硒肥喷施浓度以 3 mg/L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9.
外源硒对芒果硒含量及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叶面喷施和土施外源硒对芒果叶片和果实硒含量、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富硒芒果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桂热 82号”芒果为试材,叶面喷施以亚硒酸钠为硒源,设置0.0、25.0、50.0、100.0、150.0和 200.0 mg/L 6个浓度水平,于生理落果结束后,每 15 d喷施一次,连喷 2次。土施设置亚硒酸钠处理和硒酸钠处理,施肥量为 10 g/株,于花期沟施。结果表明,芒果叶片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着叶面喷硒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叶面喷施 50 mg/L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果实 Vc含量,200 mg/L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果实K、可滴定酸含量,100~ 200 mg/L亚硒酸钠可显著降低果实Zn、Ca含量。土施相同量的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均可显著提高芒果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土施硒酸钠叶片和果实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土施 10 g/株亚硒酸钠显著降低果实 Ca、Mg含量,土施 10 g/株硒酸钠显著提高果实 K、Vc含量,降低果实 Ca含量。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均可显著提高芒果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其中叶面喷硒提高幅度远大于土壤施硒提高幅度。土施硒酸钠比亚硒酸钠更容易被芒果吸收。富硒芒果生产上推荐叶面喷施 25.0~ 50.0 mg/L亚硒酸钠,或者土施 10 g/株硒酸钠。  相似文献   

10.
苗期叶面施硅对生姜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姜发棵期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酸钠对生姜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浓度的Si可降低姜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保护植物细胞膜的完整性,但过高浓度及过量的Si反而使MDA含量和REC升高;经过3次处理后,生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以第1次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第2次、第3次处理后酶活性上升幅度减缓,高浓度的Si反而造成酶活性的下降;叶面喷施Si的浓度以500~1000mg/L效果较好,能防止生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增强叶片保护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旱地小麦一些生理、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密度条件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多效唑以及多效唑+GA3对旱地小麦一些生育、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显著增加了小麦分蘖数,降低了株高和叶面积,降低程度随浓度提高和次数增加而更显著;GA3减轻了多效唑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对越冬期叶绿素含量无影响,但提高了拔节期的含量;抑制了越冬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而对拔节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铵、硝态氮含量及总量无效果。三叶期喷施多效唑,同时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GA3增加了收获穗数,减少穗粒数,保持和提高了粒重,增产5.8%。多效唑的效果因喷施时期和密度而不同,可能与水肥条件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化控剂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植株整齐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2009、2009/2010年度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分别在田间设置3个化控处理试验,于冬小麦起身期(3月1日前后)进行喷雾处理,处理1喷多效唑(PP333,15%粉剂)、处理2喷矮壮素(CCC,50%水剂),用量分别为600g·hm-2和1000mL·hm-2,处理3将多效唑和矮壮素浓度减半并复配后进行喷施(P+C),以喷清水为对照(CK),于乳熟期对不同处理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基部第二节间长度、直径、厚度、充实度和机械强度及小麦基部第二节间的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含氮量和碳氮比(C/N)进行观测,于成熟期调查各小区实际倒伏面积,计算抗倒指数和倒伏率,通过考种分析小麦产量和植株整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株高、基部第2节间长度和重心高度以及增加基部第2节间直径、厚度、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方面,P+C处理最优,其次为PP333和CCC处理。在反映基部第2节间抗倒性能的生化指标如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C/N和含氮量指标方面,也以P+C最优,PP333次之,CCC较差。在抗倒伏方面,P+C处理的抗倒指数最高,田间未出现倒伏现象,其次为PP333处理,田间亦未出现倒伏,CCC抗倒指数最低,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两个小麦生长季田间倒伏率分别达到11.3%和6.7%。在大田长势均匀度方面,P+C处理的作用最强,显著高于CK,其次为PP333,CCC略差。在产量方面看,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而且各处理小麦株高、穗长、每穗小穗数、穗重整齐度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多效唑与矮壮素配合施用处理可显著提高大田小麦的长势均匀度并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家族(SBT)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环境胁迫的重要基因家族。为进一步了解木薯SBT基因家族的数量、基本特征、功能域和进化关系等,在全基因组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BT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对其中一个成员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基因组中共鉴定到69个SBT成员,其中Manes.18G044300与拟南芥抗旱基因SDD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该成员命名为MeSDD1;22个成员无内含子,69个成员的蛋白携带5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一部分SBT成员在染色体上呈紧密的串联分布,启动子存在干旱响应元件。用qRT-PCR检测筛选出表达量高的2个纯合株系用于后续研究。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2个转基因株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离体叶片失水率小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的气孔密度显著小于野生型;断水处理14 d,转基因株系的萎焉程度轻于野生型,表明MeSDD1增强了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本研究结果为木薯抗旱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并为后续研究MeSDD1介导的抗旱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观赏向日葵品种‘富阳’为供试材料,通过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宜观赏向日葵无菌苗增殖、生根和离体成花培养条件。结果表明,MS+低浓度BA对无菌苗增殖效果较佳,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0.05mg/LBA;无菌苗生根率受营养水平影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在离体条件下,低浓度BA可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开花,最适开花培养基为MS+0.05mg/LBA。花芽分化受GA3和PP333所抑制。本研究可为观赏向日葵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植株性状鉴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激素对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S98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用外源激素GA3、BR和IAA处理棉花极端矮化突变体AS98,比较分析突变体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的含量、α-淀粉酶、POD和SOD活性变化,探索该矮化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结果显示,施用外源GA3能显著增加AS98叶片GA、IAA、ZR和ABA的含量,GA的相对变化值(VR)为60.4%~64.5%,IAA的VR为6.8%~12.3%,ZR的VR为11.7%~30.7%,ABA的VR为45.7%~82.3%;低浓度外源IAA对AS98的内源GA和IAA的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VR分别为49%和0.67%,外源IAA对ZR的合成具有抑制效应,其VR为-21.5%~-30.2%,对ABA的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其VR为5.1%~35.4%;外源BR对AS98的内源GA和ABA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其VR分别为25.3%~30.4%和3.0%~65.6%,对ZR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其VR为-32.1%~-40.9%,而对IAA的合成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低浓度促进IAA合成,高浓度抑制IAA合成。外源GA3对AS98的α-淀粉酶活性影响具有浓度效应,低浓度具有促进作用,0.3μmol/L的GA3使α-淀粉酶活性提高82%。PP333对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1.2μmol/L的PP333使α-淀粉酶活性降低42%,而且PP333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施用GA3得到恢复。PP333对SOD活性有促进作用,1.5μmol/LPP333SOD活性提高35%,而GA3对S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1.5μmol/L使SOD活性降低48%。结果表明,AS98是一个GA缺陷型矮化突变体,施用外源GA3能使促进和抑制生长的内源激素显著增加,同时,使α-淀粉酶活性增加,POD和SOD活性降低,而PP333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施用GA3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6.
涝渍逆境下PP333、BR 120、AsA 能增加孕穗期小麦Chl含量, 缓解SOD、CAT 活性及根系活力的降低。减少Pro、MDA 积累, 增强POD活性, 增加主茎绿叶数和次生根数, 增大根冠比。PP333 和BR120 分别增加单株产量12.75% 和9.25% , 达极显著水平, AsA 增加4.29% , 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通菜豆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抗旱种质资源以及建立抗旱性评价方法,以50份来源不同的普通菜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2种处理,在干旱胁迫12 d和复水3 d后分别取样测定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采用干旱胁迫和复水后两者的抗旱度量值(D值)、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方程以及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通菜豆进行苗期的抗旱鉴定及抗旱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干旱12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复水3 d后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与各自D值显著相关,两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与各自D值极显著相关。根据各自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50份供试材料进行抗旱级别分类,两处理分类结果的一致率达到40%,邻级率为60%,未出现跨级材料;综合两处理的分类结果进一步细分,可分为高抗、中高抗、中抗、中低抗和低抗5个抗旱级别,其中高抗材料10份、中高抗材料25份、中抗材料7份、中低抗材料6份、低抗材料2份。综上所述,普通菜豆苗期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的D值相互判定的方法可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干旱胁迫下的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和复水后的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MDA含量可作为普通菜豆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尤其是两者的MDA含量可直接用于普通菜豆资源的抗旱性鉴定。本研究为简化鉴定筛选工作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气相色谱(GC)测定了PP333,GA3处理及未处理苹果果实,果台副梢中内源GA3,GA4+7,ABA,IAA,Z和ZR的含量,用质谱(MS)测定了^15N的分配运转。结果表明,PP333处理明显地增加主要座果率,抑制果台副梢的增长。而GA3则具有增大果径和促进果台副梢生长的作用,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苹果能力相吻合,其它激素含量的多少与着果没有是有显相关。多效唑(PP333)处理明显地提高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