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是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我国南方稻区广为分布,对它的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现将我们多年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于下。一、发生世代和各虫态历期 (一)发生世代 1.越冬目前仅发现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于稻纵卷叶螟的低龄幼虫,未发现其它寄主。稻纵卷叶螟在本市不能越冬。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卵和幼虫也不可能越冬。围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测定了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幼虫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可用Michaelis-Menten-Ⅱ型功能反应模型Na=AN0/(F+N0)拟合,一头纵卷叶螟绒茧蜂雌蜂在24h内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潜能A为10.7528头,寄主半饱和密度F为14.3864头。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有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即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数量逐渐减少。Hassell模型E=QP-m能较好地反映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寻找效应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拟合结果为:E=0.2956P-0.5890。  相似文献   

3.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系统测报办法赵厚印,韦永保(安徽省广德县植保站242200)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是我省稻纵卷叶螟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在皖南主害代平均寄生率达28.6%,高的年份可达70%以上,是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主要制约因子之一。开展对这一天敌的预测预...  相似文献   

4.
马恒  杨洪  郅军锐  金道超 《植物保护》2013,39(3):122-127
为掌握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发生特点,对纵卷叶螟绒茧蜂在单作稻田和水稻-玉米邻作类型田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稻-玉米模式中纵卷叶螟绒茧蜂的数量在玉米的扬花期明显高于单作稻田,最高值为单作稻田模式的3.36倍,但是田间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率并不高于单作稻田模式.在单作稻田未施药系统田,纵卷叶螟绒茧蜂的数量显著高于施药系统田;并且与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数量密切相关.不论在何种种植模式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雌性比一直处于低水平,在单作稻田下,雌性比为0.2~0.3,在水稻-玉米邻作田,其雌性比为0.25左右.  相似文献   

5.
1984—1985年,在思南县塘头双季稻区,对稻纵卷叶螟幼虫期的主要寄生天敌进行了调查。两年来,5—10月分期分批从大田随机采集稻纵卷叶螟各代各龄幼虫,室内饲养至化蛹、羽化,调查其天敌种类及数量。结果: 一、主要寄生蜂和寄生率 从饲养的888头幼虫中观察到:有398头被天敌寄生,主要为寄生蜂,计有: 纵卷叶螟绒茧蜂 Apanteles cypris、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 ruficrus、螟黄抱缘姬蜂  相似文献   

6.
研究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措施,结果表明:该蜂有孤雌生殖特性,1 头雌蜂平均一生产卵51 .8 粒,稻纵卷叶螟二龄幼虫期最易被该蜂寄生,施用农药应避开二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是稻纵卷叶螟幼虫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我县平均寄生率达28.6%,高的年份能达70.7%,能明显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近年,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消长报道较多,而对其寄生作用未有进一步探索。为此,根据1982年至1986年的大田系统调查资料,笔者对其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苞虫羽角姬小蜂Dimmockia secun-ds Crawford 是稻苞虫的常见寄生蜂,在稻纵卷叶螟、稻眼蝶上也有寄生,同时还可作为重寄生蜂寄生于广黑点瘤姬蜂、横带沟姬蜂、稻苞虫凹眼姬蜂、纵卷叶螟绒茧蜂、拟螟蛉绒茧蜂及稻纵卷叶螟的寄蝇和稻苞虫的寄蝇。1980年至1981年,笔者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si Nixon)是稻纵卷叶螟专性单寄生天敌。为我县稻纵卷叶螟幼虫期天敌的优势种类。控制效应高而稳定:主害代(四(2)代)寄生率达10.7—70.7%,平均为28.6%。能左右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程度。为此,自198O年年开始,我站与开展稻纵卷叶螟测报同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稻田呈随机分布,建立了Iwao m^*-m,回归模型、Taylor幂模型、分别为m^*=0.3645 0.8608m、log(S^2)=0.0690 0.8975logm,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稻纵卷叶螟绒茧蜂个体问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随着密度增大,分布趋于均匀。给出了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株数,为该蜂的Ett间密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是寄生纵卷叶螟幼虫的优势种群,它突出的特点是发育历期短,世代数多,繁殖力强,寄主专化,搜寻力和攻击力强,寄生率高,而且主要寄生于低龄幼虫,能够在幼虫为害高峰前有效地控制为害,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问题在于,我们在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生测,研究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3种转基因棉GK12、新棉33B和SGK321对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derogatae的影响。结果表明:GK12棉田棉大卷叶螟的发生量与亲本对照(泗棉3号)差异不显著,但卷叶螟绒茧蜂的发生量显著低于对照;而转基因棉新棉33B和SGK321棉田棉大卷叶螟和绒茧蜂的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其亲本对照棉33和石远321。卷叶螟绒茧蜂对寄主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追随关系。绒茧蜂寄生取食不同转基因棉叶的棉大卷叶螟24 h后,其卵-幼虫历期、茧历期、茧畸形率、茧重、羽化率、蜂重以及成蜂寿命等生物学指标在不同棉花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密度功能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是我县稻纵卷叶螟主要天敌之一。应用田间调查资料笔者对其对稻纵卷叶螟密度的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得方程Na=(0.00101×Nt)/(1+0.000123Nt)并将方程于1987-1989年3年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结果求得的寄生率与大田实发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1981年,我们在观察稻纵卷叶螟生命表时发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幼虫不同虫龄对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的发育历期有明显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方法采回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室内稻苗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分别进入一、二、三、四龄时,各按一定数量(100~200头)接于田间无虫的稻苗上,每龄设四个小区,每小区禾20丛,每丛禾接虫1~3头,让天敌自然寄生。当各龄将进入或刚进入下一龄时,将其采回饲养。根椐接放虫与回收各龄日期及室内寄生蜂最先与最后钻出的日期,计算寄生蜂产卵至幼体钻出时的发育历期。结果与讨论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5.
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两种优势种天敌的毒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和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s cypris Nixon是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卵期和幼虫期的重要寄生牲天敌,两种寄生蜂对稻纵卷叶螟的自然控制作用显著,其最高寄生率可达80~90%,在所有该虫的天敌类群中占明显优势。但是,当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时,同样也给两种寄生蜂带来了不良影响,以致削弱了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此,测定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两种寄生蜂的毒性是很必要的,藉以寻求合理的施药技术,维护农田生态系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现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整理如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越冬幼虫三种寄生蜂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浙江部分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越冬幼虫寄生蜂的主要种类、寄生率以及它们在冬前与冬后的羽化动态。在兰溪,寄生蜂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寄生率较低,常见种类仅有二化螟绒茧蜂。在安吉与嘉兴两地,除二化螟绒茧蜂为主外,稻螟小腹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也较为常见,三者对双季晚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寄生率为18~19%。明显高于单季晚稻田的寄生率(8~15%)。3种寄生蜂的羽化动态有较大差异,二化螟绒茧蜂和稻螟小腹茧蜂在进入11月后即不再羽化,而中华钝唇姬蜂的羽化则持续到11月中旬之后;越冬后,后者的羽化时间明显早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危害程度除了受迁入虫源和寄主生育状况的影响外,还和天敌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几年来,对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跟随关系、控制作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了一些基本调查与分析,情况如下。一、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根据几年来的调查,河南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48种,隶属于6目20科。其中卵期天敌五种,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为优势种,幼虫期天敌24种;蛹期天敌4种;成虫期天敌10种;重寄生天敌三种。以下10种为稻纵卷叶螟天敌新记录: 幼虫期天敌:1.腹沟茧蜂Microplitis sp., 2.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3.黑斑足突眼隐翅虫Stenus cicindela,4.小黑足突眼隐翅虫Stenus veecundus。  相似文献   

18.
棉大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棉大卷叶螟幼虫为寄主,对其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羽化高峰期为上午的6:00—10:00和下午的15:00—17:00;雌雄比为0.66:1;有92.6%的雌蜂当日交尾,且仅交尾1次;未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寄生,羽化成虫均为雄性。在17—33℃条件下,卷叶螟绒茧蜂成蜂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提供蜂蜜水时寿命从17℃的12d降到33℃的2d,而清水对照的成蜂寿命从17℃的6d降到33℃下的不足1d。卷叶螟绒茧蜂既可以产卵寄生致棉大卷叶螟幼虫死亡。也可通过成蜂的产卵器刺破幼虫体壁并吮吸寄主体液而致害虫死亡。对雌蜂的寄生和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描述。  相似文献   

19.
5%丁烯氟虫腈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5%丁烯氟虫腈SC 3种浓度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均很好,药后7d防效为99.41%~100%,药后14d防效为98.8%~100%。对水稻均无药害,但对蜘蛛、黑肩绿盲蝽、绒茧蜂等天敌有一定影响;药后7d绒茧蜂蜂茧数量比清水对照减少63.5%~84%;药后14d黑肩绿盲蝽虫量比清水对照减少92%~100%,蜘蛛虫量比清水对照减少80.6%~87.1%。  相似文献   

20.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grisescens Warren是我国茶树上最为重要的两种食叶性害虫,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是茶尺蠖Ectropis spp.幼虫期最重要的两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这两种绒茧蜂的物种名称及形态差别,同时探明这两种绒茧蜂是否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本研究采集了我国8省22个地方的茶尺蠖或灰茶尺蠖幼虫,通过室内饲养获得两种绒茧蜂的标本,对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同时将两种绒茧蜂的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已知物种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从野生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中均饲养出之前报道的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两种寄生蜂;形态鉴定和分子比对结果表明,这两种广义绒茧蜂Apanteles spp.实为尺蠖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immunis(Haliday,1834)和单白绵副绒茧蜂Parapanteles hyposidrae(Wilkinson,1928)。本研究明确了40多年前国内报道的茶尺蠖幼虫期的两种绒茧蜂Apanteles spp.的物种名称和主要形态特征,确定了这两种绒茧蜂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同时报道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尺蠖原绒茧蜂。研究结果为今后正确判定本地优势寄生蜂物种进而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