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刈胶树死皮病是一种生理病害,表现在刈线上局部或全部停止流胶,对胶树的产胶影响很大.我场割胶历史不长,但死皮在各作业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年5月中下旬,我们在田径、龙头和许坑等三个作业区调查了1785株刈胶树,累计死皮率达7.3%,死度指数4.3,其中4~5级的占2.5%.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对死皮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无性系对各种割制的产量反应不同.一般地说,低频率和长割线刈制,平均每刈次产量较高.然而,可以预料长刈线刈制会出现长流胶多,死皮率高,再生皮较厚,干胶含量较低,树围增长差的情况.但是,如果长刈线结合低频率刈胶还是可以的.刈面轮换制也可以考虑作为一个能选择的刈胶制度.  相似文献   

3.
浅谈闽南橡胶树的死皮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割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胶树死皮问题,进行了观察和调查.证实闽南胶树死皮普遍发生,日趋严重,死皮率达10.0% ,死皮指数0.65,4—5级的病树占2.9%,影响着植胶经济效益.分析其发病因素:是与植胶林地、割胶强度、橡胶品系、管理水平、开割标准、产胶季节、割龄和刺激等有关.并对闽南橡胶死皮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几个试验的资料,讨论了橡胶树近期在采胶和刺激方面有希望的进展.对茎围在36公分或36公分以上的RRIM600、RRIM703和GT_1无性系幼龄树进行针刺采胶,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并可缩短非生产期12~18个月.对几种刈胶制度,例如定期的休刈和交错的刺激,定期的转换刈面并结合采用阴阳刀刈胶,垂直带针刺采胶、水线针刺采胶及用乙烯丰合理刺激等,连同几个被改进的刈胶工具,也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小胶园占胶树总面积2/3以上,为了改善小胶园主的经济地位,最近正在进行用高产栽培品种更新无经济价值胶园的工作.然而大约30%的小胶园是低产树或老龄树,这些胶园采用适当的刈胶和刺激方法能获得有经济效益的产量.乙烯丰刺激剂使用于小胶园的做法,必须适合目前流行的刈胶栽培措施.另外,小胶园是天然混杂的.因此一系列的试验计划已在马来西亚有代表性的小胶园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橡胶树刺激后的表现以及观察乙烯丰长期刺激的效应.为了便于调查,一  相似文献   

6.
扼要评述了国内外对橡胶树死皮病病因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和对云南橡胶树死皮病发生发展大量田间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物栽培学、营养学和森林衰退病的基本理论,提出橡胶树死皮病是橡胶树群体在一定的割胶生产条件下营养失衡,导致整株或局部树皮组织衰退,局部或全部失去排胶功能的一种生理病害,而过度排胶,养分不能适时足量供给,是死皮病不同程度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系的胶树反复用10%的乙烯利进行刺激,每隔两个月刺激一次,历时3—9年,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或半螺旋隔五日刈制。胶树的反应是产量下降。本文研究与产量下降有关的生理方面和解剖方面的变化。测定的项目有胶乳产量,排胶速率,乳管组织的膨压,底层胶乳的稳定性,叶片色素的数量以及树皮和胶孔的养分水平,测定的对照树刈制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刺激树是采用半螺旋线隔日刈和隔五日刈。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为期二年半到三年一系列阴刀刈胶试验的结果,讨论了阴刀刈胶与传统刈胶法相比的优点和缺点.这个研究项目轮换阴刀刈胶(67%)加乙烯利,(1/2s d3↓)(1/2v d/3↑)2×6月/12 67%E×4,对双刈线传统刈胶作为轮换选择是有利的,因为在树围增长、树的干枯率和树皮消耗等方面都有好的效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胶树的生理状态是良好的.1976年11月在斯里兰卡一百周年国际橡胶讨论会上介绍了早期阴刀刈胶的一篇论文(Tan和Leong,1976).本论文提出了另外的试验结果并报导阴刀刈胶法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报告包括以下项目:育种和选种,PP.45—60;诱导开花和结果的研究以及无性系试验;组织学和细胞学,PP.61—63;橡胶叶片缺乏矿质的组织学;树皮结构与乳管睹塞之间关系的研究;生理学,PP.64—68;植物激素的反应,排胶和死皮树的研究,组织培养研究,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PP.69—79;胶乳蛋白质和酶;排胶生物化学的研究,产量刺激和抗病,植物化学,PP.80;植物分析和植物结构的研究;土壤调查,PP.81—90;土壤保护的研究和土壤微生物学;繁殖、管理和作物产量,PP.91—147;种植密度对树高和冠幅的影响,品系间对树高的影响,树冠芽接试验;砧木接穗关系;早期开刈的效果,刈胶制度和氮磷肥料;林下种植,不同修枝方法对生长的影响;N.P.K肥料试验;不同复盖作物试验;食用作物的间作,对乙稀丰和其它刺激剂的反应;不同刈胶制度比较,作物保护,PP.149—152;炭疽病和各种疫霉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南美叶疫病的防治;除莠剂试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割胶,巴西橡胶树树皮中收集的胶乳被制成天然橡胶。橡胶树树皮的结构在天然橡胶的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死皮是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目前对死皮橡胶树树皮结构系统的研究较少。以无性系‘RY7-33-97’健康树、三级死皮树和五级死皮树树皮为研究材料,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不同级别、不同死皮程度树皮中的乳管、筛管、石细胞、单宁等的形态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死皮程度的增加,乳管排列逐渐紊乱,不易统计列数;膨大乳管的列数显著增多,从最早出现的砂皮层逐步深入至水囊皮;乳管染色变浅为黄色,甚至出现中空;与直径高达40μm的膨大乳管相比,有效乳管的直径通常不足20μm,且死皮严重情况下,其直径会进一步减小。筛管的直径在死皮时会发生减小,尤其是树皮不排胶的部位尤为明显。随死皮程度增加,石细胞不仅数量增多,并且形成的位置明显内移,甚至可深达水囊皮,靠近形成层。单宁细胞在树皮中数量随死皮程度增强而逐渐增多,且在水囊皮等幼嫩组织中增加较明显。本研究对比健康树,分析了三级和五级死皮树树皮中多种组织的结构特征,旨在为阐明橡胶树死皮的发生机理提供依据,为死皮防治技术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树龄20 a以上的RRIM600橡胶树,应用乙烯气体刺激新技术进行短线采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乙烯利刺激割胶相比,在获得省工、高效、节皮的同时,不影响胶树围茎增粗,且胶树死皮相差不大,而单株产量增加0.06 kg。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发现,针刺采胶结合电石刺激和施用未沤熟的有机肥会提高橡胶树死皮病的发生。针刺采胶结合电石刺激的橡胶树死皮停割率为45.7 %-63.0 %,而胶刀割胶结合乙烯利刺激的4个林段橡胶树死皮停割率为6.4 %-27.8 %。施用未沤熟的有机肥,死皮停割率达到33.6 %,而施用沤熟有机肥的死皮停割率为6.7 %-21.5 %。  相似文献   

13.
调查西双版纳RRIM600和GT1两个品种橡胶树的不同割龄段死皮树的症状,根据排胶、割线颜色、树体状况三个方面的症状表现,死皮病典型症状可归纳为点状排胶或割线干涸,割线褐色、暴皮三种表现,其中RRIM600死皮树表现割线干涸和点状排胶的分别为41.7%和45.3%,割线表现内褐、褐皮平均分别为42.7%和35.2%,树体多数表现为块状暴皮,平均达44.8% GT1死皮树症状以割线干涸为主,占61.9%,其次为点状排胶,占23.9%,割线表现为褐皮、内褐的分别占29.5%和44.9%,树体多数表现为短裂纹状暴皮,平均达34.1%。文章还对死皮病病程、诱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龙溪地区植胶除少数优良小环境外,大部分胶园均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威胁,因而现有胶园多是比较抗寒的低产品系和实生树.为了探讨低产胶树提高单产之目的,现将我场电石刺激刈胶的效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概况1、环境条件:我场位于北纬24°6′—24°10′,东经116°55′—117°12′.年平均温度21.3℃,绝对最低气温—2.9℃(1967年1月17日),最冷月平均温度12.3℃ 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常风2级左右,偶有台风影响.总之,我场纬度偏北、气温较低,属重寒害区.2、刈胶树现状和产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死皮植株在施用死皮康复营养剂,复割后的产胶情况,以评价死皮康复营养剂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死皮恢复植株在复割后的3 a中,干胶含量变化不大;2014~2016年,死皮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5.33、24.55和33.07,而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则呈下降趋势,分别为55.67、44.22和35.53 g/(株·刀),二者变化趋势相反。从恢复植株和正常树月平均单株干胶产量的比较结果来看,除2015年7月外,其余各月恢复植株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均高于正常树,而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二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恢复植株干胶产量均高于同年份的正常树,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正常树平均单株干胶产量分别为37.71、32.27和26.75 g/(株·刀),分别低于恢复植株约18、12和9 g/(株·刀);恢复植株各月和各年份平均单株干胶含量均高于正常树。这些结果说明,死皮康复营养剂对橡胶树死皮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生产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巴西橡胶树胶乳核酸含量与产量及死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初步研究了无性系RRIM600健康与死皮橡胶树乳胶的核酸、蔗糖、无机磷和硫醇的含量及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分析了它们与胶乳产量和死皮之间的关系。认为死皮树胶乳中核糖核酸酶活性的增强和核酸含量的下降是割面局部组织衰老现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割胶制度下对巴西橡胶树3个品种(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死皮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的幼龄树发病率和停割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热研7-33-97(开割4年)> PR107(开割6年)>热研8-79(开割3年),中龄树发病率和停割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R107(开割15年)>热研7-33-97(开割8年)>热研8-79(开割14年)。3个品种的中龄橡胶树比幼龄橡胶树的死皮病发病率、停割率和病情指数都有所上升。总体来看,对于幼龄橡胶树而言,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年干胶株产量高,发病率和停割率低;而中龄树除热研7-33-97表现出幼龄树的趋势外,其它2个品种(热研8-79和PR107)则干胶株产量高,发病率和停割率也高。绝大多数死皮病属割面干涸类型,少部分为褐皮病;褐皮病有一部分是一开始就发生的,多数是由割面干涸发展而来的。在停割至少1年之后,能够恢复排胶的死皮树比例较小,很少超过10%。在3个橡胶树品种中, PR107品种恢复排胶的比例最高,幼龄树和中龄树恢复率分别达8.70%和6.20%。  相似文献   

18.
我区植胶生产上的主要矛盾是寒(?),它是影响胶树正常生长和产胶的重要因素,采用综合的载培措施进行防寒、避寒,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热带作物的积极措施.鉴于我县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刈面避寒和砧木的选择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9.
据马研胶树割胶,割胶和产量刺激教程摘要:不同割制的产量效应因无性系而异。一般说来,低频加或不加长割线割制提高了每个树位的产量。但长割线割制预料会增加长流胶,引起死皮、加厚再生皮、降低干含,抑制树围增粗,因此这种割制只能和低频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关于稀土提高巴西橡胶产胶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以胶乳的总固形物、干胶、总还原糖、硫醇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胶乳的pH、乳管的堵塞指数、黄色体的破裂指数和排胶初速率等9个生理参数来考察稀土对巴西橡胶产胶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稀土不具有显著地提高胶树产胶量的生理基础。本文也讨论了稀土在防治橡胶树死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