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毒死蜱、甲维盐、敌敌畏、顺式氯氰菊酯等4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和二元混配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毒性大小依次为:敌敌畏>甲维盐>顺式氯氰菊酯>毒死蜱.敌敌畏与甲维盐(1∶1)混配的共毒系数达554,其混配的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郭蕊  严林  金生英  陈生翠 《北方园艺》2012,(10):148-151
用13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3种杀虫剂中对枸杞蚜虫的LD50的敏感性较小的为16%四螨.哒螨灵WP、48%毒死蜱EC、3%三氟氯氰菊酯EC,敏感性较大的为1.8%阿维.吡虫啉WG、4.2%高氯.甲维盐EC、20%瀚生尖峰WP。在田间防治枸杞蚜虫时,70%噻虫嗪ZC、3%啶虫脒EC及25%阿克泰WG防治蚜虫效果好,但3%啶虫脒EC及25%阿克泰WG的持效期长,在药后第15天防效仍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1%甲维盐EC、0.3%苦参碱EC、3%阿维·高氯EC、4.5%高效氯氰菊酯EC、2.5%溴氰菊酯EC、42%阿维菌素·毒死蜱EC6种药剂对葱蓟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2.5%溴氰菊酯EC,1%甲维盐EC,6种药剂中42%阿维菌素·毒死蜱EC 防治效果为最差.  相似文献   

4.
应用1%甲维盐乳油、40%黑光灯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苹小卷叶蛾的试验.结果表明:1%甲维盐乳油2000倍混加40%黑光灯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最好,持久性强,效果优于1%甲维盐乳油2000倍加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和1%甲维盐乳油2000倍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更优于40%黑光灯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和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单用的效果.单用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效果最慢,防效也最差.  相似文献   

5.
以柑橘木虱为靶标,采用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比较研究了多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杀灭柑橘木虱、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LC_(50)均高于对成虫的LC_(50),其中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若虫的LC_(50)差别最大,其对成虫的LC_(50)是对若虫的1.46倍,差别最小的20%丁硫克百威EC对成虫的LC_(50)是对若虫毒力的1.15倍;喷药温州蜜柑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高7.29%,4.5%高效氯氰菊酯EC、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20%噻虫胺SC和10%吡虫啉SP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若虫的防治效果;将嫩梢芽尖剪掉后喷施杀虫剂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仅高1.99%,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充分展开的新叶为柑橘木虱虫卵和低龄若虫提供了保护,使其避免接触喷施的农药,降低了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对柑橘新梢加重喷施杀虫剂,使用复剂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虫剂杀灭柑橘木虱若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八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瓜品种"粤农"为试材,以节瓜炭疽病菌为防治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以期为海南节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代表菌株J-56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JX-1(HQ645079.1),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solate C16(KC010547.1)的ITS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达99%,属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室内毒力测定中,50%咪鲜胺锰盐WP和250g·L-1嘧菌酯SC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9、0.012 7μg·mL-1,其次为43%戊唑醇SC、40%多·福·溴菌腈WP、80%代森锰锌WP、70%甲基托布津WP和10%苯醚甲环唑WG,20%嘧霉胺WP的毒力最低,EC50为60.511 9μg·mL-1。大田试验中,43%戊唑醇SC和50%咪鲜胺锰盐WP 2个处理防效较高,为80.64%和78.16%,但与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个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0%嘧霉胺WP处理的防效最低。结合室内毒力和大田试验,生产上可使用43%戊唑醇SC、50%咪鲜胺盐锰WP、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种药剂防治节瓜炭疽病。  相似文献   

7.
室内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梨小食心虫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为梨小食心虫防治的科学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500、1000、2000、3000、4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500、1000、2000、3000、4000倍液和5%氟铃脲乳油500、1000、1500、2000、25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卵的防效均很低甚至没有作用;480g·L-1毒死蜱乳油1000、1500、2000、2500、3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药后72h均超过95%,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1%甲维盐乳油2000、3000、4000、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3000、4000、50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4000、50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防效较差,建议慎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利用4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药后48 h 5%氯虫苯甲酰胺SC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LC50为0.563 0 mg·L-1|其次是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WG),LC50为0.856 7 mg·L-1|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EC)和1%阿维菌素EC的毒力较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最好,达到95.04%,显著优于其他3种药剂|10%多杀霉素WG 5 000倍液的防效次之,为82.01%|而1.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1 500倍液和1%阿维菌素EC 750倍液的防效较低,分别为71.67%和63.95%。  相似文献   

9.
选用2.5%吡虫啉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乳油、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豇豆蚜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选用480g.L-1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豇豆美洲斑潜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和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对豇豆蚜虫防治效果均在95.76%以上,防效优良;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豇豆蚜虫的防治效果仅为29.79%~66.68%,防效很差。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美洲斑潜蝇防效最好,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3%、94.10%和93.28%;其次是480g.L-1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12%、69.15%和69.40%;其他几种药剂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点滴法测定敌敌畏和除虫菊皂液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求出敌敌畏和除虫菊皂液处理舞毒蛾幼虫72h毒力回归方程及致死中量。结果表明:敌敌畏与除虫菊皂液按致死中量的不同比例配比,对杀灭舞毒蛾幼虫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实际抑制率均大于或接近50%,说明两者混配是合理的。混剂的最佳配比为敌敌畏LD50值的60%加除虫菊皂液LD50值的40%,折算成两单剂体积的比例则为1:518。  相似文献   

11.
西瓜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佳84-24为试材,研究了西瓜根、茎叶以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并对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GC-MS检测。结果表明:西瓜根、茎叶水浸提液浓度为2.5 g?L-1时,促进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在浓度大于5.0 g?L-1时,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同一浓度时,西瓜茎叶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水浸提液。西瓜根系分泌物浓度在2.5 μL?L-1时,促进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浓度为5.0 μL?L-1时,也开始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在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32种化学物质,其中酯类化学物质最多,有14种|在西瓜根中检测到14种化学物质,茎叶中检测到19种,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22种,其中一些曾被报道为化感物质,说明西瓜不同组织中化感物质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化感作用强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耐低温材料抗寒0号和不耐低温番青的F2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模板DNA、引物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水平变化对反应体系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s>模板DNA>Mg2+。建立番茄耐低温SRAP-PCR的20 μL最佳反应体系为:模板DNA为15 ng、引物浓度0.75 μmol?L-1、Mg2+浓度2.0 mmol?L-1、dNTPs浓度0.125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 U。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Fr.)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从辽宁省番茄产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206株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EC_(50)值在 0.001 3~0.073 1 μg·mL~(-1)之间,平均值为(0.022 7±0.014 5)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_(50)平均值(0.022 7±0.014 5) μg·mL~(-1)作为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从206 株菌株中选取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39株菌株,测定其对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及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依次为氟啶胺咯菌腈啶酰菌胺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氟啶胺与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和咯菌腈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和矮壮素破除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 000 mg?L-1 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 mg?L-1 PP333水培采后60 d的山药零余子,第30天时发芽率(41.3 %~61.8 %)显著高于对照,第45天时1、10 mg?L-1 PP333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92.5 %和97.5 %,显著高于0.1、100 mg?L-1 PP333处理和对照。10、100 mg?L-1 PP333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也能显著促进零余子发芽。0.1~1 000 mg?L-1 CCC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不能促进发芽。0.1 mg?L-1 CCC水培采后90 d的零余子,第30天时零余子的发芽率为60.0 %,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1~10 mg?L-1 PP333水培能显著打破采后60 d的零余子休眠,PP333的处理效果优于CCC。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集珠三角地区蔬菜产地原位土壤(非人工添加重金属)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Cd、Pb、As、Hg、Cr 5种重金属在种植菜薹土壤中的活性,菜薹可食部分对土壤中全量和有效态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5种重金属在土壤产地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菜薹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菜薹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顺序为Cd>Pb>As>(Cr、Hg),菜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Cd>Cr>As>Pb。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适合菜薹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全量限量值分别是:Cd,1.18 mg?kg-1|Pb,401.93 mg?kg-1|As,25.67 mg?kg-1|Cr,150.71 mg?kg-1,有效态重金属限量值分别是:Cd,0.64 mg?kg-1|As,3.05 mg?kg-1|Cr,4.93 mg?kg-1。菜薹对Hg富集能力弱,在供试土壤Hg浓度范围内菜薹中Hg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  相似文献   

16.
 以‘早钟6 号’(黄肉)和‘白玉’(白肉)两类枇杷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果实果皮 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15 个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随着果实发育成熟,β–胡 萝卜素含量在黄肉‘早钟6 号’果皮和果肉中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8.53 和11.92 μg ? g-1 FW; 在白肉的‘白玉’果皮中也呈增加趋势,到成熟期最高,为38.89 μg ? g-1 FW,但果肉中略有下降,从最 初的0.47 μg ? g-1 FW 降低至0.29 μg ? g-1 FW。两个品种果皮和果肉的β–隐黄质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均 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值。叶黄质含量在‘早钟6 号’果皮中表现为下降,在果肉中则持续上升;在‘白玉’ 果皮中表现为先降后升,在果肉中变化不大,维持较低水平。‘早钟6 号’进入转色期后,与‘白玉’相 比,在果皮中的PSY 和CYCB 表达量较高,而在果肉中CYCB 和BCH 的表达量较高,提示枇杷不同发育 阶段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主要受PSY、CYCB、BCH 基因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AS)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1.8%和77.5%,明显高于5.0×109 cfu?L-1和3.1×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的防治效果,但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处理无显著差异|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与清水处理相比,2008年和2009年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5.8%和10.0%。  相似文献   

18.
不同红蓝LED光照强度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叶用莴苣品种永荣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光照强度为100 μmol?m-2?s-1(RB100)、200 μmol?m-2?s-1(RB200)和300 μmol?m-2?s-1(RB300)的红蓝LED光源对叶用莴苣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RB100处理叶用莴苣植株高度、叶面积、根长、比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RB300处理叶用莴苣中VC含量最高,硝酸盐和叶绿素含量最低。结果表明:3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叶用莴苣的品质,而100 μmol?m-2?s-1光照强度有利于叶用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对柑橘溃疡病菌抑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酸乙酯浸提苋菜叶干粉,获得苋菜活性物,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苋菜活性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苋菜活性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苋菜活性物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4h,在此条件下苋菜活性物的抑制率为73.81%。紫外线、C源(蔗糖)和无机盐离子(NaC l)的胁迫作用均对苋菜活性物抑菌活性影响不大;苋菜活性物有一定的耐热性,温度为80℃时抑制率仍可达4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