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四种竹子的抗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导法测定低温胁迫下4种竹类植物电解质外渗率(REC)变化曲线,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别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4种竹子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LT50,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黄竿京竹>黄槽竹>桂竹>斑竹,LT50分别为-23.87℃、-20.18℃、-17.36℃、-16.43℃.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下佛手半致死温度测定和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青皮’和‘矮化’佛手(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下处理24 h后,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佛手REC随温度降低及处理时间延长呈“S”形上升, LT50在-4~ -5℃之间;在LT50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Pro和MDA含量逐渐上升;12~ 24 h为佛手在LT50下冷害发生的临界时间。  相似文献   

3.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5种樱花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生长的红花早樱品种,并且丰富杭州早春樱花的观赏性,选取醴陵樱花(C.lilingensis)、飞寒樱(C.campanulata‘Feihan’)、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武夷红樱(C.campanulata var.wuyiensis)、高盆樱桃(C.cerasoides)5种杭州植物园引种驯化的樱花1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低温胁迫下其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利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REC变化趋势呈S型上升,以上5种樱花的LT50温度依次为-6.97℃、-4.85℃、-4.44℃、-2.29℃和-1.81℃。抗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醴陵樱桃飞寒樱钟花樱桃武夷红樱高盆樱桃。  相似文献   

4.
以巨峰、藤稔2种长势一致的葡萄新梢为试验材料,配合Logistic方程对2种葡萄新梢的低温半致死温度进行了拟合,评价其抗寒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相对电导率渐增,总体上呈"S"形曲线变化;在(-5.046)-(-3.241)℃时,2种葡萄新梢的半致死温度(LT50)先后出现;巨峰LT50为-5.046℃,藤稔LT50为-3.241℃。  相似文献   

5.
莲雾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莲雾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农科一号’莲雾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束缚水(BW)、自由水(FW)、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温度的下降及低温时间的延长,莲雾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MDA含量增加;SOD、CAT和POD分别在4℃处理3 h、1℃处理6 h和4℃处理9 h时活性最高,均在-5℃处理12 h时活性最低;束缚水含量在3 h、6 h和9 h处理中随温度降低而升高,而12 h处理的变化与之相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下降呈降-升-降变化。【结论】‘农科一号’莲雾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1.2℃,叶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细胞膜质过氧化加剧,MDA累积,电解质外渗,束缚水、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在胁迫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保护酶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6.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葡萄LT50在-13.9℃~-19.72℃之间;品种京秀、矢富罗莎抗冻性最强,美人指抗冻性最弱;提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40.0%~52.0%相对应的拐点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五种苹果枝条的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丰”、“龙冠”、“海棠优系1”、“海棠优系2”、“富士”5种苹果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进行不同梯度的低温处理,测定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对各品种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5种苹果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在-36.4~-44.7℃时,各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先后出现,抗寒力强弱顺序为:“龙丰”(M.pumila‘Longfeng')>“海棠优系1”(M.spectabilis‘Ⅰ’)>“龙冠”(M.pumila‘Longguan’)>“海棠优系2”(M spectabilis‘Ⅱ’)>“富士”(‘Fuji' Apple).  相似文献   

8.
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后期喷施4种不同浓度4-CPA,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用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确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红地球葡萄电解质透出率呈S型曲线增长,在0~-6℃间随着温度下降,葡萄叶片组织电解质透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喷50 mg/L 4-CPA的抗寒性最强,拐点温度为-2.57~-2.90℃.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三个景观树种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a生红瑞木、合欢、悬铃木的1a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冷冻处理条件下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树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1.8、-21.5和-19.9℃。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LT50在-20.16~-32℃,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本引进的"星白"勋章菊进行不同温度(5、3、1、-1、-3、-5、-7℃)处理,测定了低温胁迫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星白"勋章菊具较强的抗寒能力,是一种适宜在城市园林广为推广应用的优秀园林植物。随着温度的降低,"星白"勋章菊叶片叶肉细胞的电解渗透率在-1℃以上处理时变化不大,-3℃时略微上升,在-3~-5℃范围内陡然上升。以电解质渗透率为参数,用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值,确定了勋章菊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4.37℃;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上升;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脯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1℃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以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山桃稠李、花楸、黄檗1a生离体枝条为试验材料,经过7个不同低温处理以后,测定其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其耐寒性。结果表明: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山桃稠李、花楸、黄檗这5种树种离体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横"S"形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差异,其中,山桃稠李上升幅度最大,黄檗上升幅度最小,其离体枝条的LT50分别为:-31.53、-29.56、-25.76、-27.85、-33.12℃;从电解质外渗率和LT50数值分析,其耐寒力大小依次为:黄檗水冬瓜赤杨暴马丁香花楸山桃稠李。  相似文献   

13.
以11种新疆蔷薇属植物为试材,测定不同温度冰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REC),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并结合第2年自然冻梢程度,对新疆蔷薇属植物的抗寒性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刺蔷薇(R.acicularis)的抗寒性最强,异味蔷薇(R.foetida)的抗寒性最弱.第2年的自然冻梢程度与测定的半致死温度(LT50)呈强且为正的直线相关关系,验证了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蔷薇属植物抗寒性指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以金光杏梅叶片为试材,分别测定其在5、0、-5、-15、-20℃处理24 h后电解质外渗率,并计算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金光杏梅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曲线增长,其半致死温度为-12.09℃.  相似文献   

15.
‘树上干’杏抗寒性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树资源,为了研究‘树上干’杏抵御冻害的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的栽培适宜区,该试验以3个类型‘树上干’杏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利用电导法对‘树上干’杏3个类型的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树上干’杏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树上干’杏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表现出慢-快-慢的‘S’形曲线;同时结合低温处理后的冻害分级及恢复生长,确定‘树上干’杏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6~-28℃,3个‘树上干’杏类型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大果‘树上干’杏小果‘树上干’杏早熟‘树上干’杏;‘树上干’杏在伊犁河谷沿山逆温带可安全越冬,平原区不宜栽植。  相似文献   

16.
6个石榴品种抗寒性评价及方法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评价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石榴抗寒种质的筛选提供可靠的鉴定方法。【方法】取6个石榴品种(‘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休眠期的1 a(年)生枝条,测定枝条含水量,之后对枝条进行-4、-8、-12、-16、-20℃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最大的为‘三白’,最小的为‘突尼斯软籽’;6个品种的REC、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不断增大,但温度超过调节范围就会下降。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为‘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这一结果与LT50得出的顺序一致。【结论】用LT50评价石榴抗寒性是一种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抗寒性强、适合伊犁河谷的优良苹果矮化砧木,作者以5个苹果矮化砧木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在不同低温处理下,通过电导法对其电解质渗出率进行测定,应用Logistic方程求得它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不同低温处理休眠枝条的冻害分级,研究不同砧木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5个苹果矮化砧木休眠枝条电解质渗出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变化,它们的半致死温度为-27.87~-35.35℃,抗寒性强弱次序为KM23、俄396、俄176、SH1、M26。  相似文献   

18.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9.
四种园林树木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和山桐子幼树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钾离子(K+ ) 相对渗出率, 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并通过苗木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山桐子、复叶槭、流苏和灯台树4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其枝条的LT50分别为- 11.5℃、- 24.9℃、- 20.7℃和- 29.8℃; 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 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山桐子, 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梨品种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性水平,为杂交育种选择抗寒亲本及梨品种区域性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a生梨苗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梨品种在-20℃、-25℃、-30℃、-35℃、-40℃、-45℃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低温处理下的冻害指数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供试梨枝条不同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梨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为:‘苹果梨’-41.1℃、‘甘梨早8’-38.4℃、‘中梨1号’-38.2℃、‘美人酥’-35.3℃、‘玉露香’-34.8℃、‘黄冠’-30.7℃、‘丰水’-30.3℃;半致死温度与其相近温度处理的枝条冻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处理下,各梨品种枝条冻害部位表现不同,且对其伤害有一个跃变过程。【结论】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梨品种的抗寒力;供试梨品种的抗寒力大小为:‘苹果梨’‘甘梨早8’‘中梨1号’‘美人酥’‘玉露香’‘黄冠’‘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