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8~9月,临沂市某养貂专业户饲养的120余只幼貂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脑炎、败血症、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病,发病率21%以上,死亡占发病的60%左右。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等手段,确诊为幼貂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病,经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也易感染发病。2004年5月初临沂市一养猪专业户饲养的11窝共101头部分哺乳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发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最后死亡为主的传染病.据统计发病率51%以上,发病期间共死亡21头.死亡占发病的41%左右,给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等手段,  相似文献   

3.
李氏杆菌病又称为单核细胞增多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家畜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临床上感染兔主要表现为幼兔突然发病、死亡,母兔流产、出血性子宫炎和结膜炎等症状。2005年5月,河南省济原市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豫丰黄兔突然发病,经我所实验室化验诊断为兔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家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羊的临床症状是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转圈、后退、奔叫等神经症状,散发,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羊业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李氏杆菌病不仅可引起羊、猪、兔发病,也可引起家禽发病。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份,吉林省九台市兴隆镇新立村一养殖户饲养的绵羊突然发病。发病绵羊13只,死亡2只,发病率16.3%,死亡率15.3%。发病后畜主曾给病羊注射过青霉素,但没有效果。2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多在39℃~45.5℃,以急性脑膜  相似文献   

6.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家畜、家禽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的致死率很高,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01年11月诊治过一起禽李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李氏杆菌病是一种危害各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和人的共患传染病。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近70%,给养羊专业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一起羊李氏杆菌病病例作一报道,意在提升对该病的防范,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蜂幼康颗粒冲剂(简称"蜂幼康")是纯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的新蜂药,应用临床取得较好的防治蜜蜂传染病效果.在曾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爬蜂病"、蜜蜂"白垩病"等传染病的地区,预防性给药有效防止了疾病的再次发生;对已发生这些传染病的蜂群给药治疗,平均总有效率达98.01%,其中治愈率为72.79%.由真菌引发的白垩病治疗效果稍低,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2.00%和23.10%.  相似文献   

9.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禽类的共患传染病。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或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多为散发,发病率很低,但病死率很高。如果诊断治疗不当,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3年初,我市某猪场发生了李氏杆菌病,现  相似文献   

10.
鹦鹉李氏杆菌病王金美秦建华(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动物园,214035)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畜禽李氏杆菌病的报道较多,但鹦鹉李氏杆菌病的报道罕见。我园鸣禽房于1995年3月展出笼舍中一群白色鸡尾鹦鹉发生传染病,根据发...  相似文献   

11.
李氏杆菌病又称单核白细胞增多病,是人畜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之一,家禽也易感染发病,有时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2004年2月临沂市一农户饲养的600余只鹧鸪(已接近产蛋),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神经症状、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据统计,发病率在36%左右,致死率约57%,造成较大的经  相似文献   

12.
李斯特氏菌病或称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全身血液中毒-败血症和子宫炎及流产为特征.本病的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或单核细菌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相似文献   

13.
刘德福 《中国家禽》2005,27(9):21-22
李氏杆菌病又称单核白细胞增多病,是人畜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之一,家禽也易感染发病,有时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2004年4月临沂市一农户饲养的1000余只肉鸭(樱桃谷鸭),发生了一种以败血症、神经症状、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据统计,发病率在31%左右,致死率达67%,给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等手段,确诊为肉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迄今为止,国内有不少关于猪的李氏杆菌病报道,但尚未见到牛李氏杆菌病的报道。我们于1983年和1984年春  相似文献   

15.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家畜、家禽及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 1 发病情况 2007年9月,通榆县某养羊户的1只羊在放牧 的过程中突然发病,表现为转圈运动,神经紊乱.畜 主当作脑包虫病治疗,病羊未愈,3天后死亡.后又 有2只羊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6.
王学慧 《畜牧与兽医》2005,37(12):45-46
2004年4月临沂市一养猪专业户饲养的部分断奶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以共济失调、癫痫和最后死亡为主的传染病,发病率53%(127/239)以上,发病期间共死亡85头,病死率为67%(85/127)左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该病确诊为断奶仔猪的李氏杆菌病。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7.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家畜、家禽、啮齿动物共患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致死率较高.人和家畜以流产、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症状为特征;家禽和啮齿动物则以坏死性肝炎、心肌炎和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猪的李氏杆菌病在东北地区是常见多发病,但由于防治不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发病情况 2012年4月在500头的一猪群中,突然发生一起以咬肌、颈肌和背肌呈强直性痉挛,两后肢叉开,强烈震颤,呈"观星状姿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在短短的10余天中,先后有30头体重40~50kg的育成猪发病,死亡4头,淘汰2头,治愈14头.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猪李氏杆菌病.由于防治措施得当,其他猪群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8.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畜、禽、啮齿动物和人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流产以及引起单核细胞增多为特征.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常呈散发性,症状和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为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和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等.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兔李氏杆菌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兔感染本病后以突然发病死亡、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为特征。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幼兔和妊娠母兔易感性高。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俗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易感。近年来李氏杆菌病对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损失,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困扰,防治李氏杆菌病对养羊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