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家畜、家禽及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 1 发病情况 2007年9月,通榆县某养羊户的1只羊在放牧的过程中突然发病,表现为转圈运动,神经紊乱。畜主当作脑包虫病治疗,病羊未愈,3天后死亡。后又有2只羊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家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羊的临床症状是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转圈、后退、奔叫等神经症状,散发,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羊业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3.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畜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紊乱,表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孕羊可发生流产。2011年4月,奇台县西地一养殖户饲养的300只羊有20只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综合诊断。诊断为李氏杆菌病。经过治疗后,除8只症状较严重的死亡外,其它的都已治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畜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紊乱,表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孕羊可发生流产。2011年4月,奇台县西地一养殖户饲养的300只羊有20只  相似文献   

5.
李氏杆菌病又名转圈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病,以羔羊及孕羊的敏感性最高。典型症状为脑炎,有时可以引起成年母羊大批流产。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紊乱,变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1isteria monocytogenes)或称产单核白细胞李氏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在涂片中呈单个散在,或者两个菌体相互乎列或呈V字形排列,有时呈短链状。  相似文献   

6.
<正>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感染后主要引起脑膜脑炎、流产和急性败血症,但绵羊的易感性最高,病羊表现以转圈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状,故又称转圈病。该病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某养殖场绵羊所患以神经症状为主疾病的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并采取了治疗措施,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汾阳市某绵羊群,在饲喂了青贮饲料后,突然发病,初期病羊表现食欲减退,精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为散发性传染病。在猪群中常见单个病例出现,易与其他类症相混淆。笔者先后遇到两例,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李氏杆菌病。一、发病经过及症状例1.廖屯乡马某户病猪2头,分别于1984年3月12日和3月18日发病。呈现间歇性兴奋,全身发抖、抽搐、尖叫,全身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后肢呈不完全麻痹状态。头歪转圈,  相似文献   

8.
1 流行情况某羊场现存栏小尾寒羊 2 3 0只 ,2 0 0 1年 1月 2 3日 2只大羊突然发病。出现跛行和转圈症状 (顺时针转动 ,转圈直径约 5m) ,该羊场从建场以来从未出现过类似病症。经场兽医检查 ,病羊体温、食欲正常。此后羊陆续出现相似症状 ,1月 2 8日发病达到高峰 ,一天内出现 4只症状相似的羊。有一只羊倒地后出现旱地游泳、角弓反张现象。 2月 8日区兽医站剖检后疑似李氏杆菌病。建议采取隔离、换饲料、消毒 ;链霉素肌注或输液治疗等措施 ,2月 12日后羊再未发病。发病羊共 19只 ,发病率 8 3 % ,死亡 3只 ,死亡率 15 % ,共剖检 3只羊 ,隔离…  相似文献   

9.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于受到李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羊主要表现为神经损伤,出现不自觉的转圈、麻痹,还会引起妊娠母羊发生流产等。本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羊李氏杆菌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养羊场科学防治此病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又名旋转病(circling disease),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染病。该病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却很高,各种年龄,不同种类的畜、禽和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均可感染李氏杆菌而发病,主要以幼龄和妊娠母畜较易感,且发病较急。家畜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  相似文献   

11.
<正>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李氏杆菌病不仅可引起羊、猪、兔发病,也可引起家禽发病。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份,吉林省九台市兴隆镇新立村一养殖户饲养的绵羊突然发病。发病绵羊13只,死亡2只,发病率16.3%,死亡率15.3%。发病后畜主曾给病羊注射过青霉素,但没有效果。2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多在39℃~45.5℃,以急性脑膜  相似文献   

12.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散发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近年来。新疆多个农牧垦区在每年4~5月或10~11月间饲喂青贮饲料较多的绵羊中发现有头顶墙或转圈,头颈表现一侧性麻痹等神经症状的病羊。为此,我们在病理学、细菌学、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确诊为绵羊单核细胞增多症性李氏杆菌病。该病在国内已有公开报道。但对病理组织学观察报道甚少,为了对该病在诊断及预防中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畜禽、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孕羊可发生流产。1病原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分类上属于李氏杆菌属,是一种规整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在抹片中或单个存在,或两个排成"V"字形,或互相并列,无荚膜,无芽孢,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可生长温度范围广,4℃时也能缓慢生长,pH值5~9.6均能生长。血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周围有窄的β型溶血环。明胶穿刺培养,不液化明胶,在含有0.1%亚碲酸  相似文献   

14.
肉羊转圈其实就是李氏杆菌病和脑包虫病,它可以引起脑膜脑炎、孕畜流产和肉羊体重逐渐减轻,显著消瘦、最后衰弱死亡.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就肉羊一直转圈是以及肉羊转圈病如何治疗与大家交流.希望在生产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羊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简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绵羊的李氏杆菌病最为常见,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可患病,特别是以妊娠母羊和羔羊最易感染。以脑炎型为最多,临床特征是以病羊神经系统紊乱、共济失调、站立不稳、面部麻痹或或转圈运动为主要特征,故该病又称转圈病。10日龄以下的羔羊多表现为败血症型,子宫炎型多发生于怀孕最后两个月的头胎绵羊。  相似文献   

16.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和人以脑膜脑炎、败血症、流产为特征,对养羊业威胁很大。1病原  相似文献   

17.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增生症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发病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10年5月上旬,广西柳州市沙塘镇附近某个体猪场的断奶猪群发生了似脑膜脑炎、表现显著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表现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猪李氏杆菌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正>1李氏杆菌病(转圈病)本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引起脑膜脑炎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或流产。脑膜脑炎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沉郁、失明、以头抵物及单侧面神经麻痹,导致舌脱出,耳下垂。常见动物向患侧转圈,可发生流产,但不并发神经症状。有典型的眼睑麻痹及干性角膜炎症状。2~4日龄犊牛因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死后剖检在许多器官中分离出李氏杆菌。1.1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狂犬病、急性铅中毒、CCN、BSE、  相似文献   

19.
李氏杆菌病又称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家禽、鼠类及人类共患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潜伏期2~8天或稍长。以突然发病死亡、流产、出血坏死性子宫炎和结膜炎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黑河市一雉鸡场于1997年春季,雉鸡出现神经症状,斜颈,转圈,飞奔冲撞并出现心肌炎和肝脏坏死等败血症。盲肠端寄生大量异刺线虫。同时经检菌,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试验,诊断为继发李氏杆菌病。本文反映雉鸡对鸡异刺线虫感染性虫卵的易感性很强,在这种不良条件下容易感染李氏杆菌引起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