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川北地区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四川山间湿地利用农田0.62公顷养殖中华绒螯蟹,放养苗种为1272只(135只/667m^2),个体均重7g/只左右,经160d饲养,捕获绒螯蟹875只,个体均重136.7g/只,回捕率为68.8%,饵料系数为2.45,同时水稻产量3529.7kg(375.5kg/667m^2),其总收获利润为416元/667m^2。  相似文献   

2.
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选择水草繁茂的草型湖135hm^2,利用丰富的天然饵料,通过控制水生生物的数量,调节水质、控制生态环境,进行蟹鱼混养,并采取生态养殖模式,放养规格5-15g/只扣蟹14万只,规格1万只/kg豆蟹15万只,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4.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为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通过5个月养殖,1号池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淡水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淡水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3~4倍。  相似文献   

5.
放养密度 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667m^2水体投放鲫鱼夏花8000-12000尾,可养成规格为50—60g的鱼种。鲫鱼成鱼养殖时.每667m^2水体放鲫鱼种1500~1800尾,可养成规格为350~400g/尾的成鱼。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水面网围养蟹,套养翘嘴红鲌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共2个框口,面积5.33hm^2(80亩),平均每667m^2(亩)生产商品蟹34.14kg,平均规格148g/只;翘嘴红鲌27.3kg,平均规格525g/尾;每667m^2利润1151.3元,其中翘嘴红鲌占利润的32.24%,增效371.16元。  相似文献   

7.
《农业新技术》2004,(3):20-20
一、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 g左右)和品质.产量30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克氏螯虾俗名小龙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极为火暴.销售价格在15元/kg以上,还有继续升高趋势。近几年,河蟹养殖由于市场蟹价走低、饲料价格上涨、病害严重等因素,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为了促进河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市场提供优质小龙虾,提高河蟹养殖综合效益,结合池塘生态学特性,我们利用13.3hm^2河蟹养殖塘口套养小龙虾试验。经过两年摸索,每667m^2产蟹48kg、小龙虾70kg、鳜鱼5kg、花自鲢42kg,每667m^2平均获利232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1:2.242.4。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放养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地表水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将42日龄体重一致的同一批"四川农凤鸡"在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并存的杂林下放养,共设5个组:对照组(闲置不放养)、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试验D组,其中试验A、B、C、D组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0只/667 m~2、30只/667 m~2、40只/667 m~2、60只/667 m~2。放养时间为7~19周龄,放养后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地表水质量。结果显示:放养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地表水质量发生明显变化,土壤pH值随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0~10 cm深度的土壤,与对照组相比,pH值显著降低(P0.05)。在0~30 cm的3个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各试验组有效钾、有效磷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有效氮含量在10~30 cm的两个不同深度的土壤中也表现为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在0~20 cm的两个不同深度土壤中,对照组全氮的含量与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20~30 cm的深度中,试验D组全氮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在0~20 cm深度的土壤中各试验组水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在20~30 cm深度的土壤中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仅试验组D显著升高(P0.05)。养殖密度为20只/667 m~2,水质满足Ⅱ类;养殖密度达到30只/667 m~2时,水质下降为Ⅴ类,尤其是总磷的含量,严重超过标准。研究表明:不同放养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地表水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密度超过30只/667 m~2将会给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夏稻田养蟹大面积示范推广存在扣蟹外调、扣蟹品质差、严重制约稻田养蟹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实际问题,经过2年的试验研究,提出适合宁夏地区稻田扣蟹养殖技术规程,确定适宜放养密度为3.2万只/666.67 m2,为宁夏稻田养蟹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苗种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一)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河蟹)是我国内陆地区的传统养殖品种,在所有淡水蟹中因其养殖规格最火,市场效益最好而广受欢迎。产量表现:年初投放蟹种400~600只/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底产量表现为:池塘和稻田40~60千克/亩,湖泊围网15~20千克/亩,河沟30~35千克/亩。  相似文献   

12.
鱼塘插茬养青虾短期上市增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秋季青虾放养最佳季节,也正是池塘成鱼大多达商品规格陆续上市的时候.此时选择符合青虾养殖条件的池塘插空速养一茬青虾,一般只需3个月时间,青虾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每667m^2可产成品虾100—150kg,直接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茶园养鸡是1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新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以地方鸡种或杂交土鸡作为放养品种,建设可移动鸡舍,选择在茶龄3年及以上的茶园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30~50羽/667 m^2,做好育雏、放养训练、放牧管理,实行轮牧放养,最佳放养时段为秋、冬季节,保证营养平衡与精饲料补充,加强疫病免疫与防控。综合利用茶园养鸡配套关键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陈泽 《饲料研究》2001,(9):35-35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 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 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二、适当补投粉状饲料。对混养青虾的蟹池,除按正常喂蟹的方法投喂饲料外,在生长旺季,还应适当补投粉状饲…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夏季各播期的产量结果表明,在6月20日和6月30日播种均能正常生长结籽,其产量分别为2808kg/667m^2(667m^2合1市亩,下同)和2065kg/667m^2,为本气候区种植双季青贮玉米提供了夏播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庆丰村村民徐建明在本村生态精养南美白对虾,多年来积极探索养殖经验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669m^2池塘可产成品虾3850kg,规格可达70尾/kg,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kg,平均售价28元/kg,实现总收入10.78万元,扣除总成本4.1万元,纯收入6.68万元,每667m^2平均净收入0.95万元。现将其精养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不能一味地追求养殖规模和产量,而忽视上市规格。现就近几年的蟹产量和规格与经济效益关系及对应措施分析如下: 一、产量和规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蟹的上市售价来看,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只重125克以上的蟹价是40克以下蟹价的8~10倍。从放养苗种来看,放苗越多,亩产越高,大蟹越少,总体效益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提高成蟹商品规格,是促进养蟹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欲养殖大规格蟹,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良水面 大水体养蟹,天然饵料丰富,溶氧充足,养成的蟹规格大,色泽好。因此,养蟹水体的面积宜大不宜小,以湖泊、水库、河道等开放型水体围拦养蟹效果尤佳,池塘等养蟹水面也应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蟹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条件。 二、放养”扣蟹” 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繁蟹苗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使河蟹的养殖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河蟹的生长优势,但上市蟹的规格都在只重100克以内。因此,欲养成大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省级高效渔业项目的实施,建成了2000亩高效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产成虾410kg/667m^2,产值9700元/667m^2,纯收入3500元/667m^2,商品虾经检验符合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大部份虾经加工出口和进入超市。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蟹池混青虾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