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了山血丹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播种基质、GA3和ABA、种子的脱水、室温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百粒鲜重为6.34~6.95 g,含水量为51.87% ~ 52.97%.新鲜种子在15、20、25、30℃条件下均能萌发,温度在25℃和30℃时,萌发率达到92%.在播种深度为3 cm的黄土、蛭石、棕糠、珍珠岩4种基质中,黄土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棕糠和珍珠岩,而蛭石则几乎不出苗.30~ 90 mg/L的GA3和10~ 60 mg/L ABA对室温贮藏60d的成熟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经硅胶脱水1 ~3d后,含水量由52%降至18%,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常温储藏3、5、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它是一种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2.
洋紫荆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洋紫荆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光照、成熟程度、播种基质和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10、15、20、25、30、35℃、室温(22~38℃)条件下均能萌发,后4种温度下最终发芽率均可达100%;10℃时发芽率最低,仅为4%;30℃时发芽指数最高,为萌发的最适温度;种子萌发不需光;种皮为黑褐色、褐色、黄褐色和黄色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可达95%以上;在播种深度为1 cm的泥炭土、蛭石、沙子、珍珠岩4种基质中,蛭石中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珍珠岩,而在沙子和泥炭土中则几乎不出苗;在深度为1、3、5 cm的珍珠岩中,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发芽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0,(6)
为筛选育苗基质,探讨天门冬播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桂冬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贮藏时间、播种月份、浸泡水温、发芽温度、不同育苗基质条件对天门冬发芽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大于12 h的处理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浸种96 h的发芽率最高,达96.67%,比未浸种(对照)提高了25%以上;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即采即播的发芽率最高,达到86.33%,贮藏时间12个月的发芽率仅有8.33%; 4月和10月播种的发芽率较高,分别达到90.00%和87.67%;不同浸泡水温对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温度(恒定)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8.67%,常温次之,30℃、35℃明显下降;以黄泥+珍珠岩+泥炭+椰糠(体积比2∶1∶1∶1)为播种基质和育苗基质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9.58%,幼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5.
贺小秀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37-140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ll Kom.)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主要先锋树种。本文通过对种子萌发机理的研究,为柠条林幼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柠条种子在恒温条件下25℃时发芽率最高,可以达到70.25%,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要高于恒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光照对柠条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柠条种子在土壤含水量8%~14%范围内均可以萌发,土壤含水量在14%左右为柠条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湿度。覆盖土层厚度对发芽率有较大影响,土壤表层发芽率为10%,0~1cm土层发芽率可以提高至77.8%。结果表明:在人工播种柠条种子时的适宜覆土厚度为1cm~3cm,不覆土或覆土太厚均不利于柠条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暗处理条件最利于华北香薷种子的萌发。在此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00%;发芽势达到100%;发芽指数为14.28;活力指数为89.84。不同的播种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炭土作为播种基质最利于幼苗的生长,20d平均长高42.43mm。  相似文献   

7.
2种灌木铁线莲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宏宇  刘燕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野生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和灰叶铁线莲(Clematis tomentella)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形态及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种子萌发率有明显不同。灌木铁线莲、灰叶铁线莲种子发芽历程长,始发芽时间晚,在20℃条件下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6.7%、89.3%。光照对2种铁线莲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发芽势,黑暗条件更有利于2种野生铁线莲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芦苇种子萌发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扎龙湿地芦苇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萌发温度、不同基质埋藏深度和不同基质水分饱和度条件下芦苇种子的萌发过程,比较不同处理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芦苇种子萌发过程呈现“S”型曲线,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土壤培最高(达94%),滤纸最低(为82.6%),发芽势土壤最高(为93.34%),滤纸最低(为71.34%);芦苇种子低于20℃恒温培养很难发芽,20~30℃随温度的增高芦苇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蛭石培1~6 mm埋深芦苇种子均能出苗,发芽率2 mm埋深最高(为96%),土壤培仅在1~2 mm埋深时出苗,发芽率和发芽势1 mm埋深最高;蛭石培、土壤培在80%水分饱和度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3.34%、90%).不同培养条件对芦苇种子萌发影响较大,蛭石在30℃、80%水分饱和度、2 mm埋深为芦苇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环境因子对裸花紫珠种子育苗的影响,建立有效的裸花紫珠种子育苗技术方法。从果实和种子不同处理、不同基质配方播种,以温湿度、光照及季节性播种等方面对裸花紫珠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新鲜饱满的裸花紫珠果实,除去果皮后冷处理(7℃)3天后播种,第8天种子萌发,发芽率达80.2%。以河沙为萌芽基质8~11天开始发芽,发芽时间较短,发芽率最高,达82.2%。在3月份进行播种,萌芽时间最短,发芽率最高,达82.9%。种子育苗的最佳方法是春季采收成熟果实去皮,自然风干5天,低温(7℃)处理3天,25~30℃下河沙基质播种,裸花紫珠种子萌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几种杜鹃属植物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和pH下的种子活力,以及在不同栽培基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映山红和满山红的种子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利于发芽率的保持,其中映山红的种子在-20℃贮藏下发芽率最高,而-80℃贮藏下满山红种子发芽率最高;适合杜鹃种子发芽的pH值范围为5~6.5,大于6.5或者低于5,发芽率显著下降;适宜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成活的基质配方是在泥炭表面覆一层水苔,在此基质中杜鹃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叶底红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条件下叶底红种子的发芽特性,通过发芽试验,考察了种子发芽过程和不同温度、光照、采收期、种子贮藏时间等因素处理条件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底红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种子发芽为子叶出土型。在温度10~25℃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发芽速度越快,25℃下的发芽时间为11天,3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秋季采收的种子的发芽质量最好,幼苗长势也最好;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光照,播种以不覆土为好;贮藏期对发芽速度影响不显著,但对发芽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贮藏30天内,发芽率下降5.7%,贮藏240天的种子只有12.7%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长萼鸡眼草种子硬实破除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长萼鸡眼草为优良园林地被植物,其繁殖方式以播种为主,但种子硬实率极高, 严重影响种子的吸胀及萌发。本实验采用浓硫酸酸蚀、温水处理、机械摩擦等多种方法解除种子硬实,结果表明:以浓硫酸酸蚀6min和60℃温水浸种10min两种处理方式为宜,发芽率可分别达到91.33%和94.67% 。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芹菜种子的萌发机制,采用不同试剂组合(5 g/L NaOH+10% PEG、10% PEG+500 mg/L壳聚糖、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和不同温度(18、24、30℃)对芹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芹菜种子的萌发指标,并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抗氧化系统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30℃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加快种子萌发进程。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试剂组合处理在18、24℃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促进种子萌发,18℃时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势最高,24℃时5 g/L NaOH+10% PEG处理下发芽势达到最大值;30℃时不同试剂组合处理间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18、30℃对种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胁迫作用,种子SOD和CAT活性较24℃条件下有所增加;18℃时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5 g/L NaOH+10% PEG处理能显著降低MDA含量。萌发过程中,芹菜种子内部ABA含量下降,GA3、ZA含量增加。试剂组合及适当高温有利于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整齐度;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和激素水平会积极响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草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探讨草果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萌发的最佳条件,为草果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提高播种育苗成功率提供参考。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设置不同前处理、不同光照和温度、不同发芽床以及不同贮藏方法等处理对草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草果种子吸水率较低,吸水67 h仅达40%左右;种子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湿沙层积处理30天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明显提高,较未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近50%;以纱布作发芽床,30/20℃变温、12 h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4.75%。草果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可能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湿沙层积处理可有效降解发芽抑制物,是草果种子最佳前处理方法;以纱布作发芽床,12 h光照、30/20℃变温条件是草果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草果种子以湿沙进行贮藏为好。  相似文献   

15.
傣药倒心盾翅藤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倒心盾翅藤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测定倒心盾翅藤种子的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等指标,利用不同温度和光照、种子带翅或不带翅、不同成熟度、贮藏等处理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倒心盾翅藤种子发芽适温为25~35℃,其中30℃条件发芽率最高,光照或黑暗条件均可。果翅对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种子发芽速度和整齐度。不成熟种子采集后经过贮藏后熟,可显著提高发芽率。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个月,发芽率仍高达93.68%,但贮藏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下降。结论:倒心盾翅藤种子属于高温萌发型、光中性种子;种子最适贮藏时间不超过1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轻玉米种传真菌病害的发生,需探索合理的种子处理方法以降低带菌率。以‘郑58’为试材,用PDA平板培养和滤纸发芽试验方法,测得不同温度处理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和发芽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30℃~50℃处理的种子均能带菌,带菌率在3.3%~23.3%之间,且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真菌种类也随之减少。40℃和45℃(10~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10%~13.5%,显著低于对照(P<0.05),45℃(30 min)和50℃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最低,为3.3%~6.7%。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0℃无影响,35℃和40℃(10~20 min)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40℃(30 min)使发芽率下降,45℃~50℃显著降低了各发芽指标(P<0.05)。40℃处理10~20 min,能有效降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33.5%~50.0%,促进种子发芽,可用于播前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7.
党参种子发芽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给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做了党参种子发芽率的调查研究。首先,在党参不同产区收集党参种子18份,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党参种子的发芽状况做了比较,筛选出最适发芽条件。结果表明:党参种子最适发芽温度是20℃,并且需要光照;最适发芽床为纸床(TP),在折叠床上容易滋生霉斑,影响种子发芽;党参种子发芽率随贮藏时间加长而降低,陈种子严重影响着种子质量,新采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1年后即丧失活力,在-20℃低温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山西种子发芽率高,其平均发芽率比甘肃地区的种子高出38.37%;党参种子质量标准涉及发芽率、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等指标,其中发芽率是决定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中国棉花主栽品种营养品质及播种品质的状况,揭示中国当前的棉花育种现状,为合理利用棉副产品及棉花特定目标育种提供参考。对当前中国三大主产棉区的142份棉花主栽品种棉子的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油分含量)、播种品质性状(发芽率)及3个物理性状(子指、仁指和仁子比)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主栽棉花品种的营养品质非常接近,油分含量集中于27.1%~33.0%,棉子的蛋白质含量集中区域为41.0%~45.0%,高油和高蛋白含量的棉花品种较少;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变异较小,且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棉种播种质量的4个必检项水分、净度、发芽率及纯度的平均值分别9.6%、100.0%、87.8%和97.1%,在连续3年的监督抽查中水分和净度的合格率均为100%,不合格项主要出现在纯度及发芽率上。研究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播种品质的现状,适时开展棉花多目标育种十分必要,但对油分与蛋白质含量进行同步改良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