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茶树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控现状,指出了贵州茶树病害控制中的短板问题,如茶树病害的种类调查不够系统,茶树病害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茶树病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研究不够完整,茶树病害综合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不足等。基于对贵州省茶树病害及控制情况的调查、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贵州省茶树病害的可持续控制的路径,未来要加大茶树病害的种类调查和普查力度,开展茶树病害与茶树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茶树病害的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研究,并推广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茶树病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原产地虽有争议,但世界多数学者确认茶树原产于中国。  相似文献   

3.
余双 《上海茶叶》2006,(4):10-10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原产地虽有争议,但世界多数学者确认茶树原产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重庆受低温寒潮影响,茶园容易遭受冻害,严重威胁茶树正常生长,轻则造成茶树减产、品质下降,重则引起茶树死亡。根据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部署安排,各产茶区县要开展茶园冻害排查,认真落实抗寒救灾措施,加强茶园生产管理,做好茶树防冻工作和灾后应对措施。一、茶树冻害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树炭疽菌属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茶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茶叶生产安全备受关注。炭疽菌是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产品品质,威胁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树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茶树炭疽菌种名使用混乱,茶树与炭疽菌的互作研究也较为薄弱,而简单依靠药剂防治病害也对茶叶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梳理并明确了危害茶树的炭疽菌种类;总结了现有的茶树和炭疽菌互作的研究成果,提出识别免疫(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ETI)模式是茶树防御炭疽菌的主要机制;对茶树病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深入开展茶树抗病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制定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选育茶树抗病良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晓晔 《上海茶叶》2005,(4):23-23
本书主要内容:茶树的起源和演化、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高产基础、茶树良种及其繁育、茶园建设、树冠培养、茶园土壤管理、茶树营养与调控、茶园水分管理、茶园灾害治理、茶树收获、无公害茶叶生产、茶树设施栽培和茶园生产机械化等。  相似文献   

7.
<正>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对茶树病虫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茶树病虫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茶树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技术,对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吲哚处理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影响,以龙井43为材料,使用吲哚诱导茶树作为处理,以未处理茶树作为对照,于室内测定茶小绿叶蝉对不同茶树的选择趋向,利用昆虫刺探电位图谱分析茶小绿叶蝉的取食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吲哚处理对茶树挥发物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茶树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所有时间段茶小绿叶蝉成虫更趋向于取食对照组茶树,至48 h时对照组茶树上的成虫数量是处理组的2.45倍;茶小绿叶蝉3龄幼虫在吲哚处理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72.15%,在对照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比则为33.07%,且在对照组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波E2波的持续时间是处理组茶树上的3.58倍。相较于对照组茶树,吲哚处理组茶树释放出的挥发物总量显著增加,其中α-法尼烯可以趋避害虫并对天敌有吸引力,且吲哚处理组茶树的防御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吲哚处理茶树后,茶小绿叶蝉对其的取食量下降,茶树的挥发物释放量增加且抗性防御基因表达量提高,增强了茶树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茶树休眠期的害虫综合治理吴郁魂(四川省宜宾农校644000)茶树害虫综合治理可分为茶树生长期和休眠期的害虫综合治理两段。在茶树休眠期对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将对控制次年茶树害虫危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茶树休眠期的害虫综合治理有关问题分述如下:在茶树休...  相似文献   

10.
对准确测报茶树黑刺粉虱的调查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针刺法、观察法、指抹法调查茶树黑刺粉虱虫源基数,诱粘法、摇查法、镜检法调查茶树黑刺粉虱生长发育进度以及认真分析春季气候条件,准确预报当年茶树黑刺粉虱发生趋势.方法简单、实用、容易操作,调查数据可靠,测报准确率高,对于指导茶树黑刺粉虱的有效防控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化学农药在茶树上多种降解因子定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采用实验室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光照、温度、水分和茶树生长等主要环境因子对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在茶树上降解的影响及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同种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农药在茶树上降解作用的差异很大。茶树新梢的生长稀释对田间残留期长的氯氰菊酯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可占田间总降解的60%;而挥发和热分解对残留期较短、蒸气压较高的马拉硫磷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在复季可占田间降解的50%。光解和水解对这两种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也起着一定作用。此外,降雨、风和生物代谢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是咸宁市茶树上的新害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日趋加重,已成为咸宁市茶树上的主要害虫,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笔者介绍这2种害虫在茶树上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 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概述了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病原的鉴定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 系统梳理了茶树健康栽培、病害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的现状, 重点探讨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并展望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茶尺蠖和茶毛虫是鄂南茶树的主要害虫,造成茶叶减产,对茶叶生产影响大。茶尺蠖幼虫咬食叶片呈弧形缺刻,为害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使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茶叶减产60%以上。茶毛虫以幼虫咬食茶树成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为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导致减产。由于茶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茶园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现有茶园面积20.4万亩,占全国的1.3%,年产茶叶1.37万吨,占全国的30%,平均亩产量83千克,高于全国平均数的1倍,居全国产茶省区的前列。大多数茶园分布在苏南丘陵地带,部分分布在平原地带,由于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因此凡适于茶树种植的地区杂草生长也十分旺盛,杂草与茶树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许多杂草还是茶树病虫害的中间寄  相似文献   

16.
轮斑病是茶树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重大损失。为获得有效防治茶树轮斑病的生防菌株,从合肥茶园茶树根部组织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茶树轮斑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ZG6。对峙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对茶树轮斑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可达65.38%。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的序列分析,将菌株ZG6鉴定为沙福芽胞杆菌Bacillus safensis。菌株ZG6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78.82%、64.71%和61.82%。酶学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G6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茶树离体枝条叶片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G6的发酵液、无菌发酵滤液与菌液均对茶树轮斑病有预防和控制效果,在茶树离体枝条的叶片上的防效可达69.9%以上。由此可见,沙福芽胞杆菌ZG6具有作为防治茶树轮斑病生防菌剂研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茶树蛇眼蚧[(Pseudaonidiaduplex(Cockerell)]又名樟盾蚧、樟圆蚧、樟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害虫。该虫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山茶、柑橘、苹果、桃、梨、柿、樟树、茉莉等多种植物。该虫已传入马边多年,1998年始见成团为害,1999年在马边烟峰茶场暴发成灾,造成茶树叶片大量脱落、茶芽不发、枝干枯死,10hm2多茶园毁坏过半,减产减收六成以上,已上升成为茶树害虫的主要虫种。为探索蛇眼蚧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参加了县植保植检站在烟峰茶场的定点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发生规律茶树…  相似文献   

18.
在茶角胸叶甲暴发流行于茶树资源圃的次月,通过测定当年生茶枝第3叶虫孔数目与为害面积,鉴定评价了57份茶树种质材料对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抗虫性和抗性等级。研究表明,所鉴定材料中未发现完全免疫的茶树资源,但明确61-丰-01、宋坳73-01、中叶黄、白毫早、槠叶齐抗虫性强,同时发现福大60、雨大3号、苦茶47与苦茶3号均为中高感茶树品种(系)。57份茶树种质资源之间抗茶角胸叶甲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小叶种和苦茶资源抗虫性较差,在抗虫性品种选育时可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自1959年引种茶树以来,茶树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茶褐蓑蛾MahasenaColonaSonan在临沂、日照、青岛及江苏连云港茶区的茶园中,呈点片发生,危害严重时叶片被食光,致使茶树遭受严重冻害,春天被迫台刈。从1991年开始,我们对其雌蛹重与...  相似文献   

20.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4种:一是减少病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改变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有利于天敌;三是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四是直接杀死病虫。只有根据茶园自然条件、茶树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