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褐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对贻贝肉被膜保鲜的镀膜与定型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说明贻贝肉在镀膜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情况,定型液浓度与定型时间和被膜液浓度与被膜厚度的关系以及定型液浓度与定型情况。  相似文献   

2.
氯化钙体系制备的褐藻酸钙凝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氯化钙体系制作的褐藻酸钠凝胶,其性能受氯化钙浓度、温度及褐藻酸钠的甘露糖醛酸(M)及古罗糖醛酸(G)的比值(即M/G)影响较大。当氯化钙溶液的温度为50℃、浓度为2.0%时,凝胶的性能最佳;高G的褐藻酸钙凝胶的拉伸强度优于高M的,但是吸水性能却不如高M的褐藻酸钙凝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褐藻酸钠成凝胶前后结构变化,主要是-OH峰位置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以及C-H伸缩振动变弱,这是褐藻酸钠与Ca2+之间发生交链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徐琴 《齐鲁渔业》2011,(12):45-45
1配料 用40℃温水配制褐藻酸钠溶液。褐藻酸钠与水的比例为2~2.5:100,豆粉、虾粉、味素等辅料总量约占1%,将辅料加人褐藻酸钠溶液中,用溶胶器搅匀后,加入0.15%的柠檬酸,以促其成型快,易脱膜,并有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备3种基本组成相同、添加不同类型鱼油的微粒饲料。将3种微粒饲料分别投喂真鲷(Pagrus major)仔鱼,探讨了微粒饲料中鱼油n—3HUFA的不同分子结构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饲料2中n-3HUFA的含量高于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饲料3中n—3HUFA的含量同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相等,但是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要优于分别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而且,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高于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这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天然鱼油的消化、吸收要优于对乙酯化鱼油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5.
褐藻酸钠可食性膜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原材料,通过混合水平正交试验,使用溶胶、混胶、脱气、倒胶、钙化、干燥工艺制备可食性膜,研究了不同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比、溶胶温度、氯化钙质量浓度、钙化时间、褐藻酸钠质量浓度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工艺参数为:10mg/mL褐藻酸钠和50mg/mL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质量配比1∶1混胶,10mg/mL的氯化钙钙化10min;所得膜的厚度为0.14mm,抗拉强度为2.97 MPa,透光率为64.09%,干燥质量损失率为9.97%,人工胃液崩解时间超过24h,人工肠液崩解为2.07h。本工艺较为简单,成膜性较好,为进一步制备植源性空心硬胶囊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水产加工     
950318 鱼油的生产方法=Method of pro-ducing fish oil[刊,英]/Dubrovin S Y,Mukatovs M D//FSTA..—1994,26(1).—1R69文内介绍了鱼油的生产是将原料搅碎所含的鱼油热处理,并将热处理的鱼油用一种化学试剂处理,下一工序进行鱼油分离。该种鱼油的含油率和效能的增高,必须是使用一种含水尿素溶液作为一种化学试剂,并加以混合。处理结果表明,鱼油经分离呈两种状  相似文献   

7.
林黑着  黄剑南 《水产科技》1998,(4):34-35,40
用各种含有不同水平的(n-3)HUFA的饵料进行强化,可使作为海水鱼幼体食物的轮虫营养得到改善。这些饵料包括小藻类,类脂乳化液、鱼油、含有类脂的微粒和微囊强化的轮虫中(n-3)HUFA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饵料中这些指肪酸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幼鱼饵料的研究中,成功地利用了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幼鱼所须的营养成份,并使其微粒化,之后微颗粒在氯化钙水溶液的作用下变硬的方法,生产出一种适于幼鱼的新型颗粒饵料。这种饵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已研制成功一种以氯化钙溶液为媒介冷冻鲣鱼中段肉的新方法,冷冻时间只要1个小时,而常规鼓风冷冻法冷冻鲣鱼中段肉则需4个半小时。这种新冷冻法采用的氯化钙最适比重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裙带菜褐藻酸钠对饮食性高血脂的影响,从裙带菜中提取褐藻酸钠,经DEAE-Sepharose FF、Sepharose 4B纯化;以高脂乳剂对小鼠灌胃,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再给小鼠灌胃褐藻酸钠溶液,研究裙带菜褐藻酸钠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C/TC)水平显著降低,成功建立起高血脂模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血清的TC、TG、LDL-C和LDL-C/H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和HDL-C/TC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裙带菜褐藻酸钠具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鱼油微囊化工艺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油微囊工艺及特性,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鱼油微囊化研究。混合表面活性剂最适HLB值为7.5。乳液粘度影响乳液稳定性及喷雾干燥效果。固形物含量与乳液粘度有关。筛选出最适壁材是阿拉伯胶、鼓甲基纤维素、蛋白粉。微囊鱼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微囊工艺改善了鱼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金枪鱼蒸煮液鱼油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对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金枪鱼蒸煮液鱼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温度、时间和功率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4℃,提取时长60 min,超声功率154 W.该工艺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91.32%...  相似文献   

13.
以褐藻酸钠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褐藻酸钠裂解物,分析了裂解物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虾仁质量的效果,并研究了对虾仁冷冻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藻酸钠裂解物中的分子量大于6 kDa的裂解物HDX-A能有效改善冷冻后水分流失,虾仁经1%的浸泡液处理1h后进行冻藏不同时间后再解冻,HDX-A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流失,从而保持虾仁水分且随时间的延长其保持能力并不减弱,而且随浸泡溶液浓度的增加效果增强.HDX-A主要是通过增加自由水含量而避免了冷冻后虾仁水分和营养流失.HDX-A还可有效地降低冷冻虾仁的蒸煮损失,1.5%处理的样品蒸煮损失最低,整体上蒸煮损失低于20%,120d时仅为15.6%左右,显著低于对照(P<0.05).HDX-A可通过降低冷冻虾仁水分流失改善了粘弹性和破断力等流变学特性,提高了产品品质,可作为无磷品质改良剂替代复合磷酸盐.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气流干燥是一种连续的、固体微粒与气体混合流态化的干燥形式。混合流体在干燥管内流动,固体微粒呈分散状处于干燥介质——热空气流中。固体微粒外表面与热空气充分、良好地接触、热效率高。当通过改变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喷雾、粘合破碎、相分离—复凝聚和蛋白交联4种方法,制备出4种类型的沉性微粒饲料(粒径50~500μm),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从结果看,蛋白交联法制备的微粒饲料性能最好,为白色圆球形微粒,在水中不膨胀,沉降速度为7.0mm/s,分散性和抗水性能都很好,成膜率为99%,24h溶出率为0.406%,致腐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10kg左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各处理组基础日粮配方相同。Ⅰ组(对照组)不加饲用鱼油,Ⅱ2%的菜籽油+1%的鱼油,Ⅲ1%的菜籽油+2%的鱼油,Ⅳ0.3%饲用鱼油。试验期30d,实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和3%的饲用鱼油能有效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也称甲壳素,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以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个有规则地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以虾、蟹壳为原料生产的。其在化妆品、工业、医学、保健食品上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主要利用其有较强的絮集、聚集作用,来减少褐藻酸钢生产过程中漂浮渣子的体积,从而增加褐藻酸钠清胶液的体积,达到提高收串的目的。 一、褐藻酸钠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褐藻酸钠(简称胶)是由海带提取的一种亲水性胶体,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作为添加剂,在医药工业用于生产PSS(藻酸双酯钠)、牙模材料,也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实验室内精制鳀鱼油的试验,认为鳀鱼油脱酸时宜用中等浓度的碱液,加碱量为油重2%,温度控制在55℃,脱色采用3%活性炭和3%高岭土的混合脱色法,在脱色同时减低器内压力并通入氮气达到脱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内脏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Protemax)水解法提取鱼油,研究酶解条件和提取方法对鱼油提取率、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获取高品质的鱼油制品.结果表明:提取方法和条件对鱼油的提取率、酸价及过氧化值(POV)均有明显影响;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法提取鱼油时,其适宜的条件为酶解起始pH 7.5,酶解温度50 ℃,酶用量2 000 U/g粗蛋白,酶解时间3 h,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5.67%,鱼油品质较好.复合蛋白酶水解法和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法的提取率高于稀碱水解法,且复合蛋白酶水解法得到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王石瑛 《畜禽业》2009,(7):14-15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40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40日龄左右的DLY三元杂交猪20头,分为4个组,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各处理组基础日粮配方相同。Ⅰ组(对照组)不加饲用鱼油,Ⅱ2%的菜子油+1%的鱼油,Ⅲ1%的菜子油+2%的鱼油,,Ⅳ3%饲用鱼油。试验期30d,实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饲用鱼油对促进日采食量及提高日增重效果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