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要大力建设无公害、绿色安全农产品。面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施农副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放心工程”,一场以无公害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和现代化流通为特点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变革,正在全国积极有序地进行中。目前,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许多地方纷纷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化验室,并从生产资料投入到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实行全程监控和追溯制度。据农业部监测,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4个试点城市和100个基地县,蔬菜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象山白鹅产业.浙江象山县东陈乡借力象山白鹅节的文化效应.通过举办“浙江电视台流动大舞台走进浙东大白鹅之乡一象山县东陈乡大型文艺演出”、“浙江农业吉尼斯鹅王擂台赛和拍卖赛”、“浙江电视台翠花牵线栏目一推介白鹅苗种及鹅产品”、鹅产品展示展销等多项活动.逐步扩大象山白鹅的品牌效应,期间共有上万人次游客参与象山白鹅节活动。  相似文献   

3.
《饲料广角》2002,(18):5-5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产品施用什么农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农业部门经过慎重考察,正式推荐出无公害农产品施用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重点是农药使用。一是品种控制,二是安全间隔期的控制。其次,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中检测的重点是农药残留(种植业产品)。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论述了绿色农产品对农药的使用要求,介绍了生产A级绿色农产品对农药使用的要求,提出了发展杜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生态农业,以及减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15,(2):6
<正>"现在是大棚黄瓜病虫害的高发期,在种植过程中要严禁使用高残留农药,要合理使用烟雾熏蒸、悬挂粘虫板等方式防治病虫害。"山东沂南县依汶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员米如钦正在辖区内巡视蔬菜大棚,讲解大棚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近年来,沂南县按照山东临沂市加快"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的要求,以"推动基地升级、培育经营主体、强化质量安全、放大品牌效应"为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批品牌基地,构建起了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4,(23):45-45
无公害农产品 是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将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面向大众消费的初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化肥、农药,但在上市检测时不得超标。无农药残毒,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菜篮子”产品、出口农产品9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以及超市、专卖店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初步建立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健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监管体系。在病虫害防治环节,山东加大了“高毒农药替代”的试验和技术培训,积极推行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葡萄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过高,土壤板结酸化、葡萄品质连年下降等问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立足干热区,通过研究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农药减施、避雨栽培、品种选择、稀植栽培、立体复合种养等技术,集成一套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为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1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制定的背景 1997年,中央对全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势进行分析判断,认为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基本解决,农产品将向多样化、优质化、健康化趋势发展,特别是农产品的卫生质量将越来越高.但由于长期受农药、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用药施肥不规范、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生产流通贸易环节监控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令人担心,农药、亚硝酸盐、重金属及激素类残留物质超标等问题突出.国内农产品农残超标引起的重大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农产品出口因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撤消合同等事件屡屡出现.由此茶叶被列入了农业部2001年启动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中首批74个农产品之一,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8~1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和保证消费者的安全.该计划将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来实现茶叶生产和消费的无公害.无公害茶叶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相似文献   

11.
孙洪全 《山东饲料》2013,(26):287+307
发展有机农业,首先重视土壤有机质的提升,重视土壤有机质的提升,在于重视有机肥及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量就好,土壤肥力就高,就能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病虫害发生程度轻,用农药量自然就减少,从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农药残留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一个难题。由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在蔬菜与茶叶上的试验示范”项目,在江苏省推广使用,成效显著。该产品能降解土壤与作物中80%以上的农药残留,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 南京农大首创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本身无毒。无二次污染,能有效解决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业》2005,26(1):48-48
中国一大学教授发明的让微生物”吃”掉农药残留的新技术,新近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安全卫生检测。这一技术的发明可让施过农药的农产品基本做到无毒无公害。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从6月10日农业部召开的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 :农业系统将按照目标不变 ,强化重点 ,狠抓环节 ,加大力度的工作思路 ,强化5项工作措施 ,加快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步伐 ,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标不变 ,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 ,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保障消费安全 ,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的目标不动摇。强化重点 ,即进一步集中力量 ,下大力气解决好植物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动物源性产品兽药残留和药物滥用三个重大问题。狠抓环节 ,即紧紧抓住污染源控…  相似文献   

15.
王桂朝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7):9-16,19
鸡蛋达不到食用安全要求,就谈不上餐桌的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鸡蛋数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鸡蛋总量在2400万吨左右,每年人均消费230个左右。但与如此大的消费量不相称的是,我国鸡蛋的生产技术水平、蛋品质量都还不尽如人意。首批通过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批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的无公害鸡蛋产品只有7家,其鸡蛋产量仅有2600吨左右,只占我国鸡蛋生产总量的千分之一。由于目前的养鸡行业“门槛”不高,所以,市场上95%以上的鸡蛋都是由农户和小企业生产,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致使鸡蛋价格偏离于正常生产成本。而生产者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廉价的劣质饲料,为降低疫病风险,就滥用抗生素。为求高产,又大量使用合成激素。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鸡蛋品质下降,营养失衡,致病菌、抗生素、激素、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鸡蛋又有着它的特殊性,不像蔬菜、肉类可以直观地看到并通过经验判断其品质,所以,人们反而忽略了天天都在食用的鸡蛋。但它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解决人们餐桌污染问题,保障人们生活质量不受劣质农产品侵害,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农产品安全的计划,无公害鸡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01年10月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无公害食品鸡蛋、蛋鸡的饲养管理准则、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这些标准(准则)列出了生产无公害鸡蛋的各个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方法,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鸡蛋的技术体系。在生产无公害鸡蛋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准则)的要求。从饲养环境、饲养设备以及疫病的控制等符合准则生产指标。优良种鸡的选择、采用的饲料原料,经严格检验无农药、化肥残留的优质粮食,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关注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姓不需要那些带有抗生素、激素残留,不利于健康、营养失衡的劣质鸡蛋,需要的必将是有品牌、高质量的无公害的鸡蛋。  相似文献   

16.
梁平柚是重庆市梁平区特色效益农业中的支柱产业。由于生产中长期施用化肥和不规范地使用农药,既破坏柚园土壤结构,也增加柚果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当地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一控二减三基本"的柚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生产基地的研究主要依据《无公害生产基地产地环境》标准,对其产品涉及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施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作以监测,评价其是否具备生产无公害产品的标准.我国计划在2010年实现全国食用的农产品全部为无公害生产,由于哈尔滨市有着较优越的生态环境,所以计划在2007年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谭登攀,郭美容)为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风险和农药残留,保护果园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效,根据病虫害防治需要,选择物理防治方法,四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使用,使农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污染和安全问题,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现将无公害肉鸡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指农药使用后,一段时间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会附着于上,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到达人、畜体内,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要通过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农药残留的提取和浓缩,净化及定性定量等步骤来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本文主要通过对于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给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