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农2A是以隆801B/川香29B的杂交后代作父本,以金23A为母本进行测交,经过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籼型野败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66S是以培矮64S选系17S作母本、岳4B/923选后代选早熟单株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01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66S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叶形态好,生育期短,开花习性好,异交率高,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低,一般配合力好,配制杂交早稻新组合优势强,米质适合做加工原料用。目前,已有多个组合参加了各级试验。  相似文献   

3.
长粒型不育系TW23是以外引美杂不育株MA1994-1为母本、本所系选的强优势材料TW23B为父本杂交、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率为100%。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丰产性、商品性好;配组杂种优势强、配合力高。  相似文献   

4.
<正>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Ⅰ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达到了实用不育系的要求。选育过程69A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共利用了3个亲本:优IB和博B、珍汕97A。2000年利用优I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单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0年春季在南昌用采用温汤除雄法以优IB为母本  相似文献   

5.
向关伦  韦静仁  廖昌礼 《种子》2007,26(8):90-92
茂康S 10是贵州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360 S为母本,优质中籼稻金麻粘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用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叶型好,不育起点温度23.5℃,不育期长,可繁性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性好,配合力强,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审定。配组的两系杂交稻茂优201于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审定。  相似文献   

6.
香籼型不育系三香A高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香A是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亚华种业衡阳育种中心、湖南省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三系不育系.三香B是用菲改/竹莲矮的F3与菲改回交1次后的自交F7再与光壳稻/002-8B的F3杂交,第三代又与光壳稻/新香B的F3杂交育成.三香A用金23A作母本、Y0316作父本进行杂交育成,原名316A,2002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并已由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并公告,申请公告号为CNA000845E.  相似文献   

7.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 A/858 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 B/金23 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新不育系锦319 A,组合为(金23 A/858 B)×(Ⅱ-32 B/金23 B),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稻柳沙油占202作母本与优质保持系中九B杂交,于F2分离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回交,初步育成新的水稻不育系,经初步观察,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综合性状好,米质优。  相似文献   

9.
用两系不育系SE21S作母本与龙恢158、新恢2号等恢复系测交,进行两系制种技术研究.通过调查SE21S的特征特性可知,SE21S属光被型核不育系,育性稳定、制种纯度高,是较为理想的两系优质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正>1选育过程69优02是用自选三系不育系69A与自选恢复系R0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1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籼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父本R02是2003年早季利用R402为母本,R6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当年晚稻翻秋种植F1并混收。2004年经过一年两代在南昌种植,选择熟期早、农艺性状优良,外观品质好的早熟  相似文献   

11.
广适性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云谷2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云丰66 B与优良的三系保持系中9B进行杂交,使2个品种的优异基因迅速聚合,选择株型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植株再与云丰66A杂交1次,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质核互作不育新品系,该不育系株叶形态优良,分蘖强,开花习性好,花粉败育彻底,配合力高,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拉丁美洲圭亚那抗稻瘟病资源IP 346449为母本与现有的自育保持系进行杂交,然后再与中9 B进行复交,经过多代选择获得稳定株系品资3 B,再与成丰B杂交,在F 2代株系中选择优良的单株与成丰A进行测交和回交,同时结合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育成抗稻瘟病不育系品资5 A。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配合力较强,抗性较好,所配组合生育期与F优498相当。于2019年3月通过贵州省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刘应胜 《中国种业》2020,(11):96-98
2009年利用从东南亚引进的优质品种CRCB作母本,与自选中间保持系材料293B作父本,F2代在群体中选择株型理想、长粒型单株与五丰A测配12对,经过多代回交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好、稻瘟病抗性较好、理想株型等特点,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田间育性鉴定,2019年江西省审定(赣审稻20190067)。本文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配组要点及繁殖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4.
1609A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粳型保持系Ⅶ 78B 与糯型保持系 45B 杂交,再与 45A 经多代回交选育的高单宁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单宁含量高、植株矮、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金糯 272、佳酿红 9357 等优质酿酒专用高粱品种,为更好推动 1609A 所配品种的高效推广与应用,根据 1609A 的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配套的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陈斌 《种子科技》2009,27(8):35-36
D奇宝A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的穗大、异交率高、丰产性好的三系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利用复交改良龙特甫B、珍汕97B、红突31B、D297B保持系聚合杂交形成育种用的基础群体,然后用来源于西非栽培稻Dis-siD52/37可恢性好的D汕A作母本进行转育而成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7.
祥禾1A是以天丰B作母本,以优质、抗性好保持系Sm 203B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花粉以典败、圆败为主,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可恢性好、配合力高、分蘖力强,谷粒长、千粒重28 g。所配组合具有稻米品质优、适应广等特性。以祥禾1A配制组合禾优1693(祥禾1A/祥恢1693)于201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两优76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两系光温敏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自育材料R7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品种。父本R76由R287与金23B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2004年开始选育,2007开始配组,2011年、2012年连续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区试,于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03。  相似文献   

19.
黄瑞志 《种子》2012,31(12):103+108
F优993系用四川省江油市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江育F 32 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成恢993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不育系江育F 32 A为早籼不育系,是用优1 B/菲改B与L301 B杂交,再以优1 A作母本转育而成。恢复系成恢993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成恢  相似文献   

20.
蓉3A系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金23B为母本,自育保持系蓉18B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后代经过选择优良单株与蓉18A测交、多次回交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具有穗大、配合力好、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利用该不育系配组已育成的蓉3优918、蓉3优533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品种审定,蓉3优304、蓉3优907等2个杂交稻组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概述了蓉3A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蓉3A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