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尿素中毒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素常被用于反刍兽的蛋白质和能量补充饲料,尿素0.5 kg相当于粗蛋白质1.3~1.4 kg,如果对尿素的喂养方法不当或偷吃过量极易造成尿素中毒,目前在奶牛日粮中,很少有奶农单独添加尿素,临床上该病已不多见.我们曾救治过一头奶牛因偷吃尿素过量而导致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是草食复胃动物,粗纤维是其主要日粮,各种杂草、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副产品均可作为奶牛饲草饲料。因饲料处理或饲喂不当导致奶牛发病,如黄曲霉毒素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尿素中毒等,可造成奶牛生产力下降,影响奶牛健康。  相似文献   

3.
尿素含氮量达46%,是所有固体化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分解所产生的氨转化成氨基酸而合成体蛋白,所以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来源,但如果饲喂过量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6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4.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5.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1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尿素是农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速效肥料,又可以作为牛等反刍动物的蛋白质替代饲料。如何能够有效利用尿素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对缓解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用法或用量不当,则可导致牛尿素中毒,临床上以过度兴奋、呼吸困难和消化功能障碍为特征。本文结合一例奶牛尿素中毒病例分析尿素在奶牛生产中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尿素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尿素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或平衡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机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是尿素作为一种毒性较高的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添加不合理,将会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基于此,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尿素中毒的诊断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亚硝酸盐中毒、马铃薯中毒、棉叶及棉籽饼中毒、尿素中毒、食盐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奶牛常见中毒病的诊断要点以及中西医治疗处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鲜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蛋白质饲料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奶牛业发展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各种增乳剂、添加剂等存在着效果不明显、有药物残留、奶品质差等缺点 ,而饲喂尿素又存在着奶牛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太高 ,分解尿素的速度比微生物利用的速度快4倍 ,使尿素的利用率很低 ,而且还容易造成氨中毒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制的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 ,可在瘤胃内控制脲酶的活性。减慢瘤胃内尿素的分解速度 ,不仅提高了奶牛对氮的利用率 ,避免氨中毒 ,又解决了奶牛蛋白饲料不足的问题。本实验的…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可节约蛋白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尿素缓释技术可通过降低氨的释放速率而提高氮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尿素常用的缓释技术、应用效果,旨在为缓释尿素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尿素是白色稍有异味的粒状物质,由于管理不善,容易被奶牛误食而发生中毒。误食有3种情况:①农户把购来的尿素堆放在牛棚内,因牛没有栓牢固而误食尿素;②施肥季节,农民将牛和尿素都放在地头,有的牛误食到尿素而中毒;③为了给牛增加蛋白质,在饲料中添加尿素过多而中毒。我们曾诊治过2例误食尿素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尿素常被用于反刍兽的蛋白质和能量补充饲料。一般主要用于青贮及氨化饲料中,目前在奶牛日粮中,很少有奶农单独添加尿素,如果对尿素的饲喂方法不当或偷吃过量,极易造成尿素中毒,临床上该病已不多见。笔者曾救治过1  相似文献   

13.
钱存忠 《畜牧与兽医》2005,37(11):18-20
2004年南京某奶牛公寓由于饲养户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尿素方法不当,引起群发性尿素中毒。该牛群共有奶牛87头,发病64头,药物治疗56头,治愈54头,死亡10头,均为成母牛。作者调查了发病牛群的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情况,对中毒奶牛的血液进行生化分析,并与正常奶牛比较,结果血清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E)、尿素氮(UN)、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L)等差异极显著(P<0·01),尿素(UREA)、血清K等差异显著(P<0·05),这些指标活性升高说明病牛心肌、胃肠平滑肌、肝肾等存在与病死牛的病理变化相一致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15.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16.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17.
由于畜牧业不断发展,蛋白质饲料日渐缺乏,尿素作为非蛋白氮饲料饲喂反刍家畜,日益被人重视。美国目前饲喂尿素量占蛋白质饲料的3.7%,每年仍以3万吨的幅度不断增加。尿素水解释放氨的速度较快,易引起奶牛血氨升高中毒致死。为了解决尿素饲喂安全问题,我们试制成“胶化玉米—尿素颗粒料”,对泌乳奶牛进行饲喂试验。在中、低产奶牛日粮营养基础上,补饲该颗粒料取代等氮量的豆饼,以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脲酶抑制剂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素作为非蛋白氮饲料直接饲喂动物,在瘤胃中分解速度快于微生物利用速度,这不仅降低尿素利用效率,而且容易造成氨中毒。脲酶抑制剂可以降低尿素的分解速度,提高尿素利用效率。本文就脲酶抑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实践中奶牛和反刍动物的饲料添加尿素,作为可利用的蛋白氮使用。由于使用不当或计量不准确,常常使家畜中毒。1临床症状尿素中毒多为急性,常在吃食过量尿素30~60m in后发病。初表现不安、发抖、呻吟、过度流涎、心悸亢进、脉搏增至100次以上,不久则步态不稳、卧地、精神沉  相似文献   

20.
应将尿素饲喂给健康的成年牛或育成牛。这是因为犊牛胃肠道内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尚未完全建立,微生物活动还不正常,不能利用尿素。如果给犊牛饲喂尿素,会使其发生胃肠不适甚至中毒。除犊牛外,种公牛、怀孕后期母牛和用氨化秸秆饲料强化育肥的牛,也不能饲喂尿素。另外,产奶量较高(日产奶24千克以上)的奶牛也不宜饲喂尿素。这是因为奶牛在产奶量较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