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进行了吡虫啉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枸杞蚜虫的综合作用研究,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枸杞蚜虫药后1 d的各致死浓度:LC50~LC99为3.0255~17.5711μg/mL,药后5 d的LC50~LC99为0.6551~3.8036μg/mL;对小十三星瓢虫幼虫药后1 d的各致死浓度:LC50~LC99为1.8655~21.9584μg/mL,药后4 d的LC50~LC99为0.4811~5.6624μg/mL;致死浓度和致死时间,两者互为函数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吡虫啉直接处理后不同时间的小十三星瓢虫幼虫对蚜虫的取食量,高剂量处理的捕食量小于低剂量处理的捕食量,且日捕食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雾法和药膜法测定了几种烟草推荐使用化学农药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及其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成虫的毒性,并就各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啶虫脒,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5%吡虫啉和1.7%阿维·吡虫啉对烟蚜的LC50分别是7.89,12.91,178.91,33.34,2.60 mg/L,毒力大小依次为1.7%阿维·吡虫啉3%啶虫脒200 g/L吡虫啉5%吡虫啉70%吡虫啉。另外,3%啶虫脒对异色瓢虫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8.61 mg/L,其次是1.7%阿维·吡虫啉、5%吡虫啉和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对异色瓢虫的毒力最低,LC50为393.28 mg/L。结合益害比和安全系数,5%吡虫啉和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对烟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性较高,适宜在田间与异色瓢虫组合应用防控烟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南瓜实蝇各虫态的室内毒力,为利用蜡蚧轮枝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瓜实蝇的幼虫、成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孢子/mL 5个浓度的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在室内对南瓜实蝇幼虫、成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在3.0×108个孢子/mL浓度下南瓜实蝇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最高,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1 1±1.32)%、LT50为4.513±0.359 d、第9d的LC50为(2.907±0.495)×104个孢子、mL;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78±1.11)%、LT50为3.585±0.385 d、第9d的LC50为(2.366±0.579)×104个孢子/mL;蛹的校正死亡率为(81.11±2.94)%、LT50为4.152±0.289 d,第9d的LC50为(2.495±0.375)× 104个孢子/mL.[结论]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在室内对南瓜实蝇各虫态均有一定毒力,对各虫态毒力大小表现为成虫>蛹>幼虫;高浓度的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优于低浓度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Linnzeus)]成虫对枸杞蚜虫(Aphissp.)的捕食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雌虫为Na=0.688 4N/(1 0.002 6 4N),雄虫为Na=0.568 2N/(1 0.003 22N);瓢虫成虫对枸杞蚜虫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作用愈明显。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通过HollingⅢ新模型得出功能反应的模型:雌虫Na=102.822.exp(-53.823/Nt),雄虫Na=80.802.exp(-53.015/Nt),1头十三星瓢虫捕食枸杞蚜虫的最大捕食量雌虫为103头,雄虫81头。最佳寻找密度雌虫为53.823头,雄虫53.015头。在利用十三星瓢虫成虫防治枸杞蚜虫时,可将益害比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都有较高的毒力,以啶虫脒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7.026μg/g,其余3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LC50分别为9.484、15.247和43.734μg/g,对大豆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雾法测定不同类型药剂对小黑瓢虫的触杀作用,同时测定敌杀死对小黑瓢虫的胃毒作用。结果表明,4种类型的杀虫剂对小黑瓢虫成虫及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相同,即敌杀死阿维菌素吡虫啉杀虫双。阿维菌素、吡虫啉、杀虫双对小黑瓢虫成虫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敌杀死的0.077 3、0.009 4、0.000 1;对小黑瓢虫4龄幼虫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敌杀死的0.069 2、0.020、0.000 2;对小黑瓢虫2龄幼虫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敌杀死的0.049 5、0.037 0、0.000 2。4种杀虫剂对小黑瓢虫不同虫态的LC50比较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小黑瓢虫成虫的毒力小于对幼虫的毒力,对4龄幼虫的毒力小于对2龄幼虫的毒力。杀虫剂除对小黑瓢虫有触杀作用外,还会由于取食浸过药剂的猎物而产生胃毒作用,导致很高的死亡率。研究结果对田间合理使用杀虫剂,协调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控制粉虱类害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幼虫、成虫的毒力及成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龟纹瓢虫3龄幼虫、成虫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时研究了2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4种保护酶(SOD、POD、CAT、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0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幼虫的毒性(LC_(50))差异很大,毒力顺序与成虫一致,其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吡虫啉>烯啶虫胺>毒死蜱>哒螨灵>氟啶虫胺腈>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螺螨酯>吡蚜酮。低浓度(LC_(10)、LC_(20))吡虫啉药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一直表现抑制作用,高浓度(LC_(30))吡蚜酮药剂对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一直表现激活作用。试验总体表明高浓度杀虫剂对龟纹瓢虫成虫体内酶活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寄主植物对茄廿八星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茄廿八星瓢虫在蕃茄,茄子,龙葵、南瓜等4种植物上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3种茄科植物上各虫态发育历期无显差异;而在南瓜上存在显差异,各虫态历期明显延长,在3种茄科植物上,茄廿八星瓢虫取食量,成虫产卵量,幼虫及蛹的存活率均无显差异,而在南瓜上存在显差异。在南瓜上饲养,茄廿八星瓢虫幼虫及蛹存活率低,成虫丧失产卵能力。  相似文献   

9.
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对桔小实蝇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al)成虫、幼虫和蛹不同虫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yia bassiana)MZ050724菌株3.6×105~3.6×108个/mL 4个分生孢子浓度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分生孢子3.6×108个/mL浓度下成虫死亡率最高达91.56%,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3.59%,蛹死亡率最高达78.36%;第8天的成虫LC50为2.65×105个/mL,幼虫的LC50为2.12×105个/mL,蛹的LC50为3.05×105个/mL.在3.6×105~3.6×108个/mL 4浓度处理下成虫的LT50依次为7.11 d、5.14 d、4.58 d和4.27 d,幼虫的LT50依次为7.41 d、6.46 d、5.90 d和5.13 d.蛹的LT50依次为14.01 d、7.56 d、6.62 d和6.11 d.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的成虫、幼虫和蛹有较强的毒力,具有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别提供烟粉虱卵、若虫(含拟蛹)、成虫3种虫态供小黑瓢虫捕食,饲喂结果表明:小黑瓢虫最喜食烟粉虱卵,其次为烟粉虱若虫(含拟蛹),最不喜食烟粉虱成虫。捕食不同虫态猎物对小黑瓢虫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烟粉虱卵饲喂的小黑瓢虫发育速度快(幼虫至成虫羽化为19.18d)、存活率高(幼虫至成虫羽化为78.57%)、成虫的繁殖力强(平均每雌产卵131.25粒)、种群内禀增长率大(rm=0.0724),明显优于其他2种虫态,最有利于人工繁殖小黑瓢虫。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菌株分生孢子浓度为3.6×105个/mL时,可造成桔小实蝇各虫态大量死亡,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成虫死亡率达95.45%,致死中时间(LT50)为3.562d,第8天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14×105个/mL;在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达95.94%,LT50为4.926d,第8天的LC50为3.03×105个/mL;3.6×108个/mL孢子浓度下蛹死亡率达78.15%,LT50为5.358d,第8天的LC50为3.31×105个/mL。  相似文献   

12.
忻州地区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山西省忻州地区的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地成虫和幼虫种群都对氯氟氰菊酯敏感性高,对马拉硫磷的敏感性却较低。成虫和幼虫对各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成虫对氯氟氰菊酯的LC50值仅为0.706 3μg/mL,而对马拉硫磷的LC50值高达120.778 4μg/mL;幼虫对氯氟氰菊酯LD50值仅为0.25×10-3μg/头,而对马拉硫磷LD50值为100.82×10-3μg/头。  相似文献   

13.
比较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以期为广州地区烟粉虱药剂汰选及混配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较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04、0.13 μg/mL;吡虫啉与氟虫腈次之,LC50值为1.15、8.31 μg/mL;而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速效性较好.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吡虫啉和氟虫腈可作为广州地区烟粉虱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在枸杞园人工释放多异瓢虫防治枸杞蚜虫,最适合的虫态为蛹;初步确立了天敌控制枸杞蚜虫的最佳密度组合,建立了蛹和卵的释放密度关系式为:y=23.626ln(x)+56.428和y=12.127ln(x)+11.558;枸杞蚜虫发生期内释放多异瓢虫,6天内防效均达到50%以上;12天后的平均防效在枸杞蚜虫发生初期为96.27%,发生盛期为89.47%,发生高峰期为79.9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苦参碱、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灭多威和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最高,LC50为0.802 mg.L-1,其毒力是吡虫啉的323.8倍;阿维菌素、苦参碱和吡虫啉对1龄和3龄若虫的毒力均较高,但对1龄若虫的毒力高于3龄若虫;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成虫的毒力较高,分别是吡虫啉的111.6和77.4倍;而灭多威和氯氰菊酯对烟粉虱各虫态均表现出较低的毒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吡蚜酮及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吡蚜酮和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均产生不利影响,且吡虫啉的影响程度较吡蚜酮更大.饲喂吡虫啉LC25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日捕食量较对照总体降低,其中2~4龄幼虫日捕食量下降最为显著,十一星瓢虫...  相似文献   

17.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不同类型药剂对烟粉虱卵与捕食性天敌小黑瓢虫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几种杀虫剂对烟粉虱卵的毒力高低顺序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吡虫啉杀虫双。溴氰菊酯、吡虫啉、杀虫双对烟粉虱卵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阿维菌素的0.787 618、0.325 681、0.073 839倍。对小黑瓢虫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杀虫双对小黑瓢虫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毒力,选择性指数分别为:成虫0.41、4龄幼虫6.57×10-2、2龄幼虫1.36×10-2。溴氰菊酯的选择性最低,选择性指数分别为:成虫5.89×10-4、4龄幼虫1.42×10-4、2龄幼虫3.56×10-5。研究结果对于田间合理使用杀虫剂,协调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控制粉虱类害虫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不同的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下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对赤拟谷盗T.castaneum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在48 h以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好。在20,25,30℃条件下,熏蒸处理赤拟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24.239,27.516和29.953μL/L;处理48h时则分别为22.182,25.736,27.295μL/L。未成熟期各虫态对甲酸乙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的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下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对赤拟谷盗T.castaneum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熏蒸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各虫态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在48 h以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好.在20,25,30℃条件下,熏蒸处理赤拟谷盗成虫24h,其LC50分别为24.239,27.516和29.953μL/L;处理48h时则分别为22.182,25.736,27.295μL/L.未成熟期各虫态对甲酸乙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