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2019年12月13日,广西在南宁市高峰林场举行2019年全区森林防灭火技能竞赛演练。此次演练活动分为森林专业消防队体能技能竞赛、以水灭火装备使用展示、森林火灾扑救演练、直升机灭火演示四项内容。南宁市七区五县林业局、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宁青秀山管委会、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等16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320人参加演练:在专业森林消防队体能竞赛中,高峰林场森林消防队获拔河比赛冠军,七坡林场森林消防队获接力赛冠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吉林省舒兰市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现状及所采用的一些做法.其做法包括:强化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森林消防装备配备,优化管理森林消防队伍.  相似文献   

3.
李政 《绿色科技》2021,(5):131-133
介绍了佛山市云勇林场森林消防以水灭火装备的种类、型号和技术性能等。并根据佛山市云勇林场森林消防以水灭火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了以水灭火战术、技术要点和队伍建设情况,总结了佛山市云勇林场以水灭火技术的主要经验和注意事项,以助于推动以水灭火技术的推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李溯 《森林防火》2014,(1):36-39
以水灭火技术现已成为广东省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手段,以往的森林火灾扑救手段落后、能力不强,易造成小火扑成大火。本文从以水灭火技术在广东省应用的有利条件及发展需求出发,将现有以水灭火技术和装备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我省开展以水灭火技术的主要经验和初步成效,有利于以水灭火扑救手段的技术创新和推广使用,为下一步森林火灾扑救安全化、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东省林区水源丰富、在森林火灾扑救时有利于开展以水灭火的特点,研制了XH403远程森林消防输水系统。通过对输水系统组成部件的选型,完成了水泵、发电机组、水带和水枪等设备的改进,改进后的单泵输水高度达250m以上,输水距离达1000m以上,流量达2.8m^3/h,达到了远距离高扬程输水的目的。文章对该输水系统的研制、主要技术性能、结构和使用效果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吴中区高度重视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有8支森林消防队伍168名,全市队伍数量和人数均位列全市第一。吴中区通过明确建队规模、严格人员招录、组建综合队伍,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通过强化体能训练、技能提升、实战演练,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通过规范队伍管理、强化内务管理、丰富文化生活,打造一流森林消防队伍;通过高质量建设营房设施、高标准建设训练基地、高水平充实器材装备,夯实森林消防队伍基础。吴中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为全国地方森林消防队伍提供了有益借鉴。针对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和有力提升专业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广东省森林消防队伍的建队历史和现状以及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广东省的领导重视、经费实、组织落实、管理到位,加强扑火装备建设等组建民兵森林消防队伍的主要做法;认为经费没有保障,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化程度不高,扑救森林火灾综合能力不强,扑火装备落后,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强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经费、专业化等方面的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简述了广东省森林消防队伍的建队历史和现状以及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广东省的领导重视、经费落实、组织落实、管理到位,加强扑火装备建设等组建民兵森林消防队伍的主要做法;认为经费没有保障,队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化程度不高,扑救森林火灾综合能力不强,扑火装备落后,队伍快速反应能力不强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经费、专业化等方面的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柱塞水泵能产生高压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车辆和车载柱塞水泵、水带、水枪等部件的选择,完成了AY-101GX390-90高压远程输水系统的研制和改造。在广东省深圳市梧桐山森林公园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输水系统单泵输水扬程达502m以上,输水距离达3800m以上,流量达1.55m^3/h以上,达到了远距离高扬程输水的目的。文章对该输水系统的研制、主要技术性能、结构和使用效果等进行了说明,与常用的森林消防水泵比较,柱塞泵改造成的森林消防水泵输水扬程高、距离远、水量大,在森林消防输水灭火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森林防火》2012,(1):58-59
2011年12月8日,广东省森林消防“以水灭火”实战演习在增城市成功举办。此次演习是广东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地面联合森林防火实战演习,演习规模之大、动用先进森林消防设备之多、启用森林消防技术之先进为近年来少见,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蔡延松(林业部森林防火巡视员)一、建设森林消防队伍是一项重要工作。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灭火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标准。各地对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要有高度...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火灾扑救消防车装备的种类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消防车作为大型森林消防设备,包括森林消防推土机、森林消防越野车和森林消防指挥车,是扑救中高强度火和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的主力。森林消防推土机能开辟通道和防火隔离带,扑救地下火;森林消防越野车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能承载数吨水或灭火剂扑救中高强度的火灾;森林消防指挥车能实现多种通信方式互联,完成高清图像和视频的实时传输,辅助指挥人员进行扑火指挥调度和决策,提高扑火效率,保障扑火人员安全。森林消防车在火灾扑救中发挥了优越的响应性能、灭火性能、运载性能、越野性能和行车清障性能以及通信性能。高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多功能、全地形森林消防车的研制将进一步提高森林消防车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对引发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发生在广东省的雨雪冰冻灾害使灾区的森林火灾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并造成伤亡严重、火灾扑救极为困难等影响.灾害使森林火环境恶化、灾害木不能及时清理、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设施受损严重等是造成森林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加大害灾木清理力度、恢复并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建立林火预警机制、修复防火设施、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灾区防御森林火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森林火灾扑救中以水灭火技术与设备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灭火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高效快捷和防止火后复燃等优点.在有河流、湖泊、池塘等水源的林区,水灭火是灭火技术的首选.介绍了以水灭火的原理、消防装备、国内以水灭火技术现状,论述了国内外以水灭火消防装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扑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林火扑救指挥技术、直接灭火技术(包括手持扑火机具灭火技术、以水灭火技术、化学灭火技术、航空灭火技术和爆破灭火技术)及林火阻隔间接灭火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林火扑救技术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提高广东林火扑救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火预警是保障超高压输电网安全的重要工作,是森林防火部门和电网公司深度关注的领域。 研究以 2007—2017 年广东省超高压输电网线路途经地区的气象数据和林火监测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加权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广东省超高压输电线路区域森林火险预警模型,并用 2017 年实际林火发生 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 92.6%,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反映了广东省区 域森林火险等级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灌木林是森林与灌丛之间的中间类型,灌木林火后再生恢复能力强、繁殖快,且具有一定的抗火灾能力,灌木林火灾具有火势较均匀、发展较稳定、热释放较平稳等特性。综述了灌木林火灾研究方法,包括遥感监测法、损失评估法和实验室分析测定法;灌木林主要着火特性与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火强度、灰分含量相关。运用新仪器新装备新方法研究灌木林火灾特性,将为灌木林防火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扑救中扑火队员的安全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扑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中, 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多种多样。扑火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艰苦的工作, 大部分时间在野外, 地形陡峭崎岖, 远离交通, 危险性大, 事故发生率高。森林扑火人员经常处于恶劣的环境, 即使有各种防护装备和器材, 仍有可能在森林火灾中烧伤、摔伤、烟气中毒或受到其他伤害, 所以对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对必要的安全措施给予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火扑救研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火行为研究一直是林火研究领域的重点。文中针对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3种类型,从火行为和扑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通过研究林火发生与蔓延机理,建立基于燃烧物理机制的火增长模型,是发展林火扑救技术的科学基础。林火行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自然条件下的地下火蔓延机制,发展地下火探测技术;完善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的物理模型,确定地表火向树冠火转换的临界条件;提升火行为预报能力和开发扑救装备,增强扑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森林防火装备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内外森林防火装备现状及其研究的新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森林防火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