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恒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29-7930
[目的]探寻蓖麻植物在杀虫农药开发中的潜力,为植物性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蓖麻根、茎和叶制备相应的水提液,采用浸叶饲喂法饲喂菜青虫,测定其各自的拒食和毒杀作用。[结果]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并且拒食率和死亡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蓖麻根和叶的提取液毒杀作用较强,而茎的毒杀作用相对较弱,当原液浓度为1000mg/L时,其相应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64%、86.05%和81.82%,但3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蓖麻水提液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可作为植物源农药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蓖麻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比较耐旱、耐瘠、耐碱,但不耐涝。蓖麻是特种油料作物,种子含油率45—55%,子仁含油率高达70%。蓖麻油是唯一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绿色石油资源,在化学工业、医药、农药上也有一定的用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内的引进栽培试验,考察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蓖麻籽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状,选择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的蓖麻品种.结果表明,中北-3号、中北-4号与CS-R24.181这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浙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推广品种.推荐中北-3号与中北-4号作为密植高产品种,CS-R24.181作为中杆蓖麻品种.建议将中北-4号与CS-R24.181分别作为浙江省矮杆蓖麻与中杆蓖麻选育时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4.
蓖麻产业发展:从种植到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蓖麻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综述了蓖麻种植的历史和高产栽培技术现状,分析了蓖麻利用特别是蓖麻基生物燃油及蓖麻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论述了蓖麻的耐盐性及蓖麻栽培对盐碱地的修复作用,并结合我国边际土地的情况,分析了我国种植蓖麻的潜力。据此提出我国蓖麻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点为:蓖麻适宜种植区调查与区划、种质资源调查与创新、低质非耕土壤蓖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蓖麻基生物燃油制备工艺研究、蓖麻综合利用研究和蓖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方高寒区蓖麻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南北方均有种植.蓖麻籽实含油率高达50%~60%,主要用于生产高级润滑油,是国防、医药、航空、机械、化工、纺织、制革、农药、肥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蓖麻油在国外极为走俏.黑龙江省大部处于高纬度地区,且无霜期短,热量不足,低温冷害是制约蓖麻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蓖麻本身生育期长,具有无限开花结果习性,果穗成熟不一致,有些高产品种在早霜前只能成熟65%~70%的果穗,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影响农民种植蓖麻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蓖麻栽培水平,增加农民收入,1999年我们开始进行大面积蓖麻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试验示范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蓖麻可增温提墒,保持和调节土壤水分,抗旱保苗,提前出苗10~15 d,提早成熟5~20 d.同时增大了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百粒重明显增加,平均产量3 000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50%~60%.  相似文献   

6.
蓖麻饼粕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蓖麻籽制油后的副 产物-蓖麻饼粕中蓖麻蛋白、一纱以及蓖麻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兴泉 《吉林农业》2010,(9):108-108
蓖麻是大戟科经济农作物,其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流失,蓖麻油及其深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航天、航空、军事、通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基于此,文中介绍了蓖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与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以其能为蓖麻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蓖麻饼粕作为蓖麻籽榨油后的副产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还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等毒性成分,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药用资源.对蓖麻饼粕成分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简述,以期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推动蓖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东北大豆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目前主要使用高毒农药防治,急需环保型无公害防治药剂。课题组选择了蓖麻和万寿菊两种在理论上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通过粗提得到稍高浓度的浸膏,并按2:1比例制成蓖麻万寿菊复配品,于2009年8月在黑龙江孙吴县进行了防治试验,表明,复配品对大豆孢囊线虫虫卵防治率可以达到60%-70%,可以作为一种有希望的品种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山旱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蓖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能源作物,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紧缺状况的不断加剧,蓖麻作为"可再生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十大油料作物之首。山旱田栽培蓖麻,栽培密度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地区一般保持在800~1200株/亩。在雨水充沛的年份,采用100~150mg/kg多效唑进行化学控制,有利于蓖麻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防除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有明显效果,但因品种不同,防虫效果有差异。中熟品种“吉黑豆2号”比早熟品种“吉黑豆l号”抗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蓖麻与抗虫性较差的品种“吉黑豆l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61.5%;蓖麻与抗虫性较强的品种“吉黑豆2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32.4%。蓖麻与2个黑豆品种间作,均以蓖麻与黑豆间作行比2:4处理防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滥用造成的危害,精准施药技术及相关植保机械发展迅速,实现了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并提高了化学农药的利用率。但在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利用活体生物的防治措施中,精准化施药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增加了生物农药向市场推广应用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了解针对生物防治的精准化施药技术研究现状,分别从植保机械精准施药技术现状、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生物防治的精准施药技术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生物防治精准化施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展望,旨在为生物防治更加精准高效地推广应用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收集与整理近几年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资料,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和防治研究动态.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该产业发展现状,从而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在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海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的最新现状,系统总结了海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展望了海洋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生物农药终端市场调查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充分了解生物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蔬菜等经济类作物集中种植区的农药经销门市,对承德等地的农药终端市场进行选点调查。结果表明,16家经销门市累计369份次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153份次,占农药总销售品种41.46%。综合计算得出,生物农药每公顷用药成本比有机化学农药增加5.08%。通过终端市场调查看出,由于生物农药品种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剂型改进,药剂稳定性增强,存在的缺陷逐渐克服,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加之推广销售等技术配套,投入防治成本增加幅度较小。种植户已认识到应用生物农药对健康、环保的重要意义,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使用量逐渐增加,显示出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农药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相应地提出了农药安全使用的正确方法及生物防治、建立市场监测制度、加大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专门喷施生物农药的器械较少的现状,设计制造了风送离心式雾化装置,并通过改变风送离心雾化转盘的结构参数(外径、齿数、斜角)以及操作参数(流量、转速、风速)进行雾滴粒径、生物农药活性以及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防治药效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转盘外径越大,雾滴粒径越小;斜角度数越大,雾化粒径越小;齿数越多,雾滴粒径越小。由此推荐了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作物,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转盘外径、转盘斜角、转盘齿数对于生物农药活性的影响都不大,满足病虫害防治要求。综合各因素,提出了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操作参数的优化设置为:流量为40 L·h-1,转速为6 000 r·min-1,风速为5 m·s-1;从药效上看,各种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组合小菜蛾的死亡率都在90%以上,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金湘 《北京农业》2011,(36):204-205
生物农药是有害生物的防治剂之一,可有效防治农林草鼠等有害生物。研究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科学制定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实现生物农药产业结构性改变,协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和建设我国农产品安全体系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现状及缺陷分析。并提出了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经紫外线照射及田间日光曝晒表明,加保护剂处理的对紫外线及日光的阻挡作用较为显著,其中保护剂维生素B2、活性炭、淀粉阻挡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了延长残效期和提高防治效果,在新型生物杀虫剂中加入一定的保护剂是必要的。同时指出,晴天使用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拟在下午4时后喷施为好。  相似文献   

20.
蔬菜农药残留的降解去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类降解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其中,物理方法主要针对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化学方法对蔬菜内部农药残留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但二次产物的毒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生物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田间作物和土壤,应用前景较好。这些不同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