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厕所革命关乎民生大计,农村厕所改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存在厕所改造政策落实不到位、盲目选择厕所类型、粪污处理不当和厕所标准规范不完善等问题,对文献和相关材料进行查阅和梳理。从厕所改造政策发展历程、厕所改造关键技术和厕所改造标准体系及重要标准规范等3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厕所改造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研究,提出要确保农村厕所改造的政策文件和资金落实到位、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厕所改造和粪污处理的技术与模式、修订完善现有标准规范和补充缺乏的标准内容并形成系统的农村户厕标准体系、基层政府和农村要推动常态化管理维护并形成一体化管理机制等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以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汤阴县推进"厕所革命"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吸收借鉴汤阴县典型经验,总结汤阴县典型经验对新时期农村改厕工作的启示,以期更好更快地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户用厕污堆肥反应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村户用厕所环境条件差、厕污处理困难等问题,该研究研制了一种具有负压抽吸进料-螺旋盘管曝气-膜辅助加热功能的110 L农村户用厕污堆肥反应器。根据工程热力学和生物学原理,设计了厕污负压抽吸进料机构、螺旋盘管曝气系统和膜辅助加热机构等关键部件,集成反应器控制单元,并开展反应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堆肥高温期(50℃)维持5d,连续发酵15d后,蛔虫卵死亡率达到100%,大肠菌值检测为46个/g(≤100个/g),种子发芽指数为88.4%,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农村户用厕污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提供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4.
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了农村"厕所革命"这一命题的有序进行。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农村生态建设的进展以及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基于此,探究了推进农村地区厕所革命有序进行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5.
三格化粪池厕所因价格低廉、运维简便,成为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厕所革命的主要技术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对其功能定位的认识误区,对化粪池后期的正确使用、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及粪肥有效回用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溯源化粪池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不同卫生模式下的功能定位,并揭示三格化粪池厕所具有卫生性和环保性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部分地区当前农村改厕存在的3个典型误区,即采用普通水冲式便器、"管道收集+(集中型)大化粪池"和"收集+异地脱水干燥制肥"应用模式的问题,指出需重视化粪池正确利用,并结合农村改厕中化粪池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村地区粪-口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一些地方农村厕所"建不好、用不好、不好用"等情况仍有发生,究其根源,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标准规范缺失是重要原因。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标准体系是科学指导农村改厕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行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该研究从基础、通用、专用标准3个层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处理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目标,研究构建了标准体系结构和框架,提出了标准体系重点内容和制修订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农村厕所革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龙南县水保局以水保重点工程为契机,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整合新农村建设力量,着力构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其主要目标是:经过治理的小流域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无明显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发生,能保障生态安全;当降雨强度达2mm/s左右时,雨水能全部就地入渗;小流域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村居环境干净卫生,100%的农户用上水冲式公厕或户厕,以村为单位建有垃圾处理场所;小流域内环境优美,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寒旱区农村卫生旱厕技术调研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增强,农村厕所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中国寒冷、干旱地区受制于地理气候条件限制,导致传统"水冲式厕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模式无法大规模使用,而传统旱厕又很难满足当前对粪污处理的卫生及无害化要求,亟需研发建设适合于寒冷、干旱地区的卫生旱厕。该研究对全国57个县(市、区)进行了走访调研,结合文献资料,结果如下:针对目前国内寒冷、干旱地区常用的卫生旱厕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好氧发酵技术和兼氧贮存技术两种,涵盖了堆肥式厕所、微生物降解式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太阳能干化式厕所5种类型厕所,对5种类型厕所进行卫生学和经济学对比评价,发现采用好氧发酵技术的微生物降解式厕所和生物堆肥式厕所对比其余3种采用兼氧贮存技术类型的厕所粪污处理效果显著,尤其是在粪污病原微生物的处理效果方面,具有灭活效果显著且处理时间短等优点。采用兼氧贮存技术的3种类型厕所在采购成本、运行成本及经济效益方面优势显著,但粪污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以上结果为后续研究基础,以期为中国农村"厕所革命"下一阶段厕所改造过程中卫生旱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8.0级地震修建临时厕所、恢复环境卫生设施是应急安置灾民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以生态厕所的建设作为灾区农村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切入点,介绍了生态厕所的概念及其工艺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生态厕所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可有效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和生活条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的概念及特点着手,探讨了"猪-厕-沼-菜"模式的生产流程及循环路径,该模式根据汉中市的资源、农业生产特点,以"三改"(改水、改厕、改气)为手段,使沼气工程和生态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包括生态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猪圈(鱼塘)、菜地(果园)5个生产环节。本文以汉中市梁山镇中心小学作为案例,剖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与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能源在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用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地下建设沼气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的农村能源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建设沼气环境工程、学校改厕治污工程,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在尤溪新农村建设中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业》2012,(5):43
一是编制完成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计划投资80亿元实施一批涉及旅游开发的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逐步形成住宿2.5万人、餐饮3万人的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打通2条旅游出境通道,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2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万户,新建巴渝新居8000户。三是稳定发展烤烟1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基于对我国农村厕所污染防治措施及改造类型的梳理,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与区域特征,探讨农村改厕的区域差异来源与提升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卫生厕所主要包括粪尿分集式和水冲式两种类型。截止到2016年,我国卫生厕所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80.40%和60.50%。从区域上来看,东部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东北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有27.86%,约为西部的1/2、东部的1/3。从厕所类型上看,粪尿分集式厕所在各区域的应用比例较小,东部、西部和中部主要选择水冲式厕所,应用比例分别为85.28%、72.47%和65.52%;东北部主要应用其他类型厕所,比例为64.75%。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农村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人文素养、政策落实等因素,是卫生厕所类型、数量、利用程度与功效的区域差异来源,未来农村改厕路径包括提高卫生厕所适用性、普及率、利用率和粪尿资源循环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户用沼气池是国家战略性惠农措施,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近年来,因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造成大量沼气池闲置弃用,极大地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如何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该研究从"沼改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和技术模式入手,通过"推广模式、推广方法、效益分析和管护机制"四个层面对四川省"沼改厕"典型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并深入讨论了"沼改厕"模式的推广应注意的问题,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互补的改厕方式,也为"沼改厕"推广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南方农业》2012,(9):52
一是"建"基础。整合资金8000余万,建成农民新村5个、巴渝新居10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208户,新建、整治公路190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40公里,实现村级公路全硬化。二是"强"产业。大力发展林果、蔬菜、畜禽、花木和乡村旅游等"4+1"主导产业,成功建立国家现代梨和优质柑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3月底,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达2988户,其中农家乐2500户,休闲农庄268户,农业观光采摘园220户,休闲旅游农业营业收入125.5亿元,休闲旅游农业年接待人次1445万人次,已发展成为有质量、有品位、有规模的朝阳产业。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意见》指出,未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缓解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山东省加大了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投资力度。为了更好地进行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绩效评价,确定影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的因素,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山东省农村地区的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4类19个主要特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化处理并确定其权重,从而建立了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淳安县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实际和沼气后续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淳安县农村能源办按照"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管合一"的农村沼气建设和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并针对后续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迅猛,不仅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且可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亦遇到一些困境,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基于此,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着重分析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对地方农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典型地区--四川省苍溪县为例,通过对标准建设模式和非标准建设模式农户的定点调查与监测,确定了"猪-沼-果"标准模式建设内容为"三建三改",即每个试验户建1口沼气池、建1个标准化果园、建1个微水池和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此标准模式在生猪饲养、果树种植、土壤肥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该区1户示范户开展标准模式建设共需投资6560元,财务净现值为2.87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28年.该标准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