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河南省正阳县袁寨镇闵庄村青年民兵杨永刚外出打工十多年,放着月薪万元的"白领"不当,毅然返乡创办"苗木银行",当起"绿领掌柜",并最终圆了他的"蓝莓致富梦"。返乡创建"苗木银行"今年35岁的杨永刚,2001年开始在外打拼,凭借"敢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他从一名装卸工成为一家果品销售公司的销售科长,月薪从3000元上升到1万元。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7月开始,随着国内生产的蓝莓大量上市,曾经的"贵族水果"如今开始卖出平民价.记者在各大超市看到,蓝莓价格已经从200元1公斤降至不足百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由于近年来本土蓝莓种植数量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国产蓝莓在经历了2014年价格跳楼式滑坡后,蓝莓再也没有了之前每公斤三四百元的高价,贵族风光随风而逝。据"一亩田"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蓝莓的市场价格从2016年年前的每公斤110元已经跌落至目前的每公斤82元。现在蓝莓每公斤种植成本大约为44元,虽然  相似文献   

4.
正昔日动则一两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也走起了平民路线。近些年,随着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蓝莓的价格越来越"接地气"。在经历了2014年价格跳楼式滑坡后,蓝莓再也没有了之前每千克三四百元的高价,贵族风光随风而逝。据一亩田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蓝莓的市场价格从年前的55元/500克已经跌落至目前的41元/500克。虽然价格降幅较大,但对于山东青岛的蓝莓种植户而言,蓝莓  相似文献   

5.
<正>从芒市城区驱车前往中山乡黄家寨村茨竹坝村民小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车窗外掠过层层叠叠的翠绿。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阿克咪"蓝莓园。上百亩的果园里,一棵棵蓝莓树上挂满了一簇簇晶莹饱满的果实。几位身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姑娘正在和游客一起采摘蓝莓,她们一边摘一边用动听的歌声表达着丰收的喜悦。"最近正值蓝莓成熟的季节,来采摘的游客比较多,村里的妇女从早到晚在果园里忙碌着。特别是周末,来摘蓝莓的游客能有上百人,虽然是忙了点,但一天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果农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贵为"水果皇后"的蓝莓价格在2014年的夏天一路下跌。6月份以来,"水果皇后"陆续成熟上市。在水果批发市场上,125克一盒的蓝莓销售价格为10元左右(无论进口还是国产蓝莓都以125克一盒对外出售),普通的国产蓝莓批发价为每公斤80元左右。目前蓝莓销售价格几乎是2013年价格的一半。据了解,近几年,随着蓝莓在全国  相似文献   

7.
正蓝莓是多年生灌木,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果实是一种具经济价值的小浆果。周宁县高盛蓝莓基地从2014年开始引进种植,种植面积150亩。笔者从对周宁县高盛蓝莓基地近年来主要病虫害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总结了当地对蓝莓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为后期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资料。1简介周宁县高盛蓝莓基地座落于被誉为"天然空调城"及"高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新野县城郊乡郭营村妇女郭小兰,拿着一份联络图,找到离家不到三里的新野罗蒙服饰有限公司上班,月薪可达三千元。在新野城郊依靠联络图,在家门口就业上班的返乡打工姐妹已有三百多人。今年元月初,是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也正是新野城郊乡干部下  相似文献   

9.
丹东地区自2005年开始栽培蓝莓以来,栽培面积约1 350 hm2,年产量逐年提高。笔者经过多年对丹东地区蓝莓生产的调查研究,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增强了树势,结合清洁果园卫生、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病虫害。各项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速了丹东蓝莓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家参谋》2014,(10):31-32
<正>全国蓝莓市场价格出现暴跌,从电商到实体平台,零售价格普跌五成以上,其中以联想佳沃为代表的资本追逐带来的产量暴增是主要原因,不少蓝莓种植户因为营收未及预期,开始考虑"撤退",未来既有投资是否会出现撤退现象备受关注。价格:一周降价一半时隔一周,消费者老贺突然发现这个被定义为"高端"的水果售价下跌了超过一半。电商渠道,佳沃天猫旗舰店500克四盒装蓝莓由此前的258元降至79元,且买四盒  相似文献   

11.
玉溪市蓝莓的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从2000年开始引进蓝莓种植以来,现已发展种植3 000亩左右,亩产值2万~3万元。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摸索出蓝莓的高产栽培技术,其内容包括建园、土肥水的管理、施肥、修剪、采收等。  相似文献   

12.
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子科,是龙华村返乡发展的年轻党员、村团支部书记。2017年,在广州当工程师的他,放弃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从繁华都市回到家乡,与另外4个村民共同成立了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走电商渠道,将村里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产业扶贫是实现长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然而,各种致富项目太多了,看得让人眼花缭乱,一时不知从哪方面入手。有一些农民朋友依靠着种植"新玩法"成功打开市场,赚了一笔"新"钱。果园"共享"新玩法近日,石家庄市民赵荣娥一家来到位于栾城区的硕丰果园,亲手采摘下专属自己的金秋黄蜜桃:"我们从果园共  相似文献   

14.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我国是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种植的。其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种植蓝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只有掌握好蓝莓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建成蓝莓果园。  相似文献   

15.
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建园、果园管理、采收与保鲜储藏等方面介绍了南高丛蓝莓丰产栽培技术,以为长江流域发展蓝莓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陇原传真     
正兰州市实施返乡农民工创业"115"工程据悉,兰州市将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力度,实施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115"工程——从2016年开始每年新增返乡创业1000人以上,到2020年全市实现返乡人员创业累计达到1万人,辐射带动5万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兰州市将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返乡创业市场中介服务。(赵万山王蓓蓓)  相似文献   

17.
致富真人小传——牟永刚,家住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香水村。完成学业后,牟永刚便毅然决然返乡,潜心钻研绿化苗木种植与果树育苗,随后积极从事果品销售。牟永刚不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利用专业技术帮助他人致富,是百姓心中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如今,牟永刚的园林小区在当地已颇具规模,影响甚广,经常有慕名者前往参观并与他达成交易。  相似文献   

18.
<正>1984年出生的陈昌军,是蓝山县火事办事处牛路脚村人,2009年开始租赁水田种植水稻,2011年被评为永州市十佳种粮大户。2013年成立蓝山县首家家庭农场,承包水田面积58.8公顷。2003年,高中毕业不满20岁的陈昌军南下广州闯荡。他边打工边学艺,短短2年时间就成了广州一家五金公司的模具师,月薪5000余元,成了村里人人夸奖的打工能人。2009年底,他拿出打工积累的20余万元,怀揣着扎根家乡、服务农村、创一番事业的理想毅然返乡种粮。  相似文献   

19.
正三年前,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镇大户村返乡农民工李长春瞄准家乡山地资源,带着在外学到的技术返乡,投资5万元在家乡建立养殖场,引进波尔山羊养殖,当起了"羊倌"。目前他年养波尔山羊100余只,年获利10万余元,带动当地部分返乡农民工养殖就业,闹活了昔日外出打工的"空壳村"。  相似文献   

20.
"树老板,孔永健,外出打工挣万元;四百万,建桑园,桑葚结出产业链;产业链,不简单,种桑赛过活神仙……"眼下,这首民谣正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汝南埠镇杨围孜村流传,说的是汝南埠镇翟店村孔永健外出务工返乡,投资400万元创建千亩桑葚采摘园当"树老板"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