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地区自然通风羊舍的冬季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的羊场对自然通风羊舍进行了冬季环境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夜间舍内平均温度为-2.8~1.2℃,平均相对湿度64.5%~73.5%;舍内的温湿度随舍外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舍内温度比舍外高9~12℃,舍温平稳,舍内温差显著小于舍外;同时舍内风速、CO2、NH3浓度的测试表明,舍内空气质量在羊的适宜范围之内。不同朝向的羊舍舍内温、湿度有显著差异,南向羊舍舍温一般较东向羊舍高2~3℃;羊舍夜间全封闭时舍温一般比北窗敞开时高2~4℃。内蒙古地区采用自然通风羊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羊只的饲养环境条件,减轻冬季严寒对养羊业造成的危害,但无任何供暖设备的羊舍尚不能完全满足冬季产羔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江淮地区冬季肉羊养殖福利状况、提高肉羊生产水平,该文以江淮地区最常见的双坡顶有窗封闭羊舍为研究对象,利用油汀式电暖气为羊舍供暖以及负压风机与电暖气相结合方式为羊舍通风换气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舍外有效温度为3.04 ℃,供暖羊舍空气温度和羔羊日增质量可分别比对照羊舍提高3.4 ℃和29 g,空怀母羊日平均采食量比对照舍降低90 g,说明羊舍冬季供暖经济可行;换气羊舍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通风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NH3质量浓度和CO2体积分数通风前后差异显著(P<0.05),证实这种换气方式能够解决羊舍冬季保暖与通风换气的矛盾。综合认为,该研究为南方江淮地区冬季肉羊舍环境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牧区羊舍冬季小气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封闭式无供暖羊舍进行小气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羊舍内地面温度日变化平稳 ,为-2 .5~ 0℃间 ,羊归牧卧盘时 2 0 :0 0至翌日 8:0 0地面温度比羊圈和野外均增加 11℃左右 ,使羊体与地面热交换大为减少。归牧后羊舍 0 .3m羊的生活高度处比羊圈温度高 10℃以上 ,舍内温度基本为 -2℃左右 ,相对湿度为58% ;1.5m高度处舍内温度维持在 0℃左右 ,相对湿度为 65% ,基本达到羊舍温度标准。一般羊圈基本无保温效果 ,但有一定防风效果 ,羊圈使 0 .3m高度处风速减少 1m/s左右  相似文献   

4.
阐明江河源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要地 ,开展牛、羊舍饲育肥缩短牲畜存栏时间 ,可减轻放牧压力 ,保护天然草场 ,提高牧户抗灾越冬能力 ,增加牧民收入。对该区牛、羊舍饲育肥经济与生态效益核算结果表明 ,牛、羊舍饲育肥经济收益分别为 2 5 6 .5元/头和 34.2 5元/只 ,其年生态效益价值为 15 95 3.31元/头和 5 30 1.85元/只。  相似文献   

5.
江淮地区夏季羊舍小气候环境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中国南方羊舍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在江淮地区选择南方最常见的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连续2a对其夏季最热月(7月)的空气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类羊舍最热月空气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光照强度、噪音与氨气质量浓度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分别为30.5℃、70.2%、0.16 m/s、99.45 lx、49.82 dB、1.98 mg/m3、0.060%,以上指标中,除日平均温度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2)不同采样点(离地0.3、1、1.7 m)测定结果显示各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夏季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不显著;3)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而一月内的变化比较稳定,阴雨天降温幅度较大(6.9℃),试验期昼夜平均温差为2.3℃,舍内外平均温差为1.8℃;4)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日、月变化幅度均较小;5)氨气浓度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8702,P<0.05)。综合评价认为,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小气候环境基本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和山羊的生物学特性要求,适宜在江淮地区推广应用,但在炎热的夏季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该研究可为一般羊舍小气候环境的测定及参数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雨篷式生态治理崩岗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雨篷式生态治理崩岗的方法,具体包括修整崩岗坡面,设置若干平面台阶,挖种植沟;施足基肥;植物播种;安装遮雨篷和喷灌装置等步骤,坡面及台阶上设置的遮雨篷在人工植被层形成前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区域,保护播种的种子不被雨水冲走,从而能够稳定地在坡面上发芽、生根、生长。  相似文献   

7.
花椒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剂,梯田埂坎栽植,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防止滑塌侵蚀。在栽植上,应根据不同梯田埂型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根据不同树型和树龄,采用疏枝开心、短截等修剪方法;由于抗寒力差,应注意防止冻害。  相似文献   

8.
基于声信号特征加权的设施养殖羊行为分类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西部地区正在发展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设施养羊业,通过监测羊舍内的声信号可以判别羊只的行为状态,从而为设施养羊的福利化水平评估提取基础依据。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MFCC)模拟了人耳对语音的处理特点且抗噪音性强,被广泛用于畜禽发声信号的特征提取,但其没有考虑各个特征分量表征声信号的能力。该研究构建羊舍无线声音数据采集系统,采集20只羊在设施羊舍内的打斗、饥饿、咳嗽、啃咬和寻伴共5种行为下的声信号,并通过Audacity音频处理软件选出720个清晰且不重叠的声音样本数据。根据MFCC各分量对羊舍声信号表征能力,特征参数提取采用一种熵值加权的MFCC参数,再求其一、二阶差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优化的19维特征参数。通过对羊舍声信号的声谱图分析,设计了支持向量机二叉树识别模型,并对模型内的4个分类器参数进行网格化寻优测试,该识别模型对羊只5种行为下的声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用改进的特征参数与传统MFCC和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inear predictive cepstrum coefficient,LPC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参数对5种行为的识别率平均可达83.6%,分别高于MFCC和LPCC参数14.1%和26.8%,羊只打斗和咳嗽行为的声信号属于相似的短时爆发类声音,其识别率分别仅为80.6%和79.5%,啃咬声特征显著不易混淆,其查全率可达到为92.5%,改进特征参数更好的表征了羊舍声信号的特征,提高了羊只不同行为的识别率,为羊只健康和福利状况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光暖棚畜舍的设计及其环境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角随地理纬度变化这一原理,确定畜舍塑料暖棚面与地面的最佳夹角,使冬季大寒(最冷)这天正午时分,太阳辐射的入射角与塑料棚面垂直,以其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能,提高畜舍内的温度。通过对地处北纬46°霍林郭勒市牧民一户牛舍和一户羊舍的温热环境和舍内空气质量的测定表明,大寒这天舍外气温-24~-10℃下,牛舍内的温度平均8.2℃,羊舍内的温度平均6.1℃,空气质量在卫生要求的范围内,达到了防寒抗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确定了顺林带路线侵蚀的数量指数与林带径流负载角和坡地坡度的关系.研究了林带表土耐蚀性的动态.明确了保证调节径流和排除林冠下多余径流时防止侵蚀的树令指标.为引水林带的设置找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许朝双 《南方农业》2022,(7):168-170,174
渝东南山区应将山区农业发展推向生态化,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采用重庆市统计局、渝东南各县区相关官方统计数据,结合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等方法展开研究,分析渝东南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困境,提出发展对策:加强宣传与交流,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加强与企业合作,重视环境保护;设置相应岗位,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王东沟小流域人工刺槐林生产现状、更新和演替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林草植被建设中应把人工刺槐林的培育与更新结合起来,通过皆伐萌蘖、择优间伐等措施进行人工刺槐林的更新;应根据二代刺槐林的生长和对水分的利用情况,对刺槐林进行合理采伐利用,不宜培育第三代刺槐林;应尽量保留草本和灌木植物,使之先被天然草本群落代替,继续发挥植被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简述舍饲黑山羊养殖技术要点,从羊舍建造,山羊繁殖,种公羊、母羊、羔羊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草料利用等方面阐述舍饲黑山羊养殖,旨在为无放牧草场的养羊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法中的物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事业往往被人们看成是政府工程,然而在这一工程中,单位和个人的力量不可小视.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法中的物权制度,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草原使用权、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等,并着重阐述了这些制度设置对水土保持在贯彻"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优化资源配置、防止环境破坏以及环境伦理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坡道路防蚀措施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坡道路连接农田、果园 ,对山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山坡道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 ,侵蚀方式主要有沟蚀、泻溜、崩塌、陷穴、悬沟侵蚀与滑坡等。山坡道路网应按照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合理布置 ,其主要防护措施 :①修筑梯田 ,防止坡面径流冲刷道路 ;②将路面整修成拱形以分散径流 ;③在道路内侧修蓄水窑窖 ,拦蓄径流 ;④路面及边坡栽植草灌 ,防止雨水冲刷  相似文献   

16.
<正>1、森林和面蚀(1)防止森林地表侵蚀的作用1)森林的作用由于森林在地上部、地下部所起的各种作用,防止了侵蚀,特别是地面植被对防止侵蚀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福建省的自然概况、土壤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布特点及水土保持试验站现状,研究和分析了福建省各级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设原则和监测内容.提出全省监测站点应按省级总站、分站、监测场点三级设置.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设在福州市,9个监测分站按行政单元设置,16个监测场点主要结合现有水土保持试验站、科教园和水文站点布设.同时,针对监测站点运行和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羊场羊舍夏季环境与小尾寒羊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如何建立与完善舍饲养羊工艺模式,以满足羊只生物学特点和行为学特性的要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在对规模化舍饲养羊场的羊舍环境进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尾寒羊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连续2周的观察。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小尾寒羊的行为谱主要由采食、反刍、休息和运动4个行为变量构成,处于不同生育阶段的小尾寒羊之间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躺卧是小尾寒羊的一种基本行为,环境温度对羊只的躺卧区域选择及躺卧姿势有很大影响。在集约化舍饲环境下,虽然可以为羊只提供较为理想的羊舍小气候环境,但因饲养环境单调,空间狭小,羊只的某些固有行为得不到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黄振霖 《南方农业》2013,(Z1):132-133
简介低温冻害对马铃薯的影响。分别阐述种薯贮藏阶段、生长期防止马铃薯低温冻害的技术措施,生长期应"清沟排水,整地起垄;合理调整播期;催芽播种;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覆盖稻草、地膜,保墒防寒;及时防治病虫害"。马铃薯遭受低温冻害,应通过"切忌用块茎受冻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补种"等技术对策来保证灾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东江源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的饮用水水源,源区水环境直接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饮用水安全;但近年来由于果业开发导致东江源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质呈恶化趋势.为防治东江源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应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结合地形、地质、土壤条件,通过设置山边沟、草沟等工程措施,同时配合采用梯壁植草、节水覆盖等植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达到改善东江源区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