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秀×春丰"是由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育成、南通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推广应用的细纤度、多丝量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该品种眠起齐一,抗病力较强,食桑量适中,茧形呈长椭圆形,茧色洁白,农村饲养一茧丝长1 350米左右,茧丝纤度均方差0.495左右,适合缫制高品位丝绸制品。经多年农村基地试养实践,已逐步形成成熟的饲养技术规范。笔者在多年繁育推广的基础上,根据"苏秀×春丰"的品种特性,从催青、收蚁、饲育、防病、上蔟、采茧、茧质保全等方面提出了该品种的农村推广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春在江苏省如皋市推广饲养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7 000盒,平均盒种产茧45.26 kg,平均盒种产值1 806.04元,平均虫蛹率97.5%。农村试验点养蚕与丝质成绩结果表明:新品种在农村饲养性状稳定,和审定成绩基本一致,全龄经过为26 d 14 h,盒种产茧量为45.8 kg,万蚕用桑量为320.7 kg,茧丝长1 608.5 m,茧丝纤度为2.766 dtex。新品种表现出明显的纤度细、茧丝长长的优良性状,生产性能稳定,深受蚕农和丝厂的欢迎,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苏秀×春丰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于2010年4月通过审定的春用新品种,已经在如皋推广5年。2011年在中秋蚕期推广了该新品种,调查结果表明,新品种在秋蚕期的性状稳定,具有抗病能力强,茧丝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优点。表明新品种适合在如皋市中秋蚕期推广,为推动新品种在秋季饲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苏秀×春丰是由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具有四眠特性的细纤度新品种,2008年和2009年春蚕期在吴江市进行了中试。中试结果表明,新品种的饲养成绩好于对照,抗病力较强,且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具有纤度细和茧丝丝长的特点,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生丝,因此该品种适合在吴江进一步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6.
2006年秋和2007年春对4眠蚕细纤度春用新品种苏秀×春丰在农村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苏秀×春丰的眠性稳定,4眠性达100%,正反交杂交种的纤度均为2.159dtex,茧丝长分别为1392.3m和1327.4m;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正反交的纤度为3.043dtex和2.949dtex,茧丝长为1227.1m和1217.3m;新品种苏秀×春丰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特点,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7.
2006年秋和2007年春对4眠蚕细纤度春用新品种苏秀×春丰在农村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苏秀×春丰的眠性稳定,4眠性达100%,正反交杂交种的纤度均为2.159dtex,茧丝长分别为1392.3m和1327.4m;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正反交的纤度为3.043dtex和2.949dtex,茧丝长为1227.1m和1217.3m;新品种苏秀×春丰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特点,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8.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北方蚕业》2019,(4):38-40
2018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引进的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川山×蜀水进行了室内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都高于明丰×春玉、两广2号品种,与华康2号差异不明显,万米吊糙都小于明丰×春玉和华康2号品种。华康3号的解舒率略低,川山×蜀水的茧丝纤度略粗。分析认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适合安康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 397 m,解舒丝长1 244 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相似文献   

11.
将家蚕蛾体色暗化基因(mln)导入现行中系或日系实用品种,组配体质强健、多丝量、能提高杂交率的新品种杂交组合。用培育的家蚕蛾体色暗化型(mln)品种517分别与2个抗性强、耐粗放饲养的实用家蚕日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了日系灰黑蛾品种574、576,并与中系强健性白蛾品种513和515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该四元杂交组合在繁育中可利用对交品种的蛾体色差异,达到99%以上的杂交率,有利于蚕种轻简化生产和蚕种质量的提高。2013—2014年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家蚕新品种审定的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体质强健好养、龄期较短、眠起齐、耐粗放饲养等饲养性状优势,并且还有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茧丝长1 058.0 m,解舒率73.10%,解舒丝长776.5 m,茧丝纤度2.904 dtex,洁净95.18分。新品种杂交组合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晚秋蚕期与2012年中秋蚕期在湖州市对家蚕新品种浙凤一号进行了农村饲养调查,结果表明:新品种综合效益好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2年的平均盒种产茧量45.3 kg,盒种产值1 643元,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3%,8.3%。浙凤一号的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量等指标均高于比照,是一对适合在湖州市农村饲养的优良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新·莹×玉·泉”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春用家蚕新品种新.莹×玉.泉。经四川省、江苏省实验室品比鉴定和农村试养的成绩表明,新品种的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和鲜茧出丝率均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解舒率、洁净、纤度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品种相似。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更容易饲养和繁殖。2007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蚕区春期饲养。  相似文献   

14.
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市场对细纤度蚕丝的需求,以健康性较强的限性斑纹品种2033为母本,中细纤度的多丝量品种781为父本,定向转育成限性斑纹品种镇781;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为供体,含多化性血缘的细纤度品种7532为受体,采用雌回交法育成红平6.两者组配成雄蚕品种镇781x红平6,其雄蚕率达98%以上,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实验室鉴定的龄期经过减少约1 d,虫蛹率(91.00%)、茧层率(25.68%)、茧丝长(1352.97 m)和干茧出丝率(43.93%)分别增加3.77百分点、4.00百分点、26.04%和6.33百分点,茧丝纤度(2.43 dtex)细16.54%,净度(95.85分)提高1.52%;农村鉴定的龄期经过缩短约0.5 d,虫蛹率94.30%、全茧量1.63 g、茧层率25.91%、茧丝长1 371.5 m、茧丝纤度2.54 dtex、净度95.3分.镇781x红平6是一对健康好养、产丝量高、茧丝纤度细和茧丝质量好的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用于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经选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粗纤度丝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的茧丝,突破了丝绸原料的茧丝纤度性状单一的瓶颈,为厚型粗扩、抗皱挺刮的真丝面料及其服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基础。这对于提升我国传统丝绸产业  相似文献   

17.
"苏秀×春丰"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育成的细纤度长丝长家蚕新品种。介绍了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容易饲养,壮蚕食桑旺盛,食桑量大,眠起整齐,蚕体较细长,体色青白;熟蚕米黄色,老熟齐一,营茧快;茧形为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率高,茧层紧而厚,蚕茧产量稳定,50 kg桑产茧量高;解舒好,洁净优,纤度偏细,茧丝质优。  相似文献   

18.
《江苏蚕业》2017,(3):5-7
茧丝性状是评价家蚕品种性能的重要指标,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原种苏秀、春丰分别为中系和日系的二化性固定种,为了比较"苏秀×春丰"原种的茧丝丝质性状,分析不同茧层部位茧丝性能的差异,对两者的茧丝长、茧丝纤度和断裂强力三个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秀、春丰的原种茧丝长分别为1 166.400m和1 132.988m,苏秀的茧丝长较春丰长;两者茧层内外的茧丝纤度在1.2-2.9Dtex,苏秀各茧层位置的茧丝纤度大于春丰;两者茧层内外的茧丝相对断裂强力在182.9-371.7CN/Dtex,相对断裂强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茧丝纤度曲线的解析模型及其在模拟缫丝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伦  费万春  罗军  黎霞 《蚕业科学》2002,28(3):233-237
建立了一种茧丝纤度曲线的统计解析模型 ,分析其用于模拟茧丝时茧丝纤度曲线的统计特性 ,证明这是一种有利于控制模拟生成的茧丝纤度特性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讨论其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及缫丝工程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