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废旧的报纸、编织袋、地膜和杂草作覆盖物与常规方法(无覆盖物)进行抗旱定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覆盖物25 d后的定植成活率和30 d后的土壤含水量均远高于无覆盖物;其中,用地膜覆盖同时在上面盖沿5~8 cm厚的土壤定植成活率达到100%,30 d后土壤含水量仍达到20%以上.所以,定植后用报纸、编织袋、地膜和杂草覆盖苗木,不但定植成活率高.技术简单可行,而且成本低,还可以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芦笋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盐碱地芦笋育苗效率,以芦笋品种冠军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育苗方式、不同苗龄、地膜覆盖对盐碱地芦笋育苗及定植后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土壤含盐量≤0.3%的盐碱地原土营养钵育苗、移栽苗龄≥90 d、定植后在笋田行间覆盖地膜等措施,可提高芦笋幼苗对盐碱的适应能力,定植后秧苗成活率达90%以上,且缓苗期短,植株健壮,生长指数高。  相似文献   

3.
以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FG+H)为试验处理,膜下沟灌(FP)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26 d~55 d, FG+H处理明显提高了20 cm处地温;定植后118 d~154 d,5 cm、10 cm、15 cm、20 cm、25 cm处地温均低于FP。FG+H处理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提高,是FP的2.2倍。FG+H处理可明显降低0~60 cm土壤硬度,而对土壤容重无明显影响。FG+H处理0~20 cm土壤全氮、有效P、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比FP分别提高18.4%、47.6%、34.9%和20.9%,且明显降低了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FG+H处理相对FP有缓解土壤酸化和盐化的趋势。FG+H处理番茄采收期相对FP推迟约10 d左右,但FG+H处理番茄总产量相对FP提高了19.9%。本研究结果表明,FG+H处理不仅明显改善了设施土壤理化性状,而且番茄产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草莓的连作栽培容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劣变、土壤养分失衡等,发生连作障碍,导致草莓的产量与品质下降,阻碍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红袖添香’为供试草莓品种,选择几种不同的土壤修复产品,从连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2个方面评价其修复效果,筛选并优化适合实践应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定植前施用1次土壤修复剂SA,草莓单株熟果个数、单株产量以及单位产量高于其他施用次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9.5%、33.5%、33.6%,而且组合修复剂SA-1-6+116、SA-1-6+BGB修复连作草莓土壤后,与对照组相比,草莓单位产量也分别提高了31.9%、31.2%。土壤修复剂SA施用1次和5次对草莓果实的花青素和芦丁含量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综合考虑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初步认为在草莓定植期施用一次土壤修复剂SA,及其与116、BGB配合施用,连作草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适合在连作草莓土壤修复的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50-151
早春大棚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及植物疫苗技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及疫苗技术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达45%,增效幅度达65%;显著改善土壤地力结构,土壤结构明显疏松,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增加棚内CO2浓度,生长速度快,每天比对照多长0.21 cm;能使棚内地温提高2.1℃、气温提高3.8℃,提前定植10 d。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发酵菌肥对温室草莓繁苗生产的影响,以探明其施用安全性及对脱毒草莓苗定植后缓苗、壮苗、繁苗等方面的效果,旨在为其更为广泛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定植前用发酵菌肥处理土壤且定植后每10 d灌根1次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6.5%、每株母株分蘖数、主茎数增加2枝以上、相应的叶片增加6片、根系干物质量提高33.1%、地上生物量提高17.3%。综上所述,喷施该发酵菌肥可以提高草莓繁苗生产效率,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春提早品种选择选择绿美、津优30号、津优2号、艾力达3号等。定植前的准备工作温室消毒采取高温闷棚和药剂熏蒸相结合的方式,定植前1~2天密闭温室熏蒸消毒,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300 g加5%虫螨克烟雾剂150~200 g放烟,杀菌杀虫,第二天打开风口,待气味散尽方可定植。土壤消毒定植前半个月每667 m2用50%多菌灵2~3 kg喷洒土壤进消毒。行整地施肥黄瓜栽培生育期较长,必须施足基  相似文献   

8.
1.保苗将土壤中分散状态的水分吸收到种子或根系周围形成土壤水库,满足种子萌发和禾苗定植的需要,在同等干旱条件下可提高出苗率或成活率20%以上。2.壮苗抗旱剂含有植物全营养物质,植苗茁壮,平均鲜株重提高40%~80%。3.增根抗旱剂中含有多种生根物质,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春提早品种选择选择绿美、津优30号、津优2号、艾力达3号等。定植前的准备工作温室消毒采取高温闷棚和药剂熏蒸相结合的方式,定植前1~2天密闭温室熏蒸消毒,每667 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300 g加5%虫螨克烟雾剂150~200 g放烟,杀菌杀虫,第二天打开风口,待气味散尽方可定植。土壤消毒定植前半个月每667 m2用50%多菌灵2~3 kg喷洒土壤进消毒。行整地施肥黄瓜栽培生育期较长,必须施足基  相似文献   

10.
山地辣椒定植时施用保水剂,可提高干旱区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克服水分缺乏对山地辣椒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对辣椒定植后的缓苗时间、秧苗  相似文献   

11.
沙地毛白杨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灌溉水利用为核心,以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以及树木生长为依据,连续8年对毛白杨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结果表明,利用科学的灌溉阈值,抓住关键的灌溉时期,确定有效的灌溉范围和经济的灌溉量,就可以较少的水分投入获取较高的林木生长量,在春夏干旱季节(05-06月),以田间持水量的50%作为阈值实施灌水,具有极显著的近期和后期水分补偿效应,与较高灌溉水平(阈值为70%)相比,灌溉水利用率提高46.80%,灌水量减少22.81%,材积生长量增加13.30%,经济效益提高31.28%。  相似文献   

12.
在半干旱条件下的北部浅山区 ,通过覆草等旱作技术 ,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2 5 %,土壤含水量提高 40 %,果树各项生理指标有了较大改善 ,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盆栽不同砧木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树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苹果新梢生长速率、2次生长的发生和生长时间起到了调控作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60±5)%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新梢均有2次生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多2次生长提早。3种砧木苹果幼树的新梢生长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显著降低,其中JM7砧木苹果幼树的降幅最小。不同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下降,而SH40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升幅在春梢停长期与秋梢生长期显著高于其他砧木苹果幼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砧木苹果幼树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不同。JM7砧木苹果幼树在不同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所以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升幅最大。本试验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5)%处理下,树体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栽植穴面覆盖塑膜 ,可以明显的提高土壤的温度 ,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 ,造林当年 4~ 5月份覆膜处理者 ,5~ 2 0 的土壤温度平均可以提高 3℃ ,以表层的增温幅度最大。 4月下旬至 1 0月份 0~ 2 0 的土壤含水率 ,相对提高 9 4 %~ 1 6 9%。造林第 3年秋季 ,造林保存率比对照高 46 2 % ,幼苗生长量高 2 0 9%。  相似文献   

15.
镇赉县土壤墒情与温度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是抗旱减灾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通过对吉林省镇赉县不同深度及不同监测地点的土壤墒情温度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镇赉县各时期平均含水量在6.3%~18.8%,全年普遍较旱,土壤含水量均在15%以下;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但期间有较大幅度波动,平均土温差距较为明显。为镇赉县土壤墒情合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含水量对枣幼树生长及水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30%-100%)对金丝小枣盆栽幼树生长、叶片组织含水量、蒸腾强度、气孔扩散阻力的影响。初步确定适宜金丝小枣生长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结果还表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叶片组织含水量减少,叶片气孔扩散阻力明显增大,蒸腾强度显著降低。气孔扩散阻力与蒸腾强度呈负相关。但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较高范围内(50-100%)变化时,对叶片组织含水量、蒸腾强度和气孔扩散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梨树渗灌技术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水梨树进行工程渗灌和的漫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工程渗灌能节水并可防涝,可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吸收根数量,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严重干旱的新疆哈密地区以葡萄和大枣两种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用方法、用量对两种新植和挂果果树成活率、植株生长、果品含糖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对保水剂施用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水剂直接拌土效果优于凝胶拌土;施用保水剂能显著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严重干旱时土壤含水量增加可达2倍以上;对于新移栽的果苗,10~30g/株的复合保水剂用量较为适宜,可以增加苗木成活率20%左右,并促进新梢生长;对于盛果期的葡萄树用100~200g/株复合保水剂较为适宜。复合保水剂为100g/株和200g/株时,葡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2.59%和25.29%,含糖量分别较对照增加9.92%和6.01%,每公顷分别增收2812.5元和5625.0元;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干旱胁迫时(正常灌水量75%的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增产38.46%和66.62%,含糖量增加0.78%,每公顷分别增收9967.5元和16605.0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造林技术于冻结滞水理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树木根系发育分布与冻结滞水的相关性,为防治荒漠,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理论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苗木和高秆造林树木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20 cm~75 cm深度内,即冻结滞水富水带内,含水量达40%~50%,春季冻融水满足苗木生根成活的要求.80 cm~160 cm深度分贫水带,含水量〉5%,高杆造林树木根系极少.到160 cm~200 cm含水量增加,发育,第二层根系。冻结滞水资源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生存繁的重要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红富士苹果树在缺水时茎流规律,利用热扩散技术,在阿克苏地区对红富士苹果树茎流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过多可能抑制果树蒸腾作用,体现在灌溉当天CK日茎流量值下降。缺水时,红富士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为“窄峰”曲线,茎流开始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同时刻茎流速率差别较小,即果树缺水时蒸腾耗水受天气影响小。果树为适应干旱,在夜间茎流速率谷值推迟,根系吸水活动减弱但时间延长。相关性分析表明,- 50 cm 深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红富士苹果树适时灌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