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名贵的水产品。随着河蟹增养殖的蓬勃兴起,河蟹人工繁殖是今后的必由之路。 1.亲蟹的选留和运输人工繁殖蟹苗,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亲蟹。在10月上旬就要开始收购,一是从海边收购天然抱卵蟹,二是把内陆水域中已达性成熟的亲蟹购回,笼养或散养越冬。亲蟹要选留绿蟹,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附肢齐全、无损伤、个体大,雄蟹在150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经水产科研部门调查,长江口区河蟹资源骤减,以致失收,除环境污染等原因外,与近几年江苏、上海两地渔民冬春季在这里大量捕捞亲蟹有关系。仅1982年江苏、上海两地渔民就捕捞亲蟹1,500多公斤,每捕捞一只抱卵亲蟹,就等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北省河蟹育苗生产发展很快,沿海百余座水产育苗室中有近一半开展了河蟹育苗生产、年产蟹苗1万余公斤。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备状1期至蚤状Ⅱ期和蚤状Ⅴ期至大眼幼体变态难;二是时常发生大眼幼体大批死亡。为此,我们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亲蟹的选择目前我省河蟹育苗所需亲蟹,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上年秋收购的人工养殖的二龄成蟹,移入半成水中促其交尾、抱卵,然后越冬,第二年春天再起捕移入室内产卵;二是春天收购淡水池塘中养殖的二龄蟹;三是春季收购的海捕抱卵蟹。海捕蟹虽然个体较大,抱卵较多、…  相似文献   

4.
在河蟹育苗过程中亲蟹培育是基础,可分亲蟹暂养、交配、抱卵蟹培育三个阶段,各阶段对池塘条件及饵料的要求是不同的。 1.亲蟹暂养阶段自然界中7~9月河蟹开始进行生殖蜕壳,尔后降河生殖洄游。从事人工育苗的单位一般于10~11月开始选择亲蟹进行暂养。  相似文献   

5.
将1993年深秋收购的278公斤(3614只)未抱卵蟹进行了交尾,雌、雄配比3∶1,在一个10亩土泥地内进行了露天越冬。1994年初春起捕,共收回亲蟹3339只,其中雄882只,雌蟹2457只,越冬成活率为92%。在3—5月间,经河蟹的反复三茬性抱卵,均获得了成功。分别取得1茬抱卵亲蟹2255只,2茬抱卵亲蟹1482只,3茬抱卵亲蟹804只。三茬共收集孵化后状幼体35693万只,饲育出大眼幼体蟹苗165公斤,总成活率为9.2%,取得经营收入达94.5万元。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螫蟹(河蟹)春季早期育苗生产所用亲蟹,一般在上年的深秋或初冬交配抱卵。提高其抱卵率和越冬成活率,获得质优量足的抱卵亲蟹,足整个育苗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应把亲蟹的越冬培育作为首要管理工作抓早抓好。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长江蟹北移环渤海沿岸,抱卵越冬后作亲蟹,春天大批量返供苗种,有力地促进了长江流域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在抱卵及越冬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采取了积极对策,确保了亲蟹抱卵质量,越冬成活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质量直接影响河蟹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育苗生产中取得成功,现将技术要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亲蟹的越冬成活率及抱卵量是直接影响当年生产和成本的因素。我们于1994~1995年在赣榆县榆城育苗场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将购进的1500公斤雌蟹(共12000只)经交配促产后,散养于3个室外土池(面积共3600多平方米)中越冬,采苗获得抱卵亲蟹11031只,越冬成活率为91:9%,每只抱卵亲蟹的平均采苗量为26万只,育苗取得成功。现将亲蟹越冬饲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河蟹)春季早期育苗生产所用亲蟹一般在上一年的深秋或初冬交配抱卵,提高亲蟹抱卵率和越冬成活率是整个育苗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应把亲蟹的越冬培育作为首要管理工作抓早抓好.  相似文献   

11.
河蟹人工育苗中亲蟹促产及抱卵蟹培育是关系到育苗成效的两个重要生产环节。作者通过多年来的生产性试验,亲蟹的抱卵率和抱卵蟹成活率均达90%以上。促产处理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水温在10℃以上),促产地面积在1000m2上下,投放亲蟹密度为750kg/10-1公顷,雌雄性比掌握在2~3:1,待绝大多数雌蟹抱卵后应及时将雄蟹捕出。抱卵蟹培育的关键是防逃、合理投饲及水质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质量直接影响河蟹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育苗生产中取得成功,现将技术要领总结如下:一、亲蟹的选购与强化培育亲蟹最好在10月初,当水温低于18℃时选购。选购亲蟹时一定要避开养蟹多发病的地区,最好由大水面养殖区选购,并应注意异地选择雌蟹和雄蟹,以避免近亲繁殖。选择亲蟹时不要选择大规格雌蟹做亲蟹,以免亲蟹催产交配后抱卵率低,在升温催熟过程中死亡率高。雌蟹应选择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河蟹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发展,许多育苗单位抱卵蟹利用率较低,针对此情况,本文介绍了在亲蟹选留、暂养培育、交配、抱卵蟹提温培育等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方法,取得了抱卵蟹利用率95.2%的结果。并对抱卵蟹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河蟹幼体培育过程中,幼体从Z,叫人的变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的成败与变态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河蟹育苗的产量。至今,仍没有人对这一环节有十分的把握。通过近几年的育苗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具体做法如下:(一)孵幼亲蟹的选择。互.亲蟹的质量:亲蟹的质量是整个育苗的基础,它的好坏将影响到所抱卵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其已~ZZ的变态。因此亲蟹应选择个大(100g以上)。体壮、肢体健全、无病无伤的绿蟹。2准确掌握抱卵时间:收购的亲蟹越冬前在室外土池做水)雌雄分开暂养,暂养前对暂养池消…  相似文献   

15.
新蟹到抱卵蟹培育成败分析对于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生产来说,亲蟹、抱卵蟹的培育成活率至关重要,但是这两年来利用人工半咸水培育抱卵蟹,许多生产厂家到育苗时却得不到足够的抱卵蟹,导致生产失败。主要是因为人工半咸水水量有限,再加上技术不过关,成活率太低,往往成...  相似文献   

16.
在河蟹(Eriocheir siueusis)人工育苗过程中,亲蟹的成活率和利用率直接影响育苗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4年在学院实验基地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工作,对提高亲蟹成活率和利用率有些体会,现介绍如下。1 提高亲蟹成活率的技术 从亲蟹选用、运输、暂养、促产、抱卵  相似文献   

17.
李胜勇 《齐鲁渔业》2003,20(11):37-37
近年来随着河蟹育苗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现总结如下:1 亲蟹的选购与强化培育 亲蟹最好在10月初,水温低于18℃时选购。选购亲蟹最好从大水面健康养殖区选择,避开养蟹多发病的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长江蟹北称环渤海沿岸,抱卵越冬后作亲蟹,春天再大批量返供苗种,有力地促进了长江流域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在抱卵及越冬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究,并采取了积极对策,确保了亲蟹抱卵质量,提高了越冬成活率。1问题1.1滞后发育 生产中对比发现,在同样的培育条件下,长江蟹与当地河蟹相比,性腺或胚胎发育要滞后10-15天。1.2卵色异常与卵子退化 抱卵越冬中或在入室培育时发现,约有3.5%的抱卵蟹,其卵子为桔红色或桔黄色,并在培育中渐渐退化,镜检根本看不到正常发育的胚胎,不久,整个卵块变为粘团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几年来河蟹育苗的实践证明,抱卵蟹在江苏省连云港海区每年的4月份~5月份,自然水温在12℃~20℃之间,其胚胎发育过程就在短时间内自然完成孵化.因此,后期培育蟹苗的亲蟹来源就成为急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技术是采用低温散养培育的方法来抑制抱卵蟹胚胎发育的速度,延长胚胎发育过程完成所需的时间,以达到解决后期河蟹育苗亲蟹来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凤东 《河北渔业》2001,(2):24-24,37
<正>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河蟹育苗生产中,大多利用亲蟹的多次抱卵习性,进行第二批及第三批的幼体孵化,以提高亲蟹及水体的利用率,达到高产的目的。但有时也会导致二次抱卵率低,抱卵量少,卵的质量差,孵出的Z1个体小,变态困难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1998年春对前一年的越冬抱卵亲蟹通过用低温贮存、控制受精卵发育的方法,将亲蟹贮存到5月初,在第一批蟹苗出池后(5月初),再利用低温控制的亲蟹进行布苗、孵化,取得了成功,从而摆脱了以往的困境。现将这一贮存技术要点及操作规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