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套袋处理对北碚447锦橙果实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碚447锦橙为试材,采用7种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分析套袋对果实色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加快果面退绿,提高果面亮度,有利于色泽呈现,但同时也抑制了类胡萝卜素积累,果实色泽偏黄;采收时,不套袋的果皮颜色比套袋后的好,单层果袋处理的果皮颜色比双层果袋处理好;双层果袋处理果皮颜色偏黄,果面亮度较高.亮度与黄色正相关系数为0.988 7**,黄色与色饱和度正相关系数为0.955 2**,红色与色调角负相关系数为-0.958 6**;对橙色和红色果实的柑橘品种,可采用遮光率弱的单层果袋套袋栽培,并于采前30 d左右摘袋增加光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色泽.不宜采用遮光性强的双层果袋对橙色或红色的柑橘品种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害严重、果实着色差、光洁度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牌果袋、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处理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其中以小林袋和凯祥袋最明显,其次是新台和金源双层纸袋,最后是塑膜袋。套袋后,果实硬度普遍降低,仅套凯祥单层纸袋和套塑膜袋果实硬度高于不套袋处理(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套凯祥袋和新台双层袋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套塑膜袋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套纸袋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套袋时间和不同摘袋时间对果实色泽、光洁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均有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生产中宜推广应用纸袋,以小林袋和凯祥袋较好,其次是金源单层袋,再次是新台果袋;套袋时间以5月25日较好,摘袋时间以10月10日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不同套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了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早期套白袋果皮变薄;套袋增加果面果点密度,减小果点直径。相同套袋时期下,套白袋处理与套黑袋处理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小,果实亮度低,果实偏向绿色和黄色、果点大。套袋晚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表偏向绿色,果点密度小,直径大。套一次袋比同时期套两次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亮度低,绿色度低,果点密度小,果点直径大。早期同时期套两次袋可以有效减小果点直径,改善果实外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质和市场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7.
以荆梨一号梨为试材,分别用外黄内黑双层袋、外灰内黑单层袋对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袋均能显著改善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其果品品质,但单果重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对荆梨一号梨果实的品质影响不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果面为黄白色,与不套袋果实相比,着色一致,洁净,光滑,色泽亮,果点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亦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Vc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外灰内黑单层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效果不如套外黄内黑双层袋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映霜红桃为试材,于硬核期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研究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外观、大小、品质以及成熟期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套袋处理对映霜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套袋处理增大了桃的单果质量,其中以外黄内黑单层纸袋效果最为显著,无纺布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增大了果实的纵、横、侧径,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增大了果实L~*值,降低了果实h~*值,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对果实着色影响更显著;套袋处理对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显著降低了桃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桃果肉硬度。成熟期套袋果实外观表现、着色面积、裂果率等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但套无纺布果袋效果不如外黄内黑单层纸袋的好。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色泽和单果质量,其中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效果最显著,无纺布果袋处理次之且无纺布果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蜜桃果实品质,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以湖景蜜露桃为试材,研究各种纸质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外观品质、病虫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其中套双层袋和黄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双层袋的病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的(P0.01);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的,但未套袋的与套双层袋和白色袋的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套蜡质条纹黄袋和双层袋的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套袋类型和时期对鸡尾葡萄柚果实风味品质、 外观色泽、 病害预防影响的研究表明,除套绿色无纺布袋的果实果形指数较大、 品质较差外,其余处理对果实单果重、 果形指数、 皮厚、 皮重、 可食率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不套袋,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均略有降低,套袋越早,固酸比越低.套袋类型对果皮着色影响显著,套内黑...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翠冠和丰水梨套3种类型果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套袋对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套3种果袋处理的果实皮色淡而均匀、果锈少、果点不明显,果面光亮美观,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在套3种果袋处理间,翠冠梨以套防水双层果袋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较优,丰水梨以套防水双层果袋和套黄色单层果袋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较优。翠冠梨套防水双层果袋、黄色单层果袋处理以及丰水梨套黄色单层果袋处理的果实糖度、酸度、硬度等食用品质分别与不套袋对照无显著差异。套袋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中毒死蜱、多菌灵和氯氟氰菊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2.
赖萍  蔡冬梅  杜军平  温华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01-201,206
吸果夜蛾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果实的重要害虫,广东柑橘产区优势种为嘴壶夜蛾。本文主要介绍了吸果夜蛾的分布、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规律及习性,并提出了吸果夜蛾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液膜果袋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榴生产中存在果实感病较多,果面光洁度、色泽较差及农药残留量高等问题,套纸袋和塑膜袋各有缺点,为了探索新的套袋途径,对液膜果袋和纸制果袋、塑膜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膜果袋后的石榴果实比套纸袋、塑膜袋及对照的感病率低,果实着色指数及果面光洁度较高,单果重增加,果实六六六残留量低于套纸袋和塑膜袋。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试验得出,长富2苹果套袋应首选日本小林袋、盈动袋、青和袋,其套袋果实退绿好,摘袋后上色快,果面洁净光滑、色泽鲜艳;果袋损耗率低,病害均较轻,并且防虫害效果好,喷药次数少;其套袋果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果重略有降低。总体来看,这三种果袋处理后的果实品质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果率高,可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用4种不同果袋在3个梨品种上进行了套袋试验,初步测验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硬度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病虫果率降低,果面光洁、色泽艳丽美观.以套外纸内塑双层不透明纸袋的效果最好,病虫果率较对照分别降低5~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贵州珍珠番石榴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珍珠番石榴套袋技术的材料、套袋时间对番石榴果实品质和果实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材料以汇丰牌白色果袋较好,套袋时间以谢花期后60 d最佳,果实套袋不仅可以改善珍珠番石榴外观质量,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果实蝇为害率,提高珍珠番石榴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从而增加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类型对富士苹果果实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富士苹果果实进行五种套袋处理:膜袋、纸袋、纸+膜袋、双套袋和对照,分析不同套袋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果实生长量:套膜袋果实前期高,中期低,后期又升高;套纸袋果实前期生长同膜袋,脱袋后生长量迅速增加,高于膜袋果和CK;双套袋果实,从套膜袋至套纸袋前,果实生长略高于CK,中期生长和CK相近,后期(脱纸袋后),生长量明显高于CK;纸+膜袋果实与纸袋果实生长基本一致。2.双套袋果实颜色鲜红,蜡粉厚,无尘。优质果率是双套袋果>膜袋果>纸袋果>CK。果形指数以膜袋果最高,CK最低。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2%,高于纸袋果,低于膜袋果和CK,但均已达到优质红富士果实性状标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双套袋果在所有处理中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8.
对三次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套袋时间早、遮光性强的果袋对果实果皮色泽亮度、色饱和度的影响大于遮光性弱的或晚套袋的处理。果实色泽平均a/b值10月4日套袋好于7月14日,8月30日套袋处理,果实色泽更加的接近早香橘橙果实所固有色泽:橙黄色,但均小于对照(0.53)。套袋时间早果皮色泽色调角小于晚套袋处理,并且均大于对照(-10.23)。经相关系数分析,a/b与色调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4。不同套袋时间、不同遮光率的果袋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6月份是果树管理的关键季节,果实套袋基本结束,做好以下工作至关重要。一、继续套袋6月上旬为套袋适宜期,没有套完的可延长至中旬,最晚不能超过6月20日。套完塑膜袋10-15d后再套纸袋,生产的果实个大、色泽好,高档果率在90%以上,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套袋处理对马家柚果实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单层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纸袋及不套袋5种处理条件下马家柚发育时期的果实色泽变化特征来帮助筛选出提高马家柚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果实套袋有助于增加果面亮度,色差值鉴定表明不同套袋处理下果皮和果肉颜色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套袋处理选用黄色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改善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方式,而蓝色果袋处理对果肉色泽积累最优。分析表明黄色单层果袋同时在提高外观品质和果肉色泽上在5种处理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