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万海 《种子科技》2001,19(2):81-81
近年来 ,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种子市场逐步放开 ,种子质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如何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1 把好亲本种子质量源头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种子的纯度高低 ,直接影响到杂交稻种子质量和产量。因此 ,亲本繁殖单位应从“三系”防杂保纯抓起 ,严格按“三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原种 ,用于繁殖的亲本纯度达到原种以上标准 ,用于制种的亲本纯度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外调种子应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调运 ,调回再行复检 ,杜绝繁、制种生产上应用不合格种子。2 严格隔离繁、制种生产要集…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上存在巨大的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低温导致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自交结实.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于选育优良不育系,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严格实行原种生产程序进行生产,严格选择制种基地、合理安排制种季节,严把生产关,制种投保、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杂交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交稻种子需要量也相应增多,要使杂交稻种子生产量与需种量平衡发展,除了在三系育种中选育出花器性状与开花习性好,便于繁殖制种的新三系,在种子生产中不断提高繁殖制种产量外,在不育系及杂交稻种子的贮藏过程中,如何保存好种子活力,在繁殖制种及杂交稻生  相似文献   

4.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科技》2000,18(4):227-22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地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生产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通称为杂交稻的“三系”。不育系在繁殖田里接受保持系的花粉,繁殖不育系种子。然后,不育系在制种田里接受恢复系的花粉,产生杂交稻种子。繁殖田和制种田的父本,即保持系和恢复系都是自花授粉,自行结实留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繁殖田和制种田两个生产环节,即可完成“三系”的繁育和配制杂交稻种子的全过程。实践证明,长期连续应用繁殖田和制种田里的“三系”种子,会使配制的杂交稻纯度下降,有  相似文献   

7.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2000,(6):73-74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违法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种子生产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行规范化生产管理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安徽省巢湖市种子公司(238000)朱同贵近年来,随着制种技术的改进,杂交稻制种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质量却呈滑坡趋势。建立杂交稻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杂交稻种子生产管理规程是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需迫切解决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9.
王献 《种子》2005,24(2):93-93
盐城地区是经专家论证的全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最适宜地区.目前两系制种在盐城占主要地位,制种面积达0.46万hm2,占整个制种面积的60%~70%.今年8月份以来,天气一直以连续阴雨天气为主,极不利于种子生产.但经过几年的制种摸索,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由于天气原因带来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娟 《种子》1999,(4):17-17
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大田杂种优势的利用,大量调查表明:杂交稻种子纯度每降低山,每公顷将减产60~75公斤,严重的达150公斤左右。因而新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以品种纯度作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主要依据。杂交稻种子是由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而成,不育系的繁殖又要由保持系授粉而产生。因此在“三系”繁殖和杂交稻制种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杂交稻种子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及其“三系”种子混杂原因,并提出防止混杂的措施。1“三系”中主要杂株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1.1不育系中杂株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种子公司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笔者承担了江苏地区粤优938等杂交稻组合的繁殖亲本不育系工作,连续三年来,生产的大面积不育系种子产量达225kg,纯度高达99.9%。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提高杂交稻亲本种子质量和产量提出如下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于种子企业而言,生产合格的油菜种子来规避质量风险,不仅是油菜制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油菜品种产量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因其母本特有的育性分离.增加了制种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要确保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质量,不仅仅需要种子企业员工统一思想认识.更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质量管理规程。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尤其是制种基地干部群众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油菜种子全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缺点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用兄妹交繁殖后,不育株率只能保持在50%左右,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拔除占母本群体50%的可育株,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但两系法在彻底清除可育株和严格的隔离条件下,制种的纯度可达99%以上,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因此,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仍然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本文研究在保证两系制种纯度和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大面积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培矮64S作母本,配制两系杂交稻制种,常常因低温影响造成母本育性转换,产生自交结实,对F1种子埋下不可估量的质量隐患。笔者通过镜检花粉、盆栽试验、套袋测试等综合因素分析,可及早测得杂交稻种子的质量结果, 为后代种子利用价值评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优7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黔恢785组配而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稻2010002号).为了在确保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制种产量,增加制种农户收益,降低生产成本,特对"金优785"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刘平 《种子科技》1997,(1):44-45
提高“两系”杂交稻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安徽省庐江县种子公司(231500)刘平“两系”杂交稻制种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育期间与常规品种配组,其操作技术与“三系”制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育系的差异。“两系”法不育系是光(温)敏不育系,其育性除受自...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此文论述了两系杂交稻现代安全繁殖制种的重要意义,提出两系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及其“遗传漂变”、制种基地选择和季节安排不合理、不育系繁殖产量不稳定等是目前两系安全繁殖制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加强“核心种子”生产、利用“低温繁殖有效积温原理”进行安全高产繁殖、基于种子生产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选择制种基地和时段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温度、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及裂颖是影响杂交稻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制种技术措施.提高种子生产质量,改善贮藏环境,科学浸种催牙,可显著增强杂交稻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齐穗期的确定,高质量亲本种子的选择,制种基地的选择,父母本播差期的确定,花期的预测及调节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