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托生肌散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由黄芪、丹参、天花粉、乳香、没药、芍药、甘草等七味组成,主治瘰疬疮疡破溃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疮口较小,疮内溃烂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近20年来,笔者通过辨证,将内托生肌散加味用于兽医临床治疗一些顽疮、破溃后久不收口之溃疡,收效甚好.临床共治疗各种动物疮疡63例,全部治愈.该方药具有生肌迅速,疗程短,康复快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内托生肌散随证加减,治疗一些外科疾患,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内托生肌散的组成、适应症及方解  相似文献   

3.
生肌散"又称脱腐生肌散,在人医外科上常用于化脓性炎症及创伤感染病症。近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应用该药治愈蹄化脓、肩脓肿、疖创等数十例均获得预期效果。现将2例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 泰州南郊某户一头耕牛,一月前在河塘中划破左后肢第三趾冠关节、伤口约3cm,洗净后缝合一针,以后化脓不愈,伤口溃烂至关节囊、经多次封闭治疗,久不收口并流出透明胶状物,患牛三肢着地、跛行。随后,改用生肌散治疗,在治疗中切去部分腐烂组织,冲洗后从创孔中塞入生肌散,并留药请畜主按时自用,同时继续用奴佛卡因青霉素封闭,用药五次,隔1d一次,…  相似文献   

4.
1 病情简介 呼兰县冯宝贵奶牛场,1995年6月份连续有7头奶牛犊发生腮腺炎,病程比较短,最短的病程7d,最长的14d,年龄为4~5月龄。急性腮腺炎在局部呈现热痛性肿胀,手触之敏感。一侧患病时,头颈向健侧歪斜弯曲,肿胀较严重,蔓延附近组织时,病犊咀嚼困难和缓慢。两侧性更加严重,吞咽困难,多感染化脓,常于患部形成小的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唾液脓液,但未形成唾瘘。有2例慢性腮腺炎,呈坚实性,无痛性肿胀,其他症状均不明显。经了解,其发病原因多  相似文献   

5.
自1972年以来,我们采用玉红膏、生肌散治疗马骡各种创伤,鞍伤、钉伤等化脓创100余例,均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方法新鲜创进行一般的外伤处理,涂上玉红膏即可。对感染化脓创,可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撒布生肌散,敷上玉红膏。根据创面情况,可由每天换药一次至创面清洁无脓性分泌物后,隔日换药一次,一般不需应用抗菌素,但对创伤严重的病例,为防止全身感染,可行必要的全身疗法。疗程一般是10—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多年的基层门诊工作中 ,应用自拟“龙牡生肌散”治疗家畜化脓创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龙牡生肌散即 :龙骨 ,牡蛎各等份研末过筛 ,应用时再与红霉素软膏调合涂沫于患处。  应用龙牡生肌散与红霉素软膏共收治化脓创 10例 ,全部治愈。  病例 :1998年 5月 8日 ,海子沟乡。一头 7岁母驴 ,前肢前臂骨内侧被铁齿戳破 ,感染化脓后来本站治疗 ,经用生理盐水 ,双氧水常规冲洗伤口 ,涂 5 %碘酊 ,然后用红霉素软膏调合龙牡生肌散 (粉末 ) ,涂抹于伤口处 ,每日涂抹 1次 ,3日后伤口结痂 ,无炎性渗出 ,7日后结痂脱落 ,…  相似文献   

7.
1牛腮腺炎牛腮腺炎时有发生,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牛腮腺炎的症状为腮腺肿胀突起,具有热痛,初起压之坚硬,病畜头颈伸展,不愿活动,一侧性腮腺炎病畜头颈弯向健侧。左侧腮腺肿大10~14厘米,从右侧能触摸到肿块根部,呼吸困难,发出长长的呼噜音。饮水困难,欲食不能。有反刍动作而草团不能到口腔,口色红,舌下静脉充血。眼结膜潮红,耳  相似文献   

8.
笔者1966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牛腮腺炎12例,均获痊愈,现介绍如下: 一、症状急性患者在耳下部出现肿胀、增温,触诊敏感。双侧患腮腺炎时头颈直伸,单侧发病时头弯向健侧。肿胀蔓延至喉头时,出现呼吸困难、咀嚼吞咽缓慢、口流涎水;化脓时,体温升高,疼痛加剧,肿胀破溃、流脓,口中发出恶臭气味。慢性腮腺炎肿胀坚实、无疼痛。其他症状不明显。二、治疗 1.内服“普济消毒饮”方剂:黄芩25—30克、黄连8—12克、陈皮15—20克、元参15—18克、连翘20—30克、板兰根30—45克、马勃10—15克、牛蒡子15—20克、薄荷10—15克、僵蚕5—10克、升麻10—15克、柴胡15—20克、桔梗10—15克、甘草10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3剂。随症加减:体虚加党参;便秘加大黄、朴硝;体温升高时加公英、银  相似文献   

9.
生肌散的制法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万广训(山东省临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276700)1976年以来,我县各兽医站推广已故老中兽医刘承吉先生的祖传秘方生肌散,治疗各种外科病。据统计,治疗各类大小家畜各种手术创等外伤275例,仅有13例感染化脓,伤口愈合率达...  相似文献   

10.
1976年以来,笔者用自拟地榆散(暂定名)敷治20例外伤,均获愈,现简介如下。 (一)方法将地榆、大黄、白芨、乳香、白芷等量混合,共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对新鲜创、化脓创等,可将药直接撒布于创面并包扎。对烧伤或为了生长和保护肉芽,可将药用适量食油或凡士林调匀后,涂于患部并包扎。每隔2~3天换药一次,直到痊愈。 (二)疗效经我们试治的20例外伤均获痊愈。其中感染化脓创10例,未化脓污染创  相似文献   

11.
笔者试用百足虫(箭杆虫,马陆)搽剂治耕牛烂蹄病获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状患牛一肢或两肢下部皮肤发生炎性肿胀和慢性坏死。病初患肢的球节、蹄冠和系部有热痛和硬性肿胀,随后皮肤变冷横裂,流出淡黄白色透明液体,继而肿胀部皮肤破溃化脓坏死。有的球节以下皮  相似文献   

12.
外伤是兽医临床最常见的外科病。目前治疗外伤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粉、碘仿、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和青霉素等。这些药对外伤虽然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但无防冻、防蛆、生肌效果,因而创面往往在冬季受冻、夏季化脓生蛆,影响愈合。为了促进外伤第一期愈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配制了“防腐生肌散”,10多年来共治疗擦、刺、切、砍、撕裂等化脓和非化脓创300余例,第一期愈合者在95%以上,证明“防腐生肌散”具有二止(止血、止痛)、三防(防腐、防蛆、防冻)、一生(生肌)的功效。(一)配方碘仿100克樟脑100克冰片100克儿茶50克铜绿50克轻粉30克樟丹100克  相似文献   

13.
牛腮腺炎在我县时有发生,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唾液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笔者5年收治本病患牛42例,用醋酸强的松龙注射液、活血败毒汤治愈40例,治愈率达92.8%,2例因迟治无效,改用手术摘除。(一)病例鲁山县雷爬村乔振海家一头耕牛患腮腺炎,在当地治疗8天,连续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无效,于1984年3月30日牵至我院。  相似文献   

14.
验方荐举     
(一)碘蜂膏治家畜化脓创自1983年起,笔者用碘蜂膏治疗各种家畜化脓创22例(马16例、骡1例、驴2例、牛3例),平均用药3次,均获痊愈。 1.配制:取熬炼脱水去杂的蜂窝9份,医用碘酊1份,充分混合,呈均匀棕红色即成。 2.用法:先将化脓创按常规清洗干净,再根据创面大小、创腔形状与深浅的不  相似文献   

15.
两味(樟丹、枯矾)生肌散,制作简单、取材较易、经济简便、疗效很好,很适合广大农村牧区兽医人员使用。根据我们几年来对数千头(只)家畜化脓创的治疗,确实具有上述优点。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耕牛腮腺炎夏秋季节的常见病,俗称"痄腮".是腮腺及其导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患病的腮腺可发生脓肿.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近年来,我们采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耕牛腮腺炎2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疖病是奶牛较常见的一种乳房化脓性疾病,发病后在乳房皮肤上形成化脓性炎症病灶,局部增温、肿胀、疼痛,奶牛泌乳量下降,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笔者用中药加味五味消毒饮结合局部治疗奶牛乳房疖病32例,治愈32例,并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治愈后不复发、产奶量可迅速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一、咽部铁丝伤黄色、公牛。3天前突然不吃草,在本地治疗无效,后转入我校兽医院治疗。临床检查:颌下水肿,耳下方肿胀,疼痛拒按,抬头、伸颈有痛苦表现,体温39.5℃,想吃草,但含起草后不嚼也不咽。印象诊断为腮腺炎。经过多次抗生素治疗无效,耳下肿胀更加严重,耳下肿处仔细检查,喉头前方有尖硬物体,两侧均  相似文献   

19.
牛腮腺炎在我地时有发生,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笔者6年来治疗患牛24例,治愈率达95%;1例因医治无效,改用手术摘除。现报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治疗外伤、化脓创面,用一般消毒药水或盐水洗净创面,擦净,涂上清油(芽籽油),均匀撒布较细烟草,用纱布覆盖创面。夏天可用鲜大蓟水加洗。新鲜创口另加5%贝母粉撒布,隔日一次。共治鞍伤53例,大小家畜化脓创56例,仅3例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