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早稻新品种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泸香658、特优5058、特优858、Y两优2号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在河池市可扩大推广种植;1013A×R6414、特优158、贺两优86、皖稻131 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但与宜香725(CK)比增产不显著,在该生态区可继续试验观察;其他试验品种在该生态区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2009年早造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广西南宁市水稻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步伐,2009年早造以特优63为对照,对14个已通过国家或外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天优3301、Z优272、泸优5648、特优923、两优036等5个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比对照增产3.03%~9.99%;新香527、德香4103、Q优2号3个品种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较小,为0.07%~1.00%,但米质和综合性状较对照品种好,这8个品种均可在南宁市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引种,其余品种可继续进行种植观察。  相似文献   

3.
2013年在广西容县进行6个杂优早稻新品种(组合)对比试验。以特优8631、广信优319、特优8号、特优41、C两优608等5个品种(组合)为试验品种,特优9846为对照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特优41比对照增产11.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进入区试阶段,产量位居第二的是特优8号,比对照增产3.4%,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宜继续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以优Ⅰ 66和新香优80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早稻新品种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98优58、泰香89两个品种的产量比两个对照种显著增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天优217产量居第2位,综合性状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对部分中稻新组合区试的基础上,2006年对11个中稻新组合进行区试,鉴定筛选适宜宁德市推广的优良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联大2008、Ⅱ优0323、双香2号、Ⅱ优6号和Ⅱ优1946,建议在宁德市稻瘟病轻发生区扩大试种、示范.2006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Ⅱ优051、D优177、特优明4002和特优059,建议2007年续试;特优166和特优140两组合在2006年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中止试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正在推广的Ⅱ优6号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3.15%,内5优39比对照增产16.57%,有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37%—8.39%,品种香两优875比对照减产1.69%。产量、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是Ⅱ优6号、内5优39、中浙优1号和渝香203,适宜台江苗岭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合双季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总结其高产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指导当地农业生产,选择五优308、新两优6380、辐优21、特优165、金福优16共5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五优308的产量最高,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6﹪;其次是新两优6380,比对照增产37.9%;再次是辐优21,比对照增产35.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这3个组合可在柳江县双季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Ⅱ优838为对照,对11个中籼新组合进行区域试验,并对各品种的产量、生育性状、主要经济性状、抗性、米质等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有10个组合较对照Ⅱ优838增产,1个组合较对照Ⅱ优838减产。所有参试组合均具有良好的抗性。荃优136、两优922、荃优108、Y两优9004米质好达部颁二等米标准,两优922、荃两优华占、广两优1032、荃优108、荃9优5号适宜在寿县生态区种植,荃优136、Y两优9004、原两优185、两优5792、两优992可在寿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4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比对照内香优3号分别增产10.4%和2.5%,与对照Ⅱ优838产量相当,贵香优1号、贵香优3号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达中抗,产量、抗病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为贵香优1号,其每穗粒数为182.24±23.35,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适宜在湖南西部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海南东方本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2个优质水稻品种(组合),从株型、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都在120~150 d,其中特优131和赣优157的生育期较长,特优3301生育期最短,比对照特优5511短30 d;水稻品种Ⅱ优1268、赣优157、特优3301产量较高,其中赣优157产量最高,实测产量增幅最大,达10.3%,特优3301与其他品种相比实测产量增产幅度也较大,达7.5%;T优551的整精米率达到最大值,比两优1303高44.6%,直链淀粉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水稻品种;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产量和品质共4个主要指标得分,其中特优3301、特优1366和赣优157在产量较为突出,而从水稻的品质因子可看出特优131、特优3301、T优551品质较佳,综合得分特优3301最高,为1.07。综上所述,特优3301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品质方面变现较好,适宜在海南省东方市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铜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组合)。[方法]对引进的12个中籼水稻品种(组合)进行区域试验,分别为Y两优342、扬两优818、中优9号、Y两优90、玉优12、徽两优932、徽两优348、宝两优6号、G两优1号、五山丝苗、Y两优8025、Y两优6611,对照为Ⅱ优838。[结果]徽两优348产量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0.93%,品质5等;五山丝苗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0.26%,品质5等;Y两优342产量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9.60%,品质5等;G两优1号产量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94%,品质3等;Y两优90产量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8.61%,品质3等;徽两优928产量居第6位,比对照增产6.62%;玉优12产量居第7位,品质4等。Y两优8025、Y两优6611产量比对照增产5.00%,Y两优8025品质5等,Y两优6611品质较好,为2等。宝两优6号产量一般,扬两优818、中优9号减产。[结论]筛选出的高产组合徽两优348、五山丝苗、Y两优342与高产优质组合G两优1号、Y两优90适宜于铜陵县推广种植;Y两优8025、Y两优6611可在铜陵县示范种植;宝两优6号、扬两优818、中优9号不适宜在铜陵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综合抗性,为江淮稻区推广主导品种提高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极差法对比研究11个中籼稻新品种(Ⅱ优838、两优383、荃优822、新两优223、协优107、Ⅱ优024、徽两优348、丰两优80、开优8号、冈优1577、金优R源5)。[结果]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皆在适宜范围内;较对照Ⅱ优838增产的有6个品种,较对照减产的有4个品种,各品种较对照产量呈极显著差异。[结论]筛选出适合江淮稻区乃至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的杂交稻新品种徽两优348、新两优223、荃优822、两优383、Ⅱ优024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们将三区四县精选报送的24个中稻杂交组合,安排在歙县、休宁县、黄山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试验对比,从中筛选出了辐优827、Q优6号、Y两优302、Ⅱ优3216、川香优2号、中浙优1号、国稻6号、两优多系一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380、川香优6号等10个适宜黄山市种植、早熟丰产、综合抗性较好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501、泸香8258、安两优9808、徽两优6号、两优273、Ⅱ优339等品种丰产性能佳,经济性状好,综合性状优,适合推广种植,为常德市水稻品种选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泸香优125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A与恢复系南恢125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过我市的两年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米质优,丰产稳产,熟期适中,耐寒、耐旱性较好。现将两年来试种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筛选适合安康区域气候特点的优质、富硒有机栽培水稻品种。[方法]收集安康生产中的18个水稻品种在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进行对比种植,测定分析稻谷品质。[结果]供试水稻品种以内香8518出糙率最高(80.22%),整精米率最高(72.40%)和垩白米率最低(8.2%)均为泰香8号;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在7.61%~17.27%之间,胶稠度、食味品质平均值分别为49.3 6 mm和78.05分,泰香8号、内香8518和宜香优2115的蒸煮和食味品质均达1级;蛋白质含量在8%~9%范围内有泰香8号、宜香2115和Q优6号等7个品种;稻米硒含量在0.04~0.15 mg·kg~(-1)范围内,均达到国家富硒稻谷标准。[结论]泰香8号、宜香优2115、内香8518、Q优6号和Y两优1号均可作为适于安康区域有机栽培的水稻品种,其中以泰香8号、宜香优2115稻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于广德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良中籼水稻新品种,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Ⅱ优838为对照,对引进的12个中籼组合(品种)的产量及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11个品种比对照产量高,1个品种比对照产量低,其中T两优601、众两优6号比对照增产10%以上,适宜于该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黔北地区一般栽培水平条件下对省内外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鉴选。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产量最高(8371.5 kg/hm2),比Ⅱ优838增产13.53%,属于多穗型组合,且抗稻瘟病、纹枯病,抗倒伏性强。川丰5号产量居第二(7908.0 kg/hm2),比Ⅱ优838增产7.24%,属于大穗型组合,抗稻瘟病,抗倒伏性强。C优725、中优838、冈优177等较好。各参试品种可在黔北地区种植。该文还提出了加强抗性育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川香优2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香优2号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川香29A与成恢177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属于优质重穗型组合之一,因其具有比普通高产杂交稻明显的根系、分蘖、穗粒优势和增产效果而深受欢迎。2003年,我们在温州市各县(市、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从种植表现来看,该组合具有米质特优、抗稻瘟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2004年示范推广面积达466.7hm^2,平均产量为601.5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新组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优63为对照,选择D奇宝优527、D优130、甬优6号等9个水稻新组合进行田间小区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特优627、D优130等3个组合综合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增产8.82%、7.10%、4.7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米质与对照相当,可作为当家组合推广;D奇宝优527、两优培九两个组合产量中等,分别比对照增产2.26%和减产2.90%,增减产均达显著水平,米质佳,商品性好,可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