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 7月 31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致信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说 :“我近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 ,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 ?1 993年 2月 ,在北京召开的“山水城市座谈会”钱老又作了《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书面发言。笔者多年对中国风景名山的研究 ,阐述中国山水诗画的兴起 ,“羊城八景”是广州山水城市的缩影和重塑珠江“母亲河”形象等 ,请同行赐教。一、中国山水诗画的兴起从魏晋、南北朝至清代鸦片战争时期 ,长达 1 70 0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文化曾…  相似文献   

2.
何谓山水园林城市?自1993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呼吁“中国应建‘山水城市’”之后,城市生态与城市景观受到进一步关注与重视。钱先生认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应该是:“第一,有中国的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建设园...  相似文献   

3.
<正>“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这个城市自然山水条件结合起来,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所以不用‘山水园林城市’,用‘山水城市’。”这是钱学森1996年3月15日说过的话。钱学森大名如雷贯耳。他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荣膺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州市“山、水、城、田、海”自然格局式的山水城市建设实践,特别是近十年广州在城市环境建设优化和生态建设保护方面的做法和成就,从三个方面阐述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理论的核心,强调城市建设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相互交融,并借用佛家“不争、无相、舍得”六个字说明山水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盆景有称为“活的中国画”,山石盆景是其中一大类,是中国山水画的立体化、微型化。它的特点与山水园林相似,但布局手法更精巧,把大自然山石之美更灵粹地凝缩于小盆之中。一山一石、一木一水都“表量”着人们对美的想往与探求,反映着作者的艺术情趣与理想,在艺术的天国里独创新奇,象征着无限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园林艺术的工作者,常常这样认为:山水画对园林艺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园林布置和山水画的题材同是自然景物的反映,因此许多优秀的山水画家同时又是园林艺术家。我多年来从事园林艺术工作,同时又是山水画艺术的爱好者,从已造就的风景园林中去写生、去观察,从而创作近似山水园林的山水画,从真山真水中得到启迪。自己虽谈不是园林艺术家和山水画家,但总觉得山水画与园林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借这个机会谈谈山水画与造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何昉 《广东园林》2011,33(6):11-1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次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这是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理论提出的,是对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科学设想。钱老说“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城市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建造的。城市的核心主体是人。因此,发展和建设一个有利于人...  相似文献   

8.
--”WW 题 目【作 者I用”页 题 目1 作 者 卜阶页 政论综合 1学习伊春经验,促进我区l,。。、。。。“二;,二—。。_。。。,j_、。,LL。0、。舍圃升众土了”-—”一I‘瑟再”I6“9夺取“三北”建设的新胜利1厅造林处51.3—一’—一’11杨义问志的来信D 卜5-_二I-I—— 一_【I 林业改革I】和田地区和巴州三县林业D 阿不拉·托1,。DI 。:广毛了”‘——一””一D’‘”‘7气”一11·6 DI生广情况调查D 乎提0“”经营区全面承包,促进企【吕 超【 I’IT二 了立丁‘”——’”———一】二。L‘了I 工·130公n。bs。卜一一仑口科D 缸 …  相似文献   

9.
“四面环山、三面绕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典型风水格局形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骨架和环境意象。文章以“山水”和“风水”为根本出发点,分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景观艺术特色,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完美地传承和保护好阆中古城这一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强调指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等学校要  相似文献   

11.
茶余饭后     
忍,一忍再忍著名音乐家乔羽结婚40周年纪念日,儿女们在一家歌舞厅聚会祝贺,上百名亲朋好友闻风而至,顿时掌声、歌声四起,热闹异常,乔羽夫妇自是惊喜有加。正在这时,有位年轻的朋友突然发问:“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居然能够生活40年,真是不可思议!”言下之意,历经40年沧桑,怎么却没“离”呢?顿时,偌大舞厅一片安静,人们期待着乔羽回答。乔羽把玩着自己的酒杯,前后左右地看了看喜洋洋的朋友们,开腔道:“如果让我实话实说,我只有一个字———‘忍’!”夫人佟琦还没等朋友们醒过神来,赶紧补了一句:“我也有四个字———‘一忍再忍’!”顿时…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代有名的山水画入手,分析传统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敬畏山水自然、人与山水自然亲近以及山水自然与人亲近三个层次,共同表示中国人心中理想的景观模式。在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与中国园林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3.
假山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它是我国造园艺术家借取天然石材,巧妙地构筑山水景观的一种独特造园艺术。这种再现真山真水的表现形式与山水盆景及山水画一样,都是对山水自然美的再创造,“离象而求”,赋予山石、流水以新的生命。“咫尺之内,而瞩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的共同体,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生态绿化苗木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体,既是山的命脉,也是城市“肺活量”的重要支撑,是扩大城乡绿色生态空间、生活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不可或缺的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15.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要走出中国自己的创新之路,培育人才、给人才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成为他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二::····……:··……岁’二(1):1杨佐忠(2):15把防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尸‘:”.…’二’“”‘”一‘·‘_刘广运(2):1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向新阶段 ,..................······……,’’……马驹如等(l):4美国白蛾的有效天敌一白蛾周氏啮小蜂…杨忠歧(2):17严静君等(2):18·研究报告二张旭东等(2):20赤眼蜂和平腹小蜂寄生率与放蜂量、卵块密 :度关系的研究·……,’一,’’一,.’’ 11童新旺等(1夕:5农药混剂防怡几种林业害虫的研究_·万. ”“””“””’‘’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不是“地大物博”?有一天我与同事谈起这个话题,他说“这种观念应当改变”。我不同意。他便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给我上了一课:中国耕地只有多少,缺水城市有几十个,人均水资源何等之少,某种资源只够用多少年,等等,甚至还说:小学课本中讲“中国地大物博”是误导,应当改掉。我很愕然!而且我觉得,这不是我同事个别人的想法,因而值得弄清楚。中国国土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在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五国面积之和的6倍左右,难道不大吗?中国的自然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也不少。…  相似文献   

18.
依托迁西县“山区城市”“滨水城市”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尊重、顺应自然山水环境”为规划思想,以“三山一河”为重点,以“显山露水、合理布局”为原则,通过强化山脊轮廓线保护、构建生态绿脉、实施“碧水”工程、增加滨河生活岸线等措施,构建山、水、园、林、城相辉映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9.
政论绩逐 Z t 丰富森林资源,繁荣林区经I王益敬I4·5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沂机关【1·3”「rI BOA 恰《【把国营苗圃”多胞营。展【D_。。_。,t。_。。。。。、I。。。。1。-,起来 卜文升t 4·7田纪云副总理考察黑龙江、K摘记川1·5—个 厂‘一’B” 内蒙古林区时的讲话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JI珍惜大好形势发展新疆林业D林业厅【1·6 关于加强林区治安保护森D【5·3万里同志在中央绿化委员会g IZ—3·3 林资源的布告 卜。1。。l”“—‘-“——’———‘———”“【广“”——““””‘-’-口D本刊评D 。-。。,x^、,,,…  相似文献   

20.
江苏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江苏省为我国古代吴越文化中心,园林建设渊源极早,遗存的古代第宅园林为数最多,而且该省文人画家代不乏人,这些遗存第宅园林中,许多园主本人多是文人;或则园主虽非文人,而其园林的命题立意和造景布局系由文人画家参与的。这类园林,其立意(意识形态)是无神论的,多数是反封建的;其造景则是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因此把这类园林命名为“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这类园林的艺术评价及创作过程,作者认为分为“生境”、“画境”、“意境”三个境界:反映生活美和自然美的“生境”是文人园林的艺术泉源,这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再由生活美和自然美的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再由“生境”上升到艺术美的“画境”,则是中国文人园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根本区别。再由“画境”触景生情而升华到产生浪漫主义激情的理想美境界,就是“意境”。这种理想美的境界,作者认为又可以概括为: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四种类型。江苏文人写意山水派园林三个境界是以情造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其创作方法则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