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昭通市某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查处发现,某村村民涉嫌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生猪。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本文通过对该起案例探讨,对违法主体认定、违法行为认定、适用法律及处罚依据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官方兽医依法行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案件来源行政相对人:河南省桐柏县某农贸市场肉品经营户李某。行政处罚主体:河南省桐柏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010年5月26日,桐柏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农贸市场监督检查时发现:桐柏县某农贸市场李某涉嫌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猪肉产品。经初步调查,执法人员认为李某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猪肉产品的违法事实存在,应适用违法行为一般处罚程序,经  相似文献   

3.
1案件来源 行政相对人:河南南阳市某农贸市场肉品经营户杨某行政处罚主体:河南省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011年4月17日.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南阳市建城区履行监督检查时发现:南阳市某农贸市场杨某涉嫌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猪肉、鸡、鸭等动物产品。经初步调查.执法人员认为杨某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的违法事实存在.应适用违法行为一般处罚程序。经报主管领导同意后予以立案。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农业部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1]25号),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实行官方兽医资格确认,解决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的官方兽医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5.
A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xx猪业公司涉嫌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经立案调查,认定当事人违法事实存在,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本文对该案的适格主体、违法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文书制作等内容进行了点评,对违法事实认定及完整证据链的形成进行了重点分析,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起止时间、承运人、运输车辆、运输起止地、涉案标的数量、货值金额和危害后果等进行了准确认定,以期为官方兽医依法行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经营者经营未检疫的猪肉案 2004年5月15日上午7时左右,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兽医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秦南镇千秋村检查时,当场查获宦某经营未经检疫的猪肉.依据<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第19条的规定,执法人员即责令宦某携未经检疫的猪肉当日11时前到指定地点补检,但宦某置若罔闻,拒绝补检.6月3日,盐都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作出违法行为通知书,并送达给宦某,书面告知宦某有陈述申辩权和提出听证的权利,宦某放弃了上述权利.6月10日,该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作出都农(动防监)罚字(04)第1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宦某停止经营并罚款1500元.  相似文献   

7.
1 案情 2009年7月27日,江西省遂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对某乡农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时,该乡个体屠工反映,该乡畜牧兽医站几天没有派检疫人员到乡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检疫,检疫验讫印章交由乡定点屠宰场工作人员进行加盖,并未开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8.
1案情简介 2008年4月14日,苏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市区某市场例行检查时,发现货主沈某的家禽(鸡)共计200羽,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随即展开调查,确认这批鸡来自外地某县,未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直接运输至本地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9.
一、案件来源 2009年3月17日下午17时许,云南省沾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该县白水镇畜牧兽医站检疫执法人员来电,称其在仔猪交易市场例行检疫时发现某商贩经营染疫仔猪有某种重大动物疫病症状,初步诊断为某种一类动物疫病.接报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立即联合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A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通过监督检查发现,某养殖场涉嫌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经立案调查,该案违法主体认定准确,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结合本案,本文对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未经检疫与未附检疫证明的区别、行政相对人主体是否适格、执法程序及证据搜集是否合法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提高队伍执法办案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快递业务输送包括肉品在内的各种生活消费品。肉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快递公司发售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有关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规定。在实践中,一些快递公司收发肉品时淡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查验,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在控制肉品质量安全和防范疫病传播风险方面的作用。本文通过市场调查,提出了一些检疫换证对策,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对生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以及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乳酸菌是一种安全、优质、高效的益生菌,可调节肠道环境,抑制或杀死胃肠道病原体,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调节肠粘膜免疫力,保持肠屏障功能,有利于猪的健康,提供了抗生素策略的潜在替代方案。本文就饲料中添加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对新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育肥猪和母猪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不断提高猪的福利和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倞 《中国兽医杂志》2019,(3):94-96,99
为了分析驻马店地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从驻马店地区不同养殖场中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肺脏、鼻拭子等病料组织74份中分离得到了4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分别检测4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43株分离菌株以K5、K20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37.2%、27.9%;43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在51.2%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8.6%~234.9%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耐10、9种药物分离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6%、27.9%。本试验为该地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行业推荐水平)提高到2500 FTU/kg(超剂量水平)对肉鸡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率系数和氮平衡校正表观代谢能值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1日龄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试验1~14 d饲喂基础日粮(前期料),在15~21 d期间饲喂3种日粮,即正对照日粮(不含植酸酶)、负对照日粮(1000 FTU/kg植酸酶),植酸酶组日粮(2500 FTU/kg植酸酶)。负对照组日粮除钙和非植酸磷含量降低1.80 g/kg和1.50 g/kg外,其余营养指标均与正对照组日粮相同。结果显示,正对照组日粮的总能和粗蛋白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 <0.05)。正对照组日粮中淀粉、钙、磷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与负对照组日粮无显著差异(P> 0.05)。正对照组日粮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显著低于负对照组日粮(13.34 MJ/kg和14.46 MJ/kg,P <0.05)。负对照组日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升高至2500 FTU/kg,导致总能和粗蛋白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分别升高2.5%和7.1%(P <0.05),且磷有显著升高的趋势(10.4%,P=0.08)。此外,负对照组日粮中植酸酶水平从1000 FTU/kg升高至2500 FTU/kg时对淀粉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和日粮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日粮超剂量植酸酶水平(≥2500 FTU/kg)在改善玉米能量、蛋白质和磷在回肠消化率的效率要优于肉鸡行业推荐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海关检疫压力增大,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声誉,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势在必行。衣原体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也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鹦鹉热衣原体对多种动物宿主有广泛的寄生性引起不同动物的多症候群疾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动物名录疾病。方法对入境的一批肉种鸡进行抽样检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用间接血凝检测鹦鹉热衣原体病,做出试验报告。结果经检测出现阳性,肉鸡携带有衣原体病毒。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二章进境检疫第十六条检出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动物,退回或者扑杀,同群其他动物在隔离场或者其他指定地点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集饲用玉米样品共30份,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赤霉烯酮(ZEA)和T-2毒素(T-2)2种霉菌毒素进行检测,旨在比较两种方法对饲用玉米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饲用玉米中的ZEA均100%检出。检测T-2时ELISA法的检出率为83.33%,HPLC-MS法则未检出。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霉菌毒素含量均都表现出ELISA法的检出值普遍高于HPLC-MS法。ELISA法前处理简单、检出速度较快且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但因干扰因素较多易出现假阳性。HPLC-MS法前处理复杂、成本昂贵、操作要求高,但检测结果较为稳定和准确。说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用ELISA法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后,再用HPLC-MS法进行精确定量,这样既能实现检测目的又能节省检测费用。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相关规定,严禁泔水喂猪。在执法实践中,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地对泔水喂猪行为处罚意见不一。《畜牧法》虽规定禁止从事畜禽养殖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但未明确此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法律震慑效果偏弱;泔水也并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不适合其处罚条款;认为非洲猪瘟防控期间,针对泔水喂猪行为,应按照《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是科学可行的。本文进一步从完善立法、强化宣传、强化执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选用30份玉米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AFB1)进行测定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其中,使用HPLC-MS外标法定量时,设计两组标准曲线,分别是玉米基质液加标组曲线和纯标组曲线,得到的结果再与ELISA比较。结果显示:用ELISA筛选出的阳性样品,用HPLC-MS法确证亦为阳性,判定结果一致,但具体检出量存在差异。当样品中AFB1含量为2~6μg/kg时,测定结果 HPLC-MS(纯标组)相似文献   

20.
补检是《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种补救路径,但在执法实践中,对补检制度的法律设定及可操作性存有争议。笔者认为现行的补检制度易使检疫对象补检合格的标准低于正常标准;行政相对人如采取不报检而补检的方式,易使原本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变为检疫合格。这提示应重构补检制度设计要求,一是应对查获的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可以规定留验、针对法定检疫对象进行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等更为严格的补检条件;二是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则不应或谨慎设计补救路径。本文研究提出了重新构建现行检疫对象补检制度的可行性思路,可进一步强化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规范动物检疫活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