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静 《湖北植保》2001,1(2):29-30
70年代在我国茶树上发现的茶叶新病害茶芽枯病 ,近年来因冬季气候变暖 ,在闽东乃至江南茶区早芽种的茶园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 ,严重地影响着春茶的产量与制茶质量 ,给茶叶生产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被病菌侵害的春茶芽叶叶梢生长受阻 ,叶片萎缩卷曲 ,直接降低了春茶产量与质量。1 发生规律与症状该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 ,发生在气温 1 5~2 0℃ ,空气湿度较大的春季。且芽叶营养物质丰富的春茶 ,病菌器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当气温高于 2 9℃时 ,病菌生长受抑制 ,停止发病。春茶芽枯病主要为害春茶幼叶和第一至第三片嫩叶 ,叶片初侵染时…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咸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和茶枝梢黑点病。笔者介绍茶叶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1炭疽病
  1.1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成叶或老叶,病斑多在叶缘或叶尖上,初期为水浸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  相似文献   

3.
马安镇铜佛山茶距郧西县城50km,海拔470m,现有茶园40hm2,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茶园,年产茶在4 500kg,由于基地老化,茶园病害异常严重,极大的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茶园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其主要病害有茶赤叶斑病,茶芽枯病、茶叶叶枯病。针对茶园主要病害发生,探讨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1 茶园病虫草害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茶园病虫草害是当前我省茶叶生产,提高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一些例子可以说明:秭归县的茶白星病,为害嫩叶,病斑园形,灰白色,病叶变形,茶芽细小,初制成品味苦;崇阳县的茶炭疽病,叶片得病后变褐枯死,直接影响当年新梢上的茶芽发育和萌发,造成严重减产;鹤峰县下坪区的茶毛虫,不  相似文献   

5.
<正>茶园中常见的螨类有5种,即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咖啡小爪螨、短须螨和茶黄螨,对茶叶生产影响大,造成茶叶减产。笔者介绍5种害螨的发生和防治技术。1发生与为害1.1茶橙瘿螨1.1.1为害特点该螨以成螨、若螨刺吸嫩叶或成叶汁液,叶背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观察和防治,晴普茶区茶树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煤烟病、苔藓、地衣等,除茶饼病、炭疽病外,其他病害零星发生,发病程度均在经济阈值以下,对茶树为害轻,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茶饼病,炭疽病每年均在不同茶区域发生,为害重,成为茶区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7.
瓮安县为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茶叶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茶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1540hm2上升到2011年的5733hm2。随着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茶树上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为害加重.瓮安县发生较严重的茶苗茎枯病就是其中一种。2010—2011年瓮安县茶树茎枯病发生面积541.8hm2.病株率7.9%~32.8%.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的发展。为了找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保证茶叶生产安全,笔者对茶苗茎枯病的发生和为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茶叶主要刺吸性害虫的科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调查,目前为害永泰县茶叶的刺吸性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茶跗线螨、咖啡小爪螨)、茶黑刺粉虱、茶蚜等。由于刺吸性害虫发生隐蔽、虫体小、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无论是成虫或若虫均能刺吸茶叶汁液,阻碍茶叶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使受害茶叶光合效率降低,发芽密度下降,育芽能力差,萌芽迟,芽梢生长停止。黑刺粉虱和茶蚜还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小虫成了大灾,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绿盲蝽是春茶的主要害虫。刺吸嫩芽,导致芽头上出现褐色斑点,随着嫩芽的生长,逐渐形成孔洞。如果不进行防治,则芽头萎缩,最后造成无茶可采。对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以往的资料显示绿盲蝽的防治适期为发现为害症状后10d左右。但这几年的田间调查发现,如果绿盲蝽数量较多,则在这10d左右的时间里仍能造成比较严重的为害。为此,我们对该虫的防治适期进行了探讨。经过2a的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我们认为该虫的防治适期可以提前,定在田间出现初始症状后3~5d比较适宜,此时田间既未出现严重的为害症状,防治效果也很好。依…  相似文献   

10.
谭济才  邓欣 《植物保护》1993,19(3):29-30
茶白星病Phyllosticta theaefolia Hara是我国山区茶园的一种重要病害。湖南、湖北、广东、贵州、云南、浙江、安徽等省山区茶园均有发生,近年来日趋严重,局部茶园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此病主要危害茶树嫩梢芽叶,病斑直径2毫米左右,多个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大斑,严重发生时引起茶树嫩梢芽叶畸形,生长停滞,产量锐减,罹病芽叶制成干茶味苦异常,已成为山区茶叶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笔者于1988—1990年在地处武陵山区的国营东山峰农场对此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现将该病发生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整理报  相似文献   

11.
王力  王光辉  李宗 《广西植保》2003,16(4):18-19
当年栽培的芦笋发病较轻 ,病害亦少 ,基本不用药剂防治 ,而栽培老区病害较重 ,主要有褐斑病、茎枯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等病害发生 ;现就生产中芦笋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1 褐斑病 Cerccsporq asparagi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普遍 ,但为害较轻 ,其危害程度不及茎枯病。主要症状为 :病斑发生在茎秆、分枝及拟叶上 ,典型的病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褐色 ,中央淡褐色。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表面生有灰黑色霉层 ,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病斑逐渐扩展呈不规则形 ,严重时分枝枯黄 ,拟叶提早脱落 ,病株早衰。  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该病发生 ,…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市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地黄常年种植面积2300hm2左右。近年来,地黄斑枯病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地黄生产的重要病害。2005年发生1800hm2,占种植面积的78.3%。据调查,发病盛期平均病株率为19%,严重地块高达83%,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的减产70%以上,对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此,笔者对地黄斑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病害症状及病原侵染循环地黄斑枯病常在地黄生长的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褐色,有黄色晕圈,边缘无明显界限。随后病斑扩大,呈黄褐色至深褐…  相似文献   

13.
桑芽枯病是桑树枝干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桑芽,影响蚕茧生产。 桑芽枯病初期产生稍凹陷的红褐色油渍状病斑,后密生粉红色至橙红色小粒,常围绕冬芽作环状排列,使冬芽不发芽或发芽后新梢和嫩叶急剧萎凋,当病斑连接围绕枝条时,病斑上部枝叶枯死,下部腋芽萌发。病部枝条皮  相似文献   

14.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不仅当年无收,而且严重影响第二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幼虫体密布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及田间管理。1发生为害情况该虫60年代在城口县发生严重,曾造成较大损失,后经过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为害。2002年茶毛虫在本县茶园突然暴发成灾,在为害盛期的5~6月,平均每叶有1~2头幼虫…  相似文献   

15.
正豇豆轮纹病又称灰斑病、棒孢叶斑病,是豇豆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该病在豇豆上的为害呈上升态势,多在开花结荚后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和豆荚,影响豇豆产量。1发病症状1.1叶片症状初期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微突起,扩大后,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4~8 mm,红褐色,边缘明显,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部中心轮纹颜色稍深,病部组织不产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斑连片,叶片发黄枯死。叶脉发病,呈褐色坏死斑。天气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芽粗腿象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和芹  汪荣灶 《江西植保》2004,27(3):104-105
茶芽粗腿象(Ochyromera quadrimaculata Voss)是江西省春茶期发生的一种重要茶叶害虫之一。鉴于茶树品种对该虫的抗性迄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是衡量茶叶好与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茶树是常绿植物,叶部病害种类较多,尤其是近几年茶饼病对茶树的为害较为严重。该病害使茶叶产量降低,品质明显下降。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均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8.
贺伯虎 《植物医生》2016,(12):70-71
<正>茶棍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在晴隆县晴普茶区一年发生多代。近年来,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使茶叶生产成本上升。该虫为害茶树嫩梢或叶柄,出现褐色斑纹,芽叶干缩。以蛹在土壤缝隙、枯枝落叶层和树皮缝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后扩散到叶背面取食,并把卵产在叶背面叶脉处,初孵若虫有群集性,在嫩叶背面及叶  相似文献   

19.
 珠兰[Chboranthu spicatus(Tub) Mak)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香料作物,并可与茶制成珠兰花荣,花与茎可提取芳香油,但叶线虫病长期以来为害珠兰,成为珠兰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据调查该线虫主要为害叶部,初期病斑黄色,背面在雨后呈水渍状,后变红褐色或桔红色、病斑逐渐扩大,最后呈兰褐色、病叶易早脱落,花小而少,重者全盆大部叶片掉落,影响产量极大.  相似文献   

20.
茶小绿叶蝉是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咸宁地区每年发生代次多,且世代交替,为害夏、秋茶,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