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mtDNA Cytb基因为标记,研究不同鸽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通过对6个鸽种样本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A、G、C、T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6.5%、13.4%、34.8%、25.3%;共发现变异位点数为371个,变异类型为转换和颠换;共发现3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97,平均核酸多样性(Pi)为0.11373;6个品种之间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00~0.018,其中王鸽与石岐鸽之间遗传距离最小,岩鸽与蓝环鸽及卡奴鸽间遗传距离最大。结合NCBI上已发表的34个鸠鸽科同源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表明6个家鸽品种只有一个单一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与家猪品种的起源进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发现Ag-NOR是研究家畜起源进化的一个良好的细胞遗传学指标。它表型稳定,灵敏性高,能够察觉品种间的微小变异。用生物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x~2独立性检验和遗传距离分析,揭示了中国家猪、欧洲家猪、美洲家猪在起源进化中的相互关系和特点,同时还可对近缘品种加以区分,深化对品种形成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微卫星标记为共显性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且重复性好,被认为是研究遗传关系的理想标记之一。其中,RAMP(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是以1条5′端锚定的与SSR引物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和1条RAPD引物相组合,对基因组DNA中的微卫星序列进行随机扩增揭示物种间的遗传关系,适合遗传背景尚不太清楚的物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目前,RAMP仅见应用于转基因水稻、杨树和甘蔗等种质鉴定以及大麦、黑麦、桃树等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而在水貂的研究中尚未报道。为此,笔者应用RAMP标记对水貂品种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以期在动物研究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本研究对36只儋州鸡样品的线粒体DNA(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品种鸡的mtDNA D-loop区全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儋州鸡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儋州鸡mtDNA D-loop区扩增片段长度为1 210 bp,A+T含量为59.9%,C+G含量为40.1%,变异区在167~1 215 bp之间,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67~367 bp之间,存在6种单倍型,共有20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变异度(Hd)为0.57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6.449,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537,中性检验的Tajima’s D值为1.61643,6种单倍型可分为A、B、C 3个世系,以B世系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儋州鸡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相对偏低,结合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发现,儋州鸡的遗传组成来自3个母系祖先,缅甸红原鸡、爪哇红原鸡及红原鸡海南亚种均是其潜在的祖先,受外来鸡种影响较小,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原始鸡种。  相似文献   

5.
家畜血液蛋白质和同工酶多态型电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血液中多态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用数理统计方法首先估计出各位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其次估计种群间的遗传相关性(Genetic Vela-tionship),并进行数值分类(Numerical taxonomy)。本文简要叙述常用的电泳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兔的毛色遗传与家兔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的毛色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长期以来人们对兔毛色遗传的研究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杂交试验,揭示了决定家兔毛色遗传的一些基因座位及其遗传规律,并在家兔的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近几年猪肉质性状方面遗传研究进展,综述了候选基因法、转录组、蛋白组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对影响猪肉品质基因的挖掘,分析了现有遗传研究工具在肉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肉质性状分子遗传研究前景提出展望,为进一步促进分子遗传标记在猪肉质性状中的遗传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朱庆 《中国家禽》1999,21(8):32-34
遗传图谱(geneticmap)是指通过遗传重组所得到的基因线性排列图,若以遗传重组值作为基因间的距离,则得到的图谱称连锁图(linkagemap)。遗传图谱的构建是遗传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是对基因组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也是遗传育种和人类遗传...  相似文献   

9.
畜禽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Z1):82-83
本文综述了运用遗传标记在畜禽育种中进行辅助选择的研究动态及进展。通过分子遗传标记对畜禽性状的选择 ,是目前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畜禽育种实践将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可应用于畜禽的选种选配、基因转移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我省应尽快启动动物生物技术的研究 ,把国内外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育种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遗传标记是指可追踪染色体、染色体某一节段、某个基因座在家系中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可遗传性,二是可识别性。因此,生物的任何有差异表型的基因突变型均可作为遗传标记。遗传标记主要包括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四类,本文对犬微卫星遗传标记研究现状及其在犬的繁育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一、DNA分子遗传标记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担负着生命信息的贮存与传递。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对DNA分子标记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1.
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芒属植物染色体图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具有诸多生长和利用优势,芒属(Miscanthus)植物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非粮能源植物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在有关芒属的相关研究中核型分析是常规性实验,有一定重要性,而染色体图像处理是核型分析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主要从曝光度调整、背景初步净化、染色体区域转移、染色体色调调整、染色体提取、交叉染色体分离以及同源染色体配对等环节报道用Adobe Photoshop软件对芒属植物若干类群的核型分析中的染色体图像进行优化处理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使染色体图像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变得美观、易观察,利于后续操作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袋装法氨化风干小麦秸来探讨尿素比例一定时不同含水量对氨化效果的影响。氨化处理过程以小麦秸含水量的不同设7个处理组,它们分别是:含水量为20%(处理Ⅰ)、25%(处理Ⅱ)、30%(处理Ⅲ)、35%(处理Ⅳ)、40%(处理V)、45%(处理Ⅵ)和50%(处理Ⅶ)。氨化时的温度为20—25℃。经过21d的氨化,调制出7种含水量不同的氨化小麦秸,对其进行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分析并与未氨化小麦秸作对照。结果表明,尿素氨化风干小麦秸秆时30%~45%的含水量氨化效果好,感官品质好,且CP提高幅度和NDF降低幅度均较大。表明河西地区用尿素(3.5%)氯化风干小麦秸秆最适宜的含水量为30%一45%。  相似文献   

13.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Whole cottonseed (WCS) may be processed to reduce ruminal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increase the flow of amino acids to the small intestine or to improve the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involved with mechanized feed handling systems. Processe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include delinting, pelleting, roasting, extruding, and coating.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animal performance varies among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mechanical delinting and coating with gelatinized corn starch do not appear to alter nutrient digestibility or animal performance, but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roasting or extrusion effectively decrease ruminal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alter nutrient digestion. The respons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to roasted or extruded cottonseed varies from trial to trial, but an analysis of data from several trials indicates that the milk yield response to roasted cottonseed in the diet is positive. Processing also affects gossypol form and bioavailability. Processing methods that do not rupture the seed and involve heating appear to increas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gossypol, whereas processes that rupture the seed before or during heating appear to reduce free gossypol concentrations effectively.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fine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on nutrient digestion and gossypol form and bioavailability when cottonseed is fed for long periods.  相似文献   

15.
Th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during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treatment of foods illustrat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judgement of the safety of food products. Since the mid-nineties the concept of risk analysis according to Codex Alimentarius requirements ist pursued more intensely. Risk assessment is part of the risk analysis process besides risk management and risk communication. A strict separation between risk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hould lead to a systematic, scientifically based and independent process without considering economic or political constraints whereas the decision on protective measures or the acceptance of risks lies i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anagers. Risk assessment can only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between physicians, veterinarians, microbiologists, molecularbiologists, food technologists, epidemiologists and mathematicians.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programs and other data collections on a variety of parameters like statistics on foodborne human cases, the prevalence of zoonotic agents in animals,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in foods, the behaviour of micro-organisms during food processing and the consumption habits of consumers deliver the necessary data for risk assessors. With the aim of mathematic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health problems in humans after the consumption of a foodstuff contaminated with a specific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相似文献   

16.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非热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加工技 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因其无毒无害、能耗低、对食品品质影响小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研 究的焦点。蛋白质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影响食品的风味、质构及营养。本文简要介绍DPCD加工技术概 况和特点,总结关于DPCD对蛋白质结构及加工特性影响和DPCD钝酶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DPCD加工技术 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非热加工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提供重要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多种营养指标所反映的饲料质量 ,本文在首先建立各营养指标与加工工艺条件间回归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数据的无量纲变换方法构造一个关于饲料质量的综合评定方程 ,并据此引入统计频数分析法确定最优的加工工艺条件。同常规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相比 ,这种方法求解简便 ,且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各营养指标相对饲料质量的重要程度。以大豆的膨化加工为例演示了方法的整个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苜蓿产业正处于从盲目投资、无序竞争的低水平生产向技术与资金配套完备、市场运作合理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转型期。由此,提出未来发展中我国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为行业协会建设、品种繁育与种子产业建设、草产品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产品品种多样化与深加工产业建设以及产业优化布局与深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西藏阿里地区山羊绒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飚  樊江文 《家畜生态》2002,23(3):33-36
本文在西藏阿里地区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对山羊绒资源及日土山间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国内外山羊绒市场的分析,提出了在狮泉河镇建设羊绒分梳厂的建议。结论是西藏阿里地区山羊绒质量好,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