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物流是粮食商品流通的重要内容构成,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粮食物流服务水平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重要路径。阐述了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与粮食流通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了粮食流通运行、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筑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进一步有效控制粮食流通成本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11,40(3):18-25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并不仅仅涉及粮食流通自身的问题,它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测算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粮食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对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结论粮食丰产工程区的粮食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非粮食丰产工程区,粮食丰产工程区在促进粮食生产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侯立军 《粮食储藏》2006,35(4):49-53
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商品实体运动的依托和保证,也是粮食流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也是粮食商品流通通畅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意在对我国粮食物流的科学运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粮食颗粒在气力输送过程中易破碎的问题,分析了粮食在气力输送过程中的破碎机理,介绍了气力输送系统中粮食颗粒的物性对粮食破碎的影响,指出气力输送系统的输送管路长度和布置、输送参数如输送压力以及输送速度等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粮食颗粒破碎率的大小.为更好地解决粮食在气力输送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粮食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析遵义市粮食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市是贵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对贵州省农业发展及粮食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出现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为了充分认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分析遵义市2000~2005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对全市粮食现实生产能力、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通过探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海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529-529
为了缓解福建省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福建粮食安全,分析了福建省粮食生产供求现状和制约因素,揭示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实质特征及福建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现状,根据自主创新的内涵提出依靠自主创新加快福建粮食产业化发展步伐的8项具体措施: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增加粮食总量;机制创新,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推进粮田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发创新,发展粮食生产产业链;市场创新,建立科学的粮食购销体系;制度创新,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制度;服务创新,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观念创新,发展外向型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核心,急农所急,为农分忧,主动便农惠农,积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目前,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只有个别区域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了"粮食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农民代储、代加工、代售的粮食。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分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职能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完整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信息化体系,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筒仓中粮食卸载动压力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筒仓中粮食卸载动压力的研究与进展.简述了筒仓中粮食储藏时静态压力的几个重要理论,论述了筒仓中粮食卸载的流动模式,筒仓中粮食卸载动压力的实验研究成果,筒仓中粮食卸载动压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并简述了筒仓中粮食卸载动压力未来研究的几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