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水产品产量波动特征的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水产品产量波动来源特征,以保持我国水产品市场稳定。【方法】利用同步强度系数法对1954-1985年和1986-2010年两个阶段水产品产量波动特征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海水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对波动贡献水产品总产量的方差已降至4.64%、1.76%、0.27%和3.30%,表明水产品产量波动来源趋于稳定;淡水养殖产量成为水产品产量波动的第一大来源,波动贡献达到46%;淡水养殖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与水产品总产量波动的同步系数达到1.0000,即可以在100%的概率下反映水产品总产量的波动方向。【建议】可通过构建水产养殖产量波动预警监测系统来提高制定调控政策的方向准确性和力度适宜性,从而保证水产品产量市场供给稳定。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水产品产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渔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7~201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指标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产品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按照“生产方式”预测的结果为:在2013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6000万t,同年养殖产量在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将达到75%;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为:2013年我国淡水产品产量将首次超过海水产品产量,同时在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6000万t。按“生产方式”预测的水产品产量略高于按照“生产水域”预测的结果。【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渔业发展规划,协调不同水域下的生产增长水平,实现海淡水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浙江省水产品总量影响最大的是海洋捕捞产量,其次是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为保障浙江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1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现状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实行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因此,淡水养殖产量不断上升。如表1。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养殖产量增加很快。1988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总产量已超过捕捞总产量。其中淡水养殖产量比1980年增加3.4倍。总产量中养殖总产量首次超过捕捞总产量,成为名符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渔业超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4000多万吨,占全球的1/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000多万吨,约占全球的2/3。山东又是我国的渔业大省,200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86万吨、总产值700多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305万吨,海洋捕捞产量278万吨,淡水渔业产量10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年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146.4万吨,总值21.15亿美元,其中进口水产品71.2万吨,总值7.15亿美元,出口水产品75.2万吨,创汇14亿美元,约占全国水产品出口的25%,占全省农业出口创汇的30%。因此,为确保山东省渔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认真研究加入WTO的影响和应对对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关联度与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对中国1986-2011年水产品产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水产品产量所包含的5组时间序列即海洋捕捞、远洋渔业、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产量进行了分类;再将关联度达到0.9以上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3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并运用多变量灰色MGM (1, n)模型对其进行建模,由于这3组序列关联度高且单个序列累加数据近似服从指数分布,因而拟和结果数据逼近初始数据;对关联度达到0.8的远洋渔业与淡水捕捞两组时间序列,也尝试用MGM (1, n)模型进行建模,结果模型拟合略有欠缺。本研究中的这种建模方法既考虑了序列间的内在联系,又避免了分别使用单一序列建模割裂序列相互制约因素的情况发生,图示与误差分析结果均显示该方法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上半年,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上升,出口贸易额增加,全国渔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养殖生产形势良好,捕捞生产形势稳定。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月报数据显示,1~5月全国水产品产量1893.4万t,同比增长4.9%。其中,水产养殖产量1354.21万t,同比增长6.61%;捕捞产量539.19万t,同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上半年,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上升,出口贸易额增加,全国渔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养殖生产形势良好,捕捞生产形势稳定。全国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月报数据显示,1~5月全国水产品产量1893.4万t,同比增长4.9%。其中,水产养殖产量1354.21万t,同比增长6.61%;捕捞产量539.19万t,同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海水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95%以上是养殖获得,另外5%左右主要通过捕捞获得。其中,我国贝类产品产量97%以上都来自海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贝类海水产品产量1480.17万吨,贝类淡水产品产量39.45万吨;贝类海水产品产量占我国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2065.33万吨)的71.67%,稳居海水养殖第一位,年产值逾千亿元。我国以牡蛎为代表的贝类养殖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郑鸿图的《业蛎考》就有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是中国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为中国粮食安全和营养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水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有望进一步增加。为了降低未来中国水产品供给的风险,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水产品供给和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的水产品主要由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供给,进口水产品占国内水产品供给和消费的比例仍低于5.00%。目前水产养殖产量已四倍于捕捞渔业产量,且捕捞渔业增长乏力,而水产养殖产量将继续增加。然而,中国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业从业人员数近年开始逐渐降低,增加了中国水产品稳定、可持续供给的风险。由于中国巨大的水产品供给和消费体量,未来中国水产品供给仍需要坚持立足国内生产。需要提高水产养殖产量来满足中国对水产品需求的增量,同时稳定海洋和内陆捕捞产量,并以进口作为水产品供给的适当补充。需要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水平,努力提高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水产养殖引起的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集约化”。本研究还提出了需要加强水产品在粮食安全政策的地位、通过更好的统计数据支撑政策制定、更多和更均衡的资源投入支持水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淡水养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养殖投资少、生产稳定、收益高,且发展潜力大。目前,我国淡水养殖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对其进行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则成为增加水产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据对全国20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品产量统计,2003年1—9月份水产品总产量2886.4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7.34万吨,增长4.9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29.9万吨,同比降低0.56%;海水养殖产量为712.12万吨,同比增长10.78%;淡水产品产量为1244.5万吨,同比增长6.25%.  相似文献   

14.
去年,山东省渔业生产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农)村稳定这个大局,狠抓渔业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大渔业生产养殖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开拓水产品市场,提高渔业科技水平,确保了山东省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前三个季度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364万吨,产值16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1%和5.7%;海水养殖产量为76万吨,增产14万吨,增长22%;淡水产量47.5万吨,增产7万吨,增长13.9%。从去年前三个季度渔业生产形势看,山东省渔业生产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海贝类与藻类养殖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为提高海域碳汇潜力、完成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研获取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采用系统综合法对河北省海水养殖贝类与藻类的碳汇能力进行评估。【结果】2010年河北省海水养殖总产量3.29×105t,其中滤食性贝类占绝大部分,产量为2.91×105t。通过收获海水养殖贝类与藻类可实现碳汇作用约2.75×104t,其中贝类软体组织中9259.35t、贝壳中18152.57t、大型藻类藻体中33.76t,相当于减排CO21.01×105t,折合人民币6038万元。此外,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可实现碳汇作用2.74×104~6.91×104t。【结论】通过收获海水养殖贝类与藻类可以实现显著的碳汇作用,结合目前河北省适宜进行养殖的浅海滩涂利用率尚不足10%的现状,今后应着力发展基于贝类与藻类养殖的碳汇渔业。  相似文献   

16.
一、常规鱼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常规鱼既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体产业,又是我国水产品市场供应的主导产品,其产量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因其价廉物美,以鲜活鱼为主,常年供应,很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常规鱼的市场零售价一直稳定在6元/千克~12元/千克.  相似文献   

17.
市场博览     
据预测,今后5年我国鲜活水产品市场将继续完成从淡水到海水,从沿海到内地的转移,进口产品种类和数量也将持续增加。 随着产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一些传统高档淡水养殖产品如鳗鱼、鳜鱼、甲鱼、河蟹等价格将大幅降低,并将逐步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这些淡水产品在价格下降、销量大增后,将呈稳定发展趋势,其在餐饮业中的位置已不重要。与此同时,高档海水产品特别是进口产品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水产品在餐饮业中唱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对淡水鱼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为进一步推广、介绍淡水鱼病害的防治技术和最新动向,以期对淡水鱼养殖起到指导促进、作用。我国的水产品在世界上产量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产品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丰富,有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广袤的湖泊。因此淡水鱼类在我国水产品产量中占据着较大  相似文献   

19.
1.河鱼屯 。我国是河鱼屯生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河鱼屯产量的70%,主要外销日本等国。近年来主要东方鱼屯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鱼屯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鱼屯,假睛东方鱼屯、暗纹东方鱼屯等。在淡水中养殖的河鱼屯主要为暗纹东方鱼屯,近年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一个新的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 2.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适宜于淡水、海水、网箱、流水池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在我国水产品引种项目中,无论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罗非鱼是最成功的品种。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产量约占淡水养殖的20%~30%,成为这些地区主要养殖对象。目前,全雄化大规格罗非鱼的规模化养殖和出口加工技术已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今后罗非鱼冻片出口欧美市场将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又一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92-192,200
2006年1~11月份全国水产品产量4342.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8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883.58万吨,同比增长4.18%,海洋捕捞产品产量1285.77万吨,同比下降0.23%,海水养殖产品产量1173.09万吨,同比增长4.18%。预计全年总产量为5250万吨,比上年增长2.8%。据海关统计,2006年水产品出口总额93.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65%,出口数量363.16万吨,同比增长15.18%,价格增长高于数量增长。进口总额42.99亿美元,同比增长4.37%,进口数量377.63万吨,同比下降7.1%,进口水产品的结构向高价值产品发展。水产品出口依然以日本为主,第二位的是美国,第三位是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