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枣庄湿地景观区荷花周年开放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集成的荷花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维护运河湿地生态平衡、保护运河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运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宁夏农林科技》2014,(1):102-102
<正>2013年12月4日,受宁夏科技厅委托,宁夏科技成果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农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粳稻核心种质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分析"2个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经鉴定委员会审阅相关资料、听取汇报、质询和讨论后,同意两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水稻直播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宁夏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播量大、保苗难、氮肥施用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等多种单项节水措施集成,开展小麦节水试验研究。在三种不同处理中,根据水源等基础条件采取不同的节水技术,其中"管灌+品种+平衡施肥+节水灌溉+保水剂"等两种集成模式为最优节水灌溉选择。  相似文献   

4.
"沪油杂4号"是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国审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含油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无锡惠山区于2007年开始引种示范,同时进行了相关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苗床稀播培育壮苗、大田稀植促进冬发等措施,在攻关田连续两年产量都超过270kg/667m2。笔者将系统介绍"沪油杂4号"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不完善、土地粗放利用严重、居民点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本文以科学规划村镇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和提高村镇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对国内外乡村规划、发展建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关键技术和技术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对西南丘陵山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进行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调查、发展建设评价、规划布局、监测评估等技术体系,并在重庆市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区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村改社区+高端养老"、"工业带动+回乡创业"、"特色产业+高山扶贫"四类村镇发展模式,促进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311"绿色增产集成技术,是百色市多年研究并组装集成的一项绿色增产栽培技术。通过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提高水稻根部活力、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水气平衡管理、强化病虫害防控等措施提高水稻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典的集成技术解决了应用间的粗粒度集成问题,而企业的实际应用表明,特别是基于GIS的应用,需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以GIS对象为导航目标以及与二者紧密相关的应用的细粒度集成。采用元数据与元模型驱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用户-应用"的细粒度集成框架模型。该模型基于GIS空间对象实现了不同权限的用户与所关心对象以及与该对象相关视图的有机集成;此外,该模型还能够实现该平台应用之外的其他应用的集成。该模型在大庆油田这样的特大型企业的多专业、多学科的集成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各种应用与GIS空间对象以及用户的真正集成。结果表明,该细粒度的集成框架能很好地解决特大型企业基于GIS对象导航的细粒度应用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科技集成发展需求与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了农业科技集成的内涵,并从"生产、生活、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集成的需求,提出了强化农业科技集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科研目标、活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对电子农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信息平行采集、孤立拥有以及低效使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实现农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电子农务信息集成平台,并研究了实现该集成平台的关键技术,设计了电子农务信息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及资源整合架构。以促进各级部门单位的"三农"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特色名瓜"亭林雪瓜"的推广种植,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实践,集成了夏季草莓茬"亭林雪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种植密度、整枝、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以柑橘"三疏一改"、黄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糖醋液诱杀、生草栽培、以螨治螨、生物源农药应用7项技术进行集成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柯城区出口柑橘基地的推广应用情况及成效,并对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今后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利用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风沙半干旱区防蚀增效旱作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开展了14年的联合攻关研究,形成的"东北地区旱地耕作制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针对  相似文献   

13.
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鲜食葡萄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总结集成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并推广应用,开发注册"冯大姐"牌产品商标等,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围绕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研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开发了大量实用性很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并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杨天锦 《广西农学报》2010,25(2):F0004-F0004
<正>面向生态文明,广西农业部门创新集成了"猪+沼+果+灯+鱼"等新模式技术及理论,带来了广西生态农业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一是创新集成"猪+沼+果+灯+鱼(蛙)+捕食螨+水果套袋+黄板+生物有机肥"等近二十种生态农业模式。二是创新集成了农村清洁工程模式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经过试验、示范研究集成了邯麦14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栽培技术,即: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培育冬前壮苗、春季因苗应变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后期"一喷综防"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喜马拉雅"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濒危珍稀物种,为更有效地对其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在分析、研究、借鉴了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集成了"喜马拉雅"红豆杉扦插繁殖育苗关键技术,包括温室苗圃建立、插穗制备、扦插、苗期管理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完善油菜新品种"浙大619"高产配套技术,加快其推广应用步伐,2011~2012年进行了"浙大619"油菜高产攻关田播种期、移栽期、移栽密度、肥料种类、数量和用法等配套技术体系研究,2013~2014年进行了"浙大619"攻关田单产超250kg/667m2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集成,经4年的研究攻关,总结出了一套"浙大619"单产超250kg/667m2的栽培技术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山贡菊"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曾作贡品,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为药、饮两用佳品.该试验示范通过"宁盾"有益微生物以及各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肥替代等技术融合集成应用,探索贡菊全程绿色种植体系,促进休宁县农业绿色发展.结果表明,贡菊应用"宁盾"微生物肥处理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菊花叶片数、茎粗、产量和抗逆等性状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FA189"、"FA516"、"FA1420"等以色列杂交番茄新品种,开展品比与筛选,密度、施肥、整株、病害观察与防治等高产适应性田间试验研究,集成以色列杂交番茄大棚春秋二季种植的育苗、移栽、施肥、整株、温湿度调控等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