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祥  赵淑明 《北京农业》1995,(12):14-14
甘蓝“未熟抽薹”及其解决方法甘蓝“未熟抽薹”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发生,特别是秋冬播、作早春熟栽培时更为明显,经常给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天津种植甘蓝在0.33万公顷以上,秋冬播、作春早熟栽培的也在0.2万公顷以上,每年都有抽薹现象发生,抽薹轻重,损失大小每...  相似文献   

2.
防止春甘蓝发生未熟抽薹现象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春甘蓝的未熟抽薹现象,在全国各地春甘蓝栽培中都有发生,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先期抽薹因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原因是越冬期植株通过春化。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选用冬性较强的春甘蓝品种适时播种,合理调控苗床温度培育壮苗,适时定植,促控结合加强田间管理等栽培措施,抑制植株接受春化诱导,防止和减少先期抽薹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春甘蓝在温州地区栽培中常发生“未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了春甘蓝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减产、减收。生产者需要掌握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采取科学正确的预防对策,避免或减少损失,最终达到稳产、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山东省春甘蓝早熟栽培面积大,但在栽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春甘蓝育苗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遇低温时幼苗容易春化,发生先期抽薹,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为了培育健壮、合格的秧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一、选择抗病优良品种。早春甘蓝应选择早熟、耐寒、不易产生先期抽薹、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能力的品种,早春甘蓝品种以8398、8388、中甘17等为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8个越冬春甘蓝品种在4个播期下先期抽薹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品种和播期是影响越冬春甘蓝先期抽薹和产量的主要因子。通过对冠王等3个越冬春甘蓝品种在同一播期不同苗龄定植条件下先期抽薹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提出苗龄也是影响越冬春甘蓝产量的因子之一。结合杭州地区的气候条件,认为冬性强的品种,播种期在10月10日左右为宜,定植期以12月10日左右为宜,可以避免越冬春甘蓝先期抽薹,实现稳产高产,而弱冬性或偏春性的甘蓝品种,不适宜作为越冬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大量调整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邯郸地区春早熟甘蓝大面积先期抽薹的原因:一是采用冬性弱的品种,使抽薹率增高.二是播种期太早是导致先期抽薹的主要原因.三是恶劣的天气条件是先期抽薹的重要外部条件.四是育苗和栽培设施保温性能差,也导致抽薹率增高.本文提出了防止先期抽薹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大白菜通常是秋季播种,晚秋或冬季采收;而春季栽培大白菜则在早春播种,初夏采收。春栽大白菜采收期恰逢市场供应淡季,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春季栽培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管理不当易发生先期抽薹问题。因此,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先期抽薹现象大白菜以充实的叶球为产品器官。在大白菜叶球未完全形成(即未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就开始抽薹的现象称先期抽薹。春大白菜先期抽薹较普遍,有时在莲座期叶球未形成时抽薹,但多数是叶球开始形成尚未达到成熟时抽薹。一般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的选择 做冬春栽培的甘蓝品种选择十分重要,要有一定耐寒性,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又可提早上市的,因此我们引进国外进口种子澳丽思和石头二号等甘蓝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做冬春栽培。  相似文献   

9.
春甘蓝生产具有占地时间短,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春甘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未熟抽薹现象,给蔬菜生产和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根据笔者近年在陕西关中春甘蓝产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栽培春莲花白的目的是要得到它的叶球,因此,生产上不希望它早期抽苔。春莲花白(春甘蓝)的早期抽苔也称先期抽苔或未熟抽苔,这种现象常发生在春季。昆明地区有的年份春莲花白曾发生较为普遍的早期抽苔现象,严重影响了春莲花白的商品价值,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春甘蓝先期抽薹严重影响着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本文从春甘蓝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用、播种期、苗床温度、幼苗大小、定植时间及定植后管理、气候不良等方面分析造成先期抽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科学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西园11号由西南大学十字花科蔬菜研究所选育,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耐抽薹性强。西园11号适宜在重庆、四川等地作春甘蓝栽培,在优质高产栽培中,要把握冬控春促原则,防止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13.
<正>春甘蓝栽培是在冬春阳畦育苗,春季定植,初夏采收,对解决春淡季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生产中常常发生未熟抽薹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栽培中应以减少抽薹率为中心,来加强苗床及田间管理。1.选择良种春甘蓝要选择冬性较强,不易抽薹且具有早熟、丰产特征的品种或一代杂种,如中甘21号、津甘8号、中甘18号等。为延长春甘蓝的供应期,亦可选择部分中早熟品种,如中甘17号、中甘15号等。  相似文献   

14.
晓春 《北京农业》2007,(11):11-11
冬播春甘蓝,冬初播种,于翌年4—5月上市堵“春淡”。但甘蓝品种较多,各种生态类型品种掺混其中,要注意按栽培季节合理选用。冬播春甘蓝,一般可选用以下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的品种。露地育苗的中熟品种于10月中下旬播种,早熟品种于10月上中旬播种(为防止过早通过春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甘蓝属于绿体春化作物,当幼苗长到7片真叶,最大叶宽5cm,茎粗0.6cm以上时,遇到0~15℃(最适时温度0~4℃)的低温,经过50~90d就能通过春化阶段而抽薹开花和结实,即完成一个生育周期。因此,甘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实,属于正常的生物繁衍后代的现象。然而,栽培甘蓝的主要目的是收获甘蓝的营养器官(叶球)供食用,如发生未熟抽薹(蔬菜产品器官未形成前就发生抽薹的现象)则失去栽培价值,给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结球甘蓝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素有栽培春甘蓝的习惯,而且栽培面积较大,达2 667 hm2以上,但是由于冬季气候不稳定,易引起春甘蓝的先期抽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虽然近几年来也选育出一些冬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但仍不能满足市场对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为此,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于2001年特从日本引进4个结球甘蓝品种进行试验,以期选出适合贵州等山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小路 《北京农业》2010,(4):55-55
雄性不育中甘11号甘蓝新育成的早熟春甘蓝。整齐度高,杂交率近100%。近圆球形,品质优良,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定植到收获50天左右,667米。产可达3000~3500千克。主要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中甘17号甘蓝早熟春甘蓝。叶球紧实,近圆球形,品质优良,耐先期抽薹,耐裂球。整齐度高,可密植,抗逆性强,定植到收获约50天左右。单球重约l千克,667米。产约3400千克。适于北方地区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南方部分地区也可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市农户越来越喜欢种植和食用早熟春甘蓝,许多菜农通过种植早熟春甘蓝,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部分菜农主观上为争取春甘蓝早成熟、早上市,违反了客观规律,在播种期上越来越早.由于气候原因,特别是我市近2年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温度偏低,这种气候现象又叫"倒春寒",再加上栽培管理不当,造成早熟春甘蓝发生"早熟抽薹"现象.  相似文献   

19.
应芳卿  刘宗立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73-73,138
春结球甘蓝露地生产经常发生未熟先期抽薹现象,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采用春结球甘蓝拱棚覆盖栽培可有效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投资小、效益高。本文简述了春结球甘蓝拱棚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与甘蓝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差别很大。它是甘蓝类中对温度较为严格的一种蔬菜,对不良环境表现较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僵化苗、先期现球、抽薹、散花、畸形球等现象,失去商品价值,影响产量和产值,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在甘南高海拔地区如何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新技术,是当前种植好夏季花椰菜、获得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