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秋延迟番茄氮、磷、钾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0),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秋延迟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氮、磷、钾用量为变量因子,番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氮、磷、钾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两两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以钾肥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较大。在低水平条件下,番茄产量、品质均随氮、磷、钾使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氮、磷、钾用量过多,则导致产量、品质降低。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番茄产量达140 t/hm2、品质综合评分达95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N 520.2~758.4 kg/hm2、P2O5294.8~367.3 kg/hm2、K2O 1051.5~1299.8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52∶1.84。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配施对砂田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施肥不平衡是影响砂田西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研究氮、 磷、 钾不同施肥量和配施比例对砂田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明旱砂田西瓜高产、 优质的适宜氮、 磷、 钾施用量和配比,对提高砂田西瓜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以中晚熟西瓜品种陇抗九号为试材,在砂田西瓜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采用氮、 磷、 钾三因素的“311-B”D饱和最优设计,进行田间微区试验。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养分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西瓜产量的影响以磷肥最大,氮肥次之,钾肥较小; 对西瓜品质的影响以磷肥最大,钾肥次之,氮肥较小,表明在砂田碱性土壤中,磷是影响西瓜产量、 品质的首要因素,当氮、 磷、 钾肥用量分别达231.61、 204.34、 191.78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值降至0。氮磷、 氮钾、 磷钾的交互作用对西瓜的产量也有显著影响,某一单一肥料施用量偏高或偏低均不利于西瓜产量的形成,而由于肥料间的交互作用,两者配施则对产量的提高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氮而言,磷的交互效应大于钾; 对磷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钾; 对钾而言,磷的交互效应大于氮,其交互作用最显著的区域为N 115.0~341.8 kg/hm2、 P2O5 86.5~298.2 kg/hm2、 K2O 101.6~298.4 kg/hm2。利用模型进行决策表明,砂田西瓜产量超过50 t/hm2的施肥方案为N 193.19~238.18 kg/hm2、 P2O5 162.41~206.72 kg/hm2、 K2O 164.85~214.53 kg/hm2; 西瓜品质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N 195.96~239.44 kg/hm2、 P2O5 167.86~207.52 kg/hm2、 K2O 212.87~267.62 kg/hm2。【结论】砂田西瓜产量达50 t/hm2、 品质综合评分达85分以上的施肥方案为N 195.96~238.18 kg/hm2、 P2O5167.86~206.72 kg/hm2、 K2O 212.87~214.53 kg/hm2,适宜的N、 P2O5、 K2O施用比例约为1∶0.86∶0.98。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大葱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建立大葱施用氮、磷、钾肥对大葱株高、葱白直径、产量及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株高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1.30、P2O5 157.50、K2O 309.58 kg/hm2,此时的株高为92.88 cm;葱白直径极大值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50.63、P2O5 157.50、K2O 225.00 kg/hm2,此时葱白的直径为1.769 cm;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94.08、P2O5 193.62、K2O 225.00 kg/hm2,此时产量为55805.06 kg/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91.35、P2O5 192.97、K2O 225.00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136865.60元/hm2,经济产量达55802.74 kg/hm2。  相似文献   

4.
桔梗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310),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氮、磷、钾施肥量与桔梗产量和总皂苷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桔梗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肥 钾肥 磷肥;氮、磷、钾肥对桔梗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肥 磷肥 钾肥。对各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结果表明,桔梗目标产量在4200~4800 kg/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83.72~119.41 kg/hm2、P2O5 64.10~134.39 kg/hm2、K2O 78.80~147.20 kg/hm2;桔梗总皂苷含量在5.5%以上,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113.37~140.12 kg/hm2、P2O5 85.96~153.44 kg/hm2、K2O 76.86~136.38 kg/hm2;桔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最优施肥量为N 113.37~119.41 kg/hm2、P2O5 85.96~134.39 kg/hm2、K2O 78.80~136.38 kg/hm2,N、P2O5、K2O的最优施用量配比为1︰0.72~1.18︰0.66~1.20。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针对氮、磷、钾、锌四种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氮磷对产量都达显著正效应,氮对湿面筋含量达极显著正效应,磷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效应,钾锌对产量和品质效应微弱,四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锌>钾,对湿面筋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小麦产量和品质都较理想的施肥区间为氮252 8~294 2kg/hm2,磷111 0~139 1kg/hm2,钾145 8~153 0kg/hm2,锌9 8~12 1kg/hm2,合理的配比为N P2O5 K2O ZnSO4=1 0 46 0 55 0 04。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安丘市洋葱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和适宜用量,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肥料配施对洋葱产量的影响及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时氮、磷、钾肥的推荐施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洋葱产量,最大增产率达103.99%。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各因素对洋葱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高量处理均表现为产量减少。经回归模型的拟合表明,本试验不适合用三元二次肥效模型;二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可较好地表达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通过肥效模型计算可知,洋葱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入量分别为1 443.4、2 359.4、1 632.0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入量分别为1 343.2、1 852.3、1 400.2 kg/hm2。  相似文献   

7.
芝麻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明芝麻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本试验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对白芝麻品种郑芝98N09和黑芝麻品种冀9014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芝麻的经济性状,提高芝麻产量.施氮量与芝麻株高、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氮、磷、钾肥对郑芝98N09的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氮>磷>钾,冀9014为氮>钾>磷.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郑芝98N09的最佳施肥量为N 123.09 kg/hm2、P2O5 60.13 kg/hm2、K2O 73.31 kg/hm2,冀9014的最佳施肥量为N 133.92 kg/hm2、P2O5 70.85 kg/hm2、K2O 110.80 kg/hm2.因此,郑芝98 N09施肥时应重施氮肥,适配磷、钾肥;冀9014应重施氮、钾肥,兼施磷肥.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氮、 磷、 钾肥不同配比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 磷(P2O5)、 钾肥(K2O)卡因菠萝分别增产15.5、 4.8和12.6 t/hm2,增产率为16.8%、 4.5%和13.1%,增加纯收入34800、 11000和27600 Yuan/hm2,农学效率分别为39.3、 42.3和29.6 kg/kg; 施肥增产、 增收效果以及对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K2O>P2O5, 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P2O5>N>K2O。在 P2(100 kg/hm2)K2(500 kg/hm2)基础上,施氮降低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而在N2(400 kg/hm2)P2(100 kg/hm2)基础上,施钾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 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施用磷肥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对卡因菠萝产量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卡因菠萝目标产量超过105 t/hm2, 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281.27~436.48 kg/hm2、 磷(P2O5)64.03~121.69 kg/hm2、 钾(K2O)428.59~628.55 kg/hm2,N、 P2O5、 K2O的最优施肥量配比为1∶0.15~0.43∶0.982.23。研究结论可为果农从事卡因菠萝栽培提供施肥参考。  相似文献   

9.
减氮控磷稳钾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氮、 磷用量偏大,钾肥用量不足不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养分利用率偏低。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减量施用氮、 磷肥,稳定钾肥投入对水稻产量、 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1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次。结果表明,氮钾、 磷钾、 氮磷钾配施处理的水稻秸秆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 减氮控磷稳钾处理(N 225 kg/hm2、 P2O5 60 kg/hm2、 K2O 90 kg/h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N 300 kg/hm2、 P2O5 150 kg/hm2、 K2O 60 kg/hm2)能显著增加水稻秸秆生物量(P0.05),明显提高千粒重和籽粒产量; 试验还得出,减氮控磷稳钾处理分蘖期地上部氮、 钾含量和秸秆氮、 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 收获期地上部氮、 钾的积累量和氮、 磷的表观利用率显著大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适当减少氮、 磷用量, 增加钾肥用量能改善氮、 钾营养状况,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籽粒产量和氮、 磷表观利用率。N 196.2 kg/hm2、 P2O5 46.5 kg/hm2、 K2O 90 kg/hm2的配施方案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膜荚黄芪氮磷钾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其中钾肥为负效应,氮肥、磷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目标产量在6000~7000 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2O5 64.64~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多糖含量在13%~14%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2O5 64.64~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施肥量为:N 99.52~102.92 kg/hm2,P2O5 94.20~94.95 kg/hm2,K2O 119.78~166.48 kg/hm2,N、P2O5、K2O的最佳比例为:1: 0.92~0.95:1.16~1.62。  相似文献   

11.
氮钾配施对芋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钾肥配施对芋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氮、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芋头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模型解析表明,氮、钾肥对芋头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钾肥的影响大于氮肥;氮、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氮(N)、钾(K2O)施用量分别为261.75kg/hm2、757.50kg/hm2以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超过此施用量,则产量下降。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为N34.5~531.0kg/hm2,K2O.526.8~1057.2kg/hm2,芋头产量可达3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保山区域冬早大棚辣椒氮磷钾肥料效应缺乏系统研究,存在偏施氮肥、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的现象,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通过频率分析研究高产优化施肥组合方案。保山大棚辣椒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Y=38 180.4+19.865 7N+16.102 7P+16.150 1K+0.026 6NP+0.012 4NK-0.006 8PK-0.025 8N2-0.038 5P2-0.014 1K2,目标产量大于53 000 kg/hm2的优化施肥组合方案为N 568.9~631.9 kg/hm2,P2O5 242.7~321.3 kg/hm2,K2O 684.6~794.8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47∶1.23,与当地施肥量水平相比,温暖区氮肥用量平均降低36.3%,温热区氮肥用量平均降低23.1%。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大棚辣椒产量,氮肥效应达极显著水平,磷肥和钾肥效应达显著水平,效应排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和氮钾的交互效应为显著正效应,N用量在175~425 kg/hm2时,辣椒产量随着P2O5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增幅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小,N用量在175~573.7 kg/hm2时,钾肥效应趋势与磷肥一致,在高氮情况下,辣椒产量随着磷肥(或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了正交区组二次回归设计 ,以氮、磷、钾配方施肥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进行了湖北麦冬产量的分析 ,建立的施肥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表明 :氮肥、钾肥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磷肥则不明显。氮肥与磷肥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呈互补关系 ,在较低磷肥时随施氮肥的增加而产量增加 ,反之则下降。高氮、高钾、低磷配方施用能达最高产量点 ,施用N 4 5 5 7~ 4 95 4kg/hm2 、P2 O52 5 9 5~ 312 2kg/hm2 、K2 O 6 95 1~ 75 7 3kg/hm2 ,产量为 75 0 0kg/hm2 以上的概率为 99%。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供试棉田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中长绒陆地棉最佳施肥量研究表明,氮素是供试土壤的第一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磷素和钾素,对中长绒棉产量影响的养分限制因子顺序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7、138、7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中长绒陆地棉的产量。不施肥CK处理相对OPT(氮磷钾最佳施肥处理)减产达33%。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得到N、P2O5、K2O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203.3、141.7、46 kg/hm2,N∶P2O5∶K2O为1∶0.70∶0.23,最佳经济皮棉产量分别为1474、1550和1516 kg/hm2。  相似文献   

15.
应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效应,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寻求出甘蔗蔗茎产量及其产糖量的氮肥、磷肥、钾肥最佳组合范围及其最佳配比用量方案。在供试条件下,对于甘蔗产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68.6~312.2kg/hm2,P2O5=130.7~141.3kg/hm2,K2O=322.4~344.8kg/hm2,N∶P2O5∶K2O=1∶0.45~0.49∶1.10~1.20,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12.7t/hm2;对于产糖量的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57.9~290.8kg/hm2,P2O5=139.0~158.0kg/hm2,K2O=325.3~350.6kg/hm2,N∶P2O5∶K2O=1∶0.54∶1.20~1.26,最高产糖量预测值为16.3t/hm2。对于产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311.7kg/hm2,P2O5=140.8kg/hm2,K2O=344.4kg/hm2,N∶P2O5∶K2O=1∶0.45∶1.10;对于产糖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290.6kg/hm2,P2O5=157.8kg/hm2,K2O=350.4kg/hm2,N∶P2O5∶K2O=1∶0.54∶1.21。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养分供应对基质栽培蔬菜的优质高效生产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及配施比例对戈壁滩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获得基质栽培高产优质辣椒的适宜氮、磷、钾用量及养分配比。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产量和品质综合得分为目标函数,以氮、磷、钾施用量3个因素为因变量,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排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对辣椒品质综合得分的影响排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376.22、164.41、595.31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值降至0,当氮、磷、钾肥用量分别达245.13、115.65、367.13 kg/hm2时,边际品质综合得分效应值降至0。氮磷、氮钾、磷钾互作对产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氮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磷;对磷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氮;对钾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磷。利用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本试验条件下辣椒产量超过53000 kg/hm2时的氮肥施用量为233.36~307.7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12.71~149.7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360.01~475.88 kg/hm2。辣椒品质综合评分在84分以上的氮肥施用量为193.12~267.17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74~153.19 kg/hm2,钾肥施用量为289.67~437.25 kg/hm2。综合来看,获得高产优质的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栽培辣椒的氮肥施用量为233.36~267.17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12.71~149.7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360.01~437.25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比例约为1∶0.48∶1.54。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氮磷钾肥料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大白菜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磷的增产效应;单位养分增产量,全肥区>缺钾区>缺氮区>缺磷区;氮、磷、钾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氮、钾和氮、磷,磷、钾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分析得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5、110和265 kg/h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82 162 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高州市香蕉主产区,研究了氮、钾营养对香蕉抽蕾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氮对香蕉抽蕾、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更甚于缺钾.(2)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香蕉抽蕾率呈现提高的趋势.在K2O 610.5 kg/hm2基础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及在N 555.0 kg/hm2基础上随着施钾量的提高,香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3)在高州市香蕉产区,为获得第一年产蕉40 t/hm2左右的高产,适宜施肥量为N 567~630、P2O5 166~214、K2O 713~784 kg/hm2.氮、钾肥最佳配比N:K2O为1∶1.25~ 1.26.  相似文献   

19.
优化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兰云  徐茂林 《土壤》2003,35(2):152-155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针对N、P、K、Zn 4种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N、P对产量都达显著正效应,N对湿面筋含量达极显著正效应,P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效应,K、Zn对产量和品质效应微弱。4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Zn>K,对湿面筋含量的影响顺序为:N>P>K>Zn。小麦产量和品质都较理想的施肥区间为N 252.8~294.2 kg/hm2,P 111.0~139.1kg/hm2, K145.8~153.0kg/hm2, Zn 9.8~12.1kg/hm2, 合理的配比为N:P2O5:K2O:ZnSO4=1:0.46:0.55:0.04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优质稻施肥模型,选择高、中、低肥力田块,应用3因素4水平设计方案对优质稻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的施用对优质稻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大于磷肥,磷肥大于钾肥,建议梁河县优质稻高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73 kg/hm2、P2O535.6 kg/hm2、K2O87.8 kg/hm2,应施好氮、磷肥,增施钾肥。中肥力、低肥力田块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87.48~103.7 kg/hm2、P2O559~63 kg/hm2、K2O 47.6~52 kg/hm2,应增施氮肥、磷肥,适量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