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PreliminaryStudyonResistanceofTransgenicBtCot-tontoInsectPests培育和利用转Bt基因棉是治理抗性棉铃虫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生物技...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酶链免疫法)、室内初孵棉铃虫生测法和田间棉铃虫为害调查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中国构建的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品系GK3和美国构建的Bt基因棉品系新棉33B的不同生育期以及花铃期不同器官的杀虫蛋白含量、校正死亡率和田间受害率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Bt杀虫蛋白含量在棉花生育过程中呈时空动态变化,在时间分布上,各生育期顶尖平展叶表现为:初花期>蕾期、花铃期>苗期>吐絮期;在花铃期,各器官表现为:功能叶、茎尖>小蕾、幼铃>花蕊、花瓣、苞叶、老叶。室内生测幼虫校正死亡率与棉株Bt杀虫蛋白含量高度一致;田间表现与Bt杀虫蛋白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除主要受Bt杀虫蛋白影响外,棉铃虫取食选择性,以及残存高龄幼虫为害和棉株各部位营养结构等也影响其抗虫性,造成后期棉铃虫主要为害花、蕾和幼铃,两材料抗虫性表现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8  
1997年在田间系统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种中棉所30(R93-6)在麦套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峰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6(早熟品种),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转基因棉综合防治田的棉蚜(Aphisgosypi)分别增加33.1%和减少25.1%、红蜘蛛(Tetranychuscinnabarinus)分别增加138.9%和减少18.5%、棉蓟马(Thripstabaci)分别增加346.0%和315.3%、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分别增加63.8%和29.0%、棉盲蝽(Lyguslucorum)分别增加57.1%和减少18.9%、棉叶蝉(Empoascabigutula)分别增11.5%和14.2%、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分别增加11.8%和45.5%、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a)分别减少3.6%和3.6%、草蛉(Ch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存活、生长及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1994~1996年以室内组织饲养、罩笼人工接虫和田间小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对棉铃虫的抗性。结果表明:(1)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具有高度的抗生性,可严重阻碍幼虫对棉株的取食和营养利用,显著降低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2)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随棉株组织、棉株生育期以及害虫龄期的变化而变化,棉株营养组织的抗性较繁殖组织为高,棉株生育前期的抗性较后期为高;(3)种植转Bt基因棉可显著抑制田间棉铃虫种群的发生及为害,在棉铃虫重发生年份可减少50%以上的化防次数,而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抗虫棉Bt杀虫晶体蛋白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抗虫棉Bt杀虫晶体蛋白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ofBacilusthurin┐gensisInsectControlProteinasExpressedinTransgenicC...  相似文献   

6.
棉属分类及其染色体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棉属(Gossypium)分类和棉属梁色体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共分5个部分:(1)棉属分类,重点介绍了Fryxell的棉属分类方案以及最近几次较大的修订情况,并列出了包括47个种、4个亚种在内的棉属最新分类名录;(2)棉属染色体组。介绍了棉属细胞学及染色体组研究的发展历史,把棉属分为A、B、C、D、E、F和G7个二倍体染色体组和AD1个异源四倍体复合染色体组;(3)棉属染色体核型分析。介绍了棉属染色体核型研究的意义和内容;(4)棉属染色体组的演化。介绍了棉属染色体组演化的四种不同观点,讨论了AD复合染色体组供体问题;(5)讨论。讨论了棉属分类以及比克氏棉(G.bickii)和大萼组(sect.Grandicalyx)棉种的染色体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生化黄腐酸对苹果树的某些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胁迫下生化黄腐酸对苹果树的某些生理效应PhysiologicalEffectsofBiochemicalFulvicAcid(BcFA)onAppleTreesunderDroughtStress¥//干旱是阻碍果树生长,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转育Bt抗虫基因棉与常规棉种子的活力比较李爱莲,曾献英,陈玉萍,吕双俊(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郑州450002)我国目前育成的转育Bt抗虫基因棉,常表现为出苗差、苗期长势弱、棉铃小等。本文通过对抗虫棉种子的籽指、仁指、脂肪与蛋白质含量,适温与低下种子的吸...  相似文献   

9.
NAWF在美国棉花生产上的应用①APPlicationNAWFincotonproductioninUSANAWF(NodesAboveWhiteFlower),或称NAWB(NodesAboveWhiteBloom),指在棉株几何空间上近主茎顶端而...  相似文献   

10.
改良CTAB法快速提取棉花DNA   总被引:74,自引:43,他引:74  
针对棉花(Gosspium)富含棉酚、多糖等其它次生干扰物质这一特点而设计的一种快速分离和纯化棉花总DNA(gDNA)的方法。该方法是对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法的改良,它在CTAB法的基础上,首先用DIECA(diethyldithiocarbamicacid)抑制酚氧化酶的活性,然后用活性炭和PVP40(polyvinylpyrrolidone)排除棉酚等其它次生干扰物质。试验证明,该方法比较简便、快速、经济、有效,得到的gDNA完全可以满足PCR等分子生物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CCRI30)及其对照品种中棉所16(CCRI16)为材料,在大田和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研究了Bt抗虫棉源库器官的发育特点和源库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光合叶面积及根系活力均低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6,源器官的功能较为低下;但前者库器官的活性较强,对同化物的竞争能力高于后者。虽然中棉所30在盛花期和结铃期提高了叶片中14C同化物的输出率,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源器官的制造能力和库器官需要之间的矛盾。文中提出了Bt抗虫棉生产中栽培措施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澳洲棉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对斯特提棉(G.sturtianum)、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鲁滨逊氏棉(G.robinsoni)、澳洲棉(G.australe)、比克氏棉(G.bicki)和奈尔逊氏棉(G.nelson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澳洲棉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这6个澳洲棉种中,澳洲棉与鲁滨逊氏棉、南岱华棉与斯特提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发现,鲁宾逊氏棉和比克氏棉是两个较为特殊的棉种。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和木槿组(Hibis-coidea)的其它棉种的染色体组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影响Bt转基因棉花抗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澳大利亚棉花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的为害高达1.5亿澳元。1996年开始商用种植Bt转基因棉,打药次数明显下降,但同时也表现出抗性随着季节的进展逐渐下降的明显趋势。在室内与田间同时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简介如下。1 Bt基因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原因(1)BT基因本身;(2)信息RNA本身;(3)毒蛋白本身。研究表明有两种趋势:现蕾前至成熟均出现季节性下降趋势;季节早期偶然出现突然下降趋势。下降倍数可以达到33-200倍,且表现在所有Bt棉中。研究认为,环境因子,如滞水、高温、低温、光…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棉及其抗虫性研究与利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本文综述了转Bt基因棉的培育及应用,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及对非鳞翅目害虫和天敌的影响,以及害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害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的预防策略及转基因棉IPM体系的关键技术组成。  相似文献   

15.
Shunji  白朴 《小麦研究》1997,18(2):34-36,F003,F004
我们曾提出利用S^ˇ型细胞质和IBL-IRS染色体互作引起的雄性不育选育杂交小麦的方案(Toriyama等,1993),并用13个品种选育了雄性不育系及它们的保持系。Ae,kotschyi的S^ˇ型细胞质的供体是农林26的S^ˇ;IBL-IRS染色体的供体是911-B-8-10(以下简写为st.911)。通过(S^ˇ)-Norin26和st.911与13个品种重复回交,获得了这13个品种的代换系(  相似文献   

16.
Karst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Ⅰ播期和密度对诸葛菜产量的影响吴沿友,蒋九余(中国科学院、贵州省Karst环境生态综合试验站贵阳550002)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是一种新型的油料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原产澳大利亚的稀毛棉(G.pilosum)、皱壳棉(G.costulatum)、杨叶棉(G.populifolium)的核型。稀毛棉的核型公式为2n=2x=26=16m(4sat)+10sm,皱壳棉为2n=2x=26=16m(4sat)+10sm,杨叶棉为2n=2x=26=18m(4sat)+8sm。随体均有两对,一对位于第11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另一对位于第13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平均臂比和长度比分别为稀毛棉1.53和2.51、皱壳棉1.55和2.31、杨叶棉1.49和2.37,其核型均属于Stebbins的2B类型。对称系数稀毛棉为26.04,皱壳棉为27.93,杨叶棉为28.32。三者彼此之间的核型重合率均在90%以上。核型的同质性说明三者在起源上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EffectsofGrowthRegulator“906”onFunctionofPeritonealMacrophagesinChicken¥“906”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含有油菜素内酯(Brassinol...  相似文献   

19.
哈克尼西棉雄性不育胞质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哈克尼西棉(G.harknessii)胞质陆地棉(G.hirsutum)雄性不育三系中A×R、B×R、R×B的16种基因型48个组合和A×R,B×R的15种基因型3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哈克尼西棉胞质对杂种基因型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克尼西棉胞质对产量、产量组成影响较大,对纤维品质影响较小;胞质对产量、产量组成的影响与核基因型密切相关,研究的31神基因型中大多数在产量、产量组成上没有表现显著影响,只有少数基因型表现显著的负效应;导致某些基因型产生负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铃不孕子数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桔梗根际线虫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省毫州市采集根际土样50份,经分离鉴定,确认植物寄生线虫Neopsilenchus、Basiria(B.kaslmirensis、B.parvamphidia)、Hoplolaimus、Scutell-onema(S.braydsandrassy)、Meloidogyne(M.incognita)、Nethotylenchus(N.antricolus)、Paratylenchus、Aph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