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几年来来,奶牛饲养这个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地得到大力发展。由于较高的饲养效益诱惑和吸引。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奶牛养殖专业户。为了确保给初养奶牛者的饲养效益。使奶牛饲养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现给初养奶牛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相信会对初养奶牛者有所帮助。其具体的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业集约化、规范化饲养水平比传统养殖模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只着眼于奶产量的高低。把高产奶量成为奶牛生产追求的首要指标;而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导致很多进口高产奶牛利用年限低,  相似文献   

3.
薛华 《北方牧业》2007,(4):20-20
<正>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掌握奶牛的正常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预防是确保奶牛养殖安全和提高饲养效益的首要条件,也是奶牛养殖户必须具备的饲养知识。现将奶牛的主要生理指标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一般在夏季多雨季节零星散发,但在集中饲养的奶牛养殖小区春、夏、秋三季都有发生,有时发病比例高达40%以上,并且病程较长,对奶牛饲养效益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准确、充分、有效的应用绿色养殖技术对奶牛养殖绿色、低碳发展及养殖效益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奶牛绿色养殖技术应用面临的现状,并给出了奶牛常用的几种绿色养殖技术和应用对策,以提高奶牛养殖绿色养殖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与大中型奶牛养殖企业加以区别,习惯上将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且养殖规模在一到几头的奶牛养殖叫奶牛散养,散养的特点是分散规模小、随机性大、奶源质量无法保证,养殖户饲养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造成奶牛受胎率降低、产犊间隔延长,农户经济利益受损等,严重影响了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奶牛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效益的提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最近笔者对河北省农村的奶牛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奶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良种化程度低和技术落后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低、利用年限短、原料奶质量差、疾病发生率高、经济效益低。一些奶牛养殖户在奶牛饲养、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误区.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户饲养奶牛,一家一户的庭院养殖仍然占有一定比例,受饲养空间和饲养环境的限制,如果饲养方法不当,奶牛饲养质量较难保证.为此,现将农户舍饲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品种间牛的特性,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改善荷斯坦牛繁殖性能、乳成分指标、产犊能力、健康状况,可有效降低由于近交造成的品种退化,虽然产奶量稍有降低,但乳质量的提高和奶牛健康与繁殖性能的综合改善,仍可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牛奶的主要产区,奶牛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具、赛罕区等9个旗县区。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的效益如何,尤其是散养户作为养殖主体,其养殖效益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的养殖规模和效益,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奶牛养殖小区的产生奶牛养殖由“一大二公”转变为以户有户养为主,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这是一致公认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奶业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相对集中的奶牛养殖业与之配套。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奶牛养殖过于小而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除少数国有大型农(牧)场及部分专业大户外,一般农户奶牛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20头以上的家庭奶牛场为数不多。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奶的产量和质量自然也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统分结合的前提下,突破庭院经济的局限,开展专业合作已为大势所趋。于是奶牛养殖小区的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势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据河北省统计,截至2005年已建起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700多个,规模化养殖比例占到52%。  相似文献   

12.
各地     
黑龙江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达四成 黑龙江省奶业发展提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正逐渐退出庭院、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据粗略估算,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0%左右。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科学饲养,黑龙江省奶牛单产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方法不得当会导致奶牛患病率增加,从而引发犊牛成活率也有所下降。因此,奶牛养殖户应结合先进技术重点提升养殖水平,保证奶牛的养殖效益随之提高。1制约奶牛养殖效益的因素1.1饲养环境奶牛养殖效益易受饲养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得到较为充足的提升空间。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在选择牛场地址时,一旦选择的区域布局不合理且受地势的影响导致奶牛不能随时获取可用资源,这样将对奶牛养殖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并且极易增加奶牛患病几率;(2)奶牛养殖基地的设置需要具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排水系统、运动场地等,但由于选择不当,通常导致牛场中的土地较为泥泞或干硬,不利于奶牛的正常生长;(3)奶牛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若养殖户无法做到及时清理牛粪、通风排气,将造成奶牛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从而降低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某些奶牛饲养户的养殖效益不高,饲养状况不佳,但是也有些饲养户的饲养效益可观,将其饲养条件、饲养管理、挤奶等细节进行对比后发现,效益好的饲养户都在细微之处做了工作,而效益差的饲养户多是忽视了细节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奶牛饲  相似文献   

15.
《北方牧业》2007,(9):61-61
8月13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获悉.呼和浩特市财政将拿出1000万元扶持奶牛养殖业发展,切实解决奶牛饲养成本增加、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养殖效益下降等突出问题.并在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奶牛冻精、青(微)贮窖建没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滦县是奶牛生产强县。但多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一直困扰着滦县奶业发展。分户散养方式不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养殖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防疫及鲜奶质量监管的难度,更恶化了人居环境。因此,推进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养殖小区实行统一管理,奶牛饲养密度大,高产奶牛多。如何减缓奶牛热应激是提高夏季奶牛饲养效益的关键。荷斯坦奶牛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一般的说在气温不超过20℃.对奶牛不产生明显的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为减少和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从防止太阳辐射、减少奶牛自身产热、增加散热三个方面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滦县是奶牛生产强县。但多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粗放,一直困扰着滦县奶业发展。分户散养方式不利于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养殖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防疫及鲜奶质量监管的难度,更恶化了人居环境。因此,推进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9.
奶牛规模化养殖是指奶牛在奶牛小区或规模饲养场内饲养。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奶牛运动少、产奶量高,集中饲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发奶牛发生酮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本文主要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奶农因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养殖小区(也可以称奶牛养殖基地)是目前我国发展奶牛的一种新兴的经营管理模式,全国各地都纷纷在建设中。养殖小区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观念依然是延伸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而笔者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大家应有勇气大胆地跨越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走向信息化奶牛养殖小区。现将信息化奶牛养殖小区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布如下,抛砖引玉供探讨。1方案的实施理念(1)建立奶源部地方机构统一管理下的奶牛养殖小区。(2)实施分级管理的模式。(3)实行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技术上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