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苹果小吉丁虫又名苹果金蛀甲、苹果窄吉丁虫,俗称串皮虫、旋皮虫等,属鞘翅目吉丁虫科窄吉丁虫属。苹果小吉丁虫危害苹果、海棠、梨、沙果、山楂、桃、杏等。目前,新疆已将其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列入林木外来有害生物种类名单。2013年,国家林业局将其列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一、形态特征苹果小吉丁虫幼虫体长15~22毫米,体扁平,淡黄色或乳白色。腹部11节,第7节最宽,胸足、腹足  相似文献   

2.
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抗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的抗性差异,提出简化抗性指标调查的方法.[方法]以具有不同抗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苹果小吉丁虫疫区实地调查,摸清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特点,利用聚类及最优回归分析法简化抗性指标.[结果]在木段直径大于3 cm和木段直径小于3 cm的径阶上,低抗类型单株的枯枝率极显著大于高抗类型,低抗类型野苹果单株枯枝率在44.92;~ 82.52;区间,其中XY-108枯枝率高达82.52;,高抗类型单株枯枝率在4.17;~21.33;区间;低抗类型的羽化孔数、总虫口数显著大于高抗类型,其中低抗2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危害最为严重;因子聚类分析后,把危害指标聚为4大相似水平类,将新疆野苹果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调查从10个指标简化为4个,并建立了苹果小吉丁虫总虫口数低抗类型和高抗类型最优回归模型,分别为:Y=38.97+1.000 9X1 +1.490 4X2,R2=0.949 009,Y=7.48+7.794 4X1+0.818 5X2-8.354 3X3,R2=0.999 955.[结论]新疆野苹果存在高抗苹果小吉丁虫类型单株,高抗类型和低抗类型在枯枝率及总虫口数、羽化孔数等抗虫指标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陈军  湛玉荣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1):186-187
苹果小吉丁虫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现已扩散到4个县11个乡镇的野生苹果林和栽培果园中,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面临灭顶之灾,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形势日益严峻,对伊犁州林果业的稳步发展和保护利用好野生苹果资源带来严重威胁.实践证明,通过适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苹果小吉丁虫是对内检疫对象,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等果树.1995年由山东传入我区新源县后,呈扩散蔓延之势,给本地的野苹果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植株内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苹果小吉丁虫( Agrilus mali Mats.)危害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虫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与其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新疆野苹果单株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韧皮部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木质部,在4.02~21.72 mg/g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K2最低,为26.10 mg/g,G1最高,为45.74 mg/g,感虫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高于抗虫植株。不同抗性单株单宁、黄酮、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木质部内黄酮含量较低,在0.31~0.89 mg/g之间,韧皮部黄酮含量在1.93~4.05 mg/g之间,抗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1.24 mg/g,感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0.69 mg/g,抗虫植株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植株,即单宁含量越高,其抗虫性越好,感虫植株G6总酚含量最低,为1.43 mg/g,抗虫植株K2总酚最高,达到3.96 mg/g,木质部内单宁含量和总酚含量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新疆野苹果单株内单宁与总酚含量越高,总虫数就越少,对苹果小吉丁虫的抗性就越好,新疆野苹果受害就越轻。综上,新疆野苹果内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虫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抗虫性成显著正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的新疆野苹果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1974年4月在陕西省凤县首先发现了苹果小吉丁虫。现巳初步查明在陕西的分布区有3县2市,即凤县、留坝、太白、宝鸡市(渭滨区)和铜川市,为害面积约一万五千亩。苹果小吉丁虫在凤县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集中羽化期为6月中旬。成虫喜光,飞迁力不强,在一个果园多呈核心分布,幼虫引起枯枝死树除和幼虫密度和分布形式有关外,诱致腐烂病发生则加速了死亡。苹果小吉丁虫只分布在我国和朝鲜,是当地楸子、滇池海棠等原有害虫,苹果栽植后,逐渐飞迁到苹果树为害。不宜继续列为国内检疫对象。防治苹果小吉丁虫,要采取综合措施,建园时要选择附近没有野生寄主的地方,加强成虫期和幼虫期的防治,保护寄生蜂,招引啄木鸟。  相似文献   

7.
外来入侵种——苹果小吉丁虫及其在新疆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并威胁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唯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的存在.以苹果小吉丁虫在伊犁地区大暴发为背景,通过调查研究,旨在弄清该外来入侵种的发生与为害规律,以期为选择最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苹果小吉丁虫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现已扩散到4个县11个乡镇的野生苹果林和栽培果园中,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面临灭顶之灾,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形势日益严峻,对伊犁州林果业的稳步发展和保护利用好野生苹果资源带来严重威胁。实践证明,通过适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寄主及危害苹果小吉丁虫又名苹果金蛀甲,幼虫俗称串皮王、串皮虫,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还可危害梨、桃等果树。随苗木远距离传播,危害大,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山区野苹果受害较重,危害轻者树势明显衰弱,重者造成枝干枯死或整株死亡。苹果小吉丁虫生活隐蔽,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入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源县的苹果小吉丁虫最早于1995年发生在原高潮牧场的人工栽植的苹果园中,在短短的10年  相似文献   

10.
葡萄根瘤蚜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葡萄在新疆种植面积为8万多hm2.本研究应用综合分析法对葡萄根瘤蚜在新疆扩散蔓延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葡萄根瘤蚜是新疆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值R为2.58,属特别危险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1.
苹果小吉丁虫,俗名患皮虫,旋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国家检疫对象,主要危害对象为苹果、沙果等,在我国苹果主产区都有发生,以幼虫在苹果枝干表皮下串食为害,此虫可随同苗木传播,危害性大,特别是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受害较重,受害果树轻则树势弱,重则枝条枯死,甚至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12.
枣疯病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依据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枣疯病传入新疆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枣疯病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枣疯病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69,属于特别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一旦传入流行将给新疆枣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结论]加强进境检疫管理是目前抵御其传入风险的有效措施.此外,还应加强枣园管理,增强树势,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伊犁地区苹果小吉丁虫在野苹果树上危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在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Roem]树上的危害特性,调查了苹果小吉丁虫对野苹果的危害特性与野苹果树势及枝条含水量间的关系,及其在野苹果树上的危害部位、分布情况。调查表明,93.5%的苹果小吉丁虫蛀入枝条的向阳面,且主要选择树皮厚度为0.9~2.5mm枝条;单株胸径、树高与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程度呈正相关,随着野苹果胸径和树高增加,虫口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南面枝条受害程度最高,危害严重枝条主要集中在树冠的2~5m高处,其中在3~4m高度受害率最高;随单株树势衰弱程度的增加,苹果小吉丁虫口密度随之上升,受害的枝条含水量与受害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即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程度加重枝条各个部位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初孵幼虫部位所在树皮含水量主要集中在35%~55%。从调查结果来看,野苹果单株树势的衰弱是诱发苹果小吉丁虫发生严重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一、新疆忽视植物检疫工作的教训 1、1995年,新源县建立苹果基地,从山东引进苹果苗木时忽略了植物检疫工作,带进苹果小吉丁虫.1999年开始危害巩留县莫合乡野苹果资源,如果虫害不能得以控制,将在几年内毁灭整个莫合乡的野草果资源,并向其他野苹果区扩散蔓延,其损失和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5.
日本龟蜡蚧是我国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毁灭性枝干害虫,危害大,防治困难.依据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日本龟蜡蚧在新疆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日本龟蜡蚧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02,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还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一旦扩散蔓延就会给新疆林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监测和检疫,控制扩散传播;此外,还应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树皮厚度、径阶对苹小吉丁虫危害程度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苹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树皮厚度、径阶与总虫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野苹果单株受苹小吉丁虫危害差异较大,其中XY-101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而XY-49单株最低为0个,总虫口平均数在0.3~11.2头之间,差异均极显著;径阶、树皮厚度分别与总虫数的回归方程为:Y=1.236+0.119Z和Y=1.049+2.071H,在P0.05显著水平下两个方程均通过了t检验,其中变量Z的回归系数为0.119,即径阶每增加1 mm,总虫数就增加0.119个。变量H的回归系数为2.071,即树皮厚度每增大1 mm,总虫数就相对应增加2.071个。因此,新疆野苹果的径阶、树皮厚度与总虫数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随着树皮厚度、径阶的增大,总虫数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7.
平凉市苹小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凉市苹果园近年内苹小吉丁虫的发生情况观察 ,介绍了苹小吉丁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并从加强苗木检疫、毒杀越冬幼虫、成虫期防治、人工防治、利用天敌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疆野苹果枝条解剖结构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为新疆野苹果抗虫育种、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疆野苹果抗虫植株和敏感植株为材料,研究光学显微镜观察野苹果枝条内部解剖特征,分析抗虫表型形成原因。【结果】 新疆野苹果枝条木质部解剖,导管密度对抗虫性的影响较大,抗虫植株的导管密度低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36.2 和163.1 n/μm2;木质部厚度、木化射线宽度对新疆野苹果植株的抗虫性影响不大。新疆野苹果抗、感植株的皮层厚度及韧皮部厚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抗虫植株韧皮部厚度低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94.9和432.3 μm;抗虫植株皮层厚度高于敏感植株,分别为1 282.9和1 037.7 μm;周皮厚度差异不显著。【结论】 新疆野苹果枝条木质部导管密度越小,抗虫性越好,韧皮部厚度越低,皮层厚度高,抗虫表型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新疆新源县的野苹果林资源因苹果小吉丁虫和腐烂病危害、牧民过度放牧等,致使野苹果林资源破坏严重。尽管已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资源的恢复。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野苹果林资源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桑白蚧严重发生是影响新疆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对桑白蚧在新疆的风险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根据桑白蚧在国内外的分布、危害情况,确定桑白蚧在新疆的危害性,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桑白蚧在新疆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综合分析法对桑白蚧在新疆扩散蔓延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白蚧是新疆重要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其风险值为2.26,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对桑白蚧在新疆的风险分析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其危险性,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新疆林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