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羊肚菌的分布及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993年对山东省进行食、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中,首次发现山东也有羊肚菌。为了加速羊肚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将种类、分布及生态特性简报如下: (一)种类和分布 羊肚菌在山东省分布范围较广,种类有美味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和小羊肚菌(Morchelladeliciosa),其中以羊肚菌和粗腿羊肚菌数量比较多。主要分布在沂蒙和鲁中的山区,又以沂源、沂水、临朐、安丘、五莲、莒县、沂南、蒙阴、平邑、费县、莱芜等地数量较多,其周围的县、市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羊肚菌活性成分及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Morchellasp.)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是子囊菌中有名的食用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c)、羊肚菌属(Morchella)。羊肚菌在我国食用很早,明人潘之恒《广菌谱》、清人袁枚《随园食单》和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3.
秦岭山区的羊肚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是一类美味的食用菌及药用真菌,在分类上属于子囊菌亚门,羊肚菌科.最近我们对秦岭山区的羊肚菌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调查,现将初步资料简报如下.一、种类数量羊肚菌在世界上已知有20余种,我国目前报道的有10种,秦岭以前报道有4种,而这次调查发现了6种,有两种为陕西省新纪录.(一)羊肚菌属(Morchella)种类:(1)黑脉羊肚菌(也称小顶羊肚菌)Mangusticeps Pk,生长于海拔1600米左右的阔叶林地,多发生在阴坡潮湿处,秦  相似文献   

4.
大江林区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南部,内有金洞、大江两个林场,区内属温带气候,植被丰富,土壤略呈酸性,腐殖质多,较适合大型真菌的生长.笔者从1995年1月开始进行调查,共发现大型真菌64种,或药用,或食用,或为菌根菌,现报告如下:竹黄 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古尼虫草 Cordyceps gunni(Berk.)Berk.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 Pers.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L.)Pers. 黑耳 Exidia glandulosa Fries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网脉木耳 Auricularia reticulata L.J.Li.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水木耳 Auricularia delicata(Fr.)Henn. 毛木耳 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  相似文献   

5.
粗腿羊肚菌在江汉平原发生及生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属(Morchella)真菌多数可以食用,是名贵味美的食用真菌,而且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的功能。目前羊肚菌还未能商品化生产,采集野生菌是获得的手段,了解它发生地的生态特性,对于采集和驯化都有意义。1987年4月13日,我们在江陵县太湖农场采得三株羊肚菌,经鉴定为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Vent)pers.,现将其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报告如下:形态特征(一)子实体:子实体高12~17cm。菌盖近圆锥形高4~7cm(?)直径5~7cm(?)表面形  相似文献   

6.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羊肚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以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羊肚菌(Morchella sp.)出菇土壤及对照土壤中各种真菌的28S rDNA 基因信息来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测得的12种真菌中,盘菌纲的有10种,异担子菌纲1种,还有1种未确定.所取2份土样中仅羊肚菌生长土壤中检测出有羊肚菌; 2份样品在优势真菌种群上有一定的区别,盘菌纲真菌群落存在很大的差异,羊肚菌出菇土壤的真菌丰度低于对照,可能与土壤中羊肚菌优势种群对其它种群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云南羊肚菌r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比对技术分析了根据形态挑选的14个羊肚菌子实体(其中11个来自云南,3个来自浙江)。结果表明,云南的11个羊肚菌子实体(M1~M11)可分为4个种: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和大孔(宽肋)羊肚菌(Morchella costata)。浙江的3个羊肚菌子实体(M12~M14)经鉴定为未知羊肚菌种。14个羊肚菌子实体样品和GenBank中黑脉(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AJ698476)]、美味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AJ698475)]以及羊肚菌科常见属钟菌属Verpa conica(AJ544206)的ITS序列聚类,以钟菌(AJ544206)作为外类群,可分为三大聚类群:高羊肚菌、大孔(宽肋)羊肚菌和黑脉(小顶)羊肚菌为第1类群(Group1);美味羊肚菌和尖顶羊肚菌为第2类群(Group2);粗柄羊肚菌和浙江的3个羊肚菌为第3类群(Group3)。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处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气候温暖,森林资源,真菌资源十分丰富,现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西藏野生食用菌资源作一介绍。 1、黑脉羊肚菌(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用菌》2012,(5):14-14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杨祝良研究组历时9年,对我国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进行研究时发现,东亚或中国是羊肚菌属的现代物种多样性中心,从而为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物种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真菌遗传学与生物学》。据杨祝良介绍,羊肚菌是珍稀名贵的食用和药用真菌,因味道鲜美,具益肠胃、化痰理气等功效而在国内外市场备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21,(3)
测定分析人工栽培的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矿质元素、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羊肚菌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虽有差别,但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质元素,脂肪含量很低。三种羊肚菌子实体均富含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叶酸。羊肚菌的蛋白质氨基酸构成较好,属于优质蛋白;不同种类羊肚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矿质元素、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三种羊肚菌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生产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栽培的食用真菌主要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两大类群。子囊菌中首推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图1)及块菌Tuber spp.(图2)。羊肚菌用组织或孢子分离都易于培养,但尚未栽培成功。块菌的外貌状似土豆,在土中发育,极少露出地面,要靠经过训练的猎犬去寻找。成熟时,它的孢子不象羊肚菌那样喷到空气中去,而靠昆虫来传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集到的15株栽培羊肚菌样品和14株野生羊肚菌样品进行ITS序列分析和ISSR多态性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聚类分析图谱,发现辽宁地区主栽品种为黑色系的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Mel-6)和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Mel-10),同时还有少量的七妹羊肚菌(Morchella septimelata,Mel-7);野生羊肚菌样品属于黄色系的Morchella sp.(Mes-6)和Morchella sp.(Mes-9)。结果表明辽宁地区羊肚菌栽培品种与野生羊肚菌品种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性,为实现本地野生羊肚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工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8,(6)
正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是羊肚菌属真菌的统称,因其子实体外观形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名贵野生食药用菌,常自然发生于清明节前后。羊肚菌的栽培早在1883年就有记载,之后的100多年有了许多羊肚菌栽培出菇的报道,其中标志性的突破是1982年Ower的人工栽培的成功[1],之后羊肚菌栽培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的羊肚菌大规模栽培开始自2012年,先后从200 hm2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南野生羊肚菌生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82年起,在洮河中、上游林区定点观察野生羊肚菌生态条件,现报告于后:一、概况洮河林区羊肚菌已发现有: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小羊肚菌(M。deli—ciosa),尖顶羊肚菌(M.conica),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药用真菌早在1930年Karo曾报导用干朽菌(Me-rulius lacrymans)和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等的发酵物,经紫外线照射解毒后加入若干金属盐,用以治疗癌症患者,获得主观症状改善。20年后发现德国产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提取物有抑制小鼠肉瘤180的生长作用。此后,日本、美国等也进行了大量筛选工作。迄今已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癌真菌有: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庭园羊肚菌(Morchella horten-sis),冬菇(Collybia velutipes),白色卧孔菌(Poria corticola)黄色耙齿菌(Irpexflavus Klotzch),耙菌(I. conserus),鸡油  相似文献   

16.
正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根植于菌物科学,服务蕈菌产业,致力于食用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2014年边银丙教授领衔成立了由8名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羊肚菌课题组,针对羊肚菌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羊肚菌群体遗传分化、性亲和类型和生活史等生物学基础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明确了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子囊果菌丝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区位于湘西和鄂西,是全国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的一部分,一般海拔1000m左右,春季有一定湿度,有大量羊肚菌生长.该区的羊肚菌多为Morchella conica(尖顶羊肚菌)和M. crassipes(粗腿羊肚菌).二者单生或群生,前者时有二朵根部或柄部连体丛生.羊肚菌大量发生在3~4月间,多为阴雨天气,多雾、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白天气温约为10~15℃,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土壤含水量为40~50%,排  相似文献   

18.
秦岭山区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产区之一,食药用菌资源丰富。作者于1988年以来对该区食药用真菌进行了调查,截止目前已采集到45种,其中14种属陕西省首次报道。现仅以重要种的名录于下: 1.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 2.小羊肚菌M.deliciosa Fr. 3.尖顶羊肚菌(圆锥羊肚菌)M.conica Pers.为陕西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辽宁省的羊肚菌资源,了解其产地环境及种属的关系,探寻羊肚菌在辽宁省发生的适合条件,对辽宁省7市16个羊肚菌发生地开展了资源调查,共采集到羊肚菌样本53份。采用ITS和多基因系谱一致性系统发育种识别法(GCPSR),对采集到的羊肚菌样本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羊肚菌样本被鉴定为5种,即Morchella sp.(Mes-6)、Morchella sp.(Mes-8)、Morchella sp.(Mes-9)、Morchella sp.(Mes-20)、Morchella sp.(Mes-21),其中,Mes-20和Mes-21为辽宁省新记录种。辽宁省的野生羊肚菌资源主要集中在朝阳市,以Mes-6为主。采用11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多态位点51个。在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为0.1201±0.0466,居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0.79%,居群内占39.21%,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孢子分离法分离一株秦岭野生羊肚菌属真菌QM-1,获得纯化的菌丝体,扩增其rDNA的ITS区,并进行分析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子实体的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QM-1为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