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梅花属蔷薇科李属,是我国原产著名花木,引种栽培历史达3 000年以上,在我国的栽培分布相当广泛。其中,梅桩盆景是传统艺梅的重要手段。南京地区植梅、赏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梅桩盆景资源丰富。为了让这些活化石展现更美丽的身姿,笔者契合南京地区植梅实际,总结盆景管理经验,在梅桩盆景的造型艺术上,提出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以真梅系宫粉品种群的‘扣瓣大红’梅和樱李梅系美人品种群的‘美人’梅两个梅花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不同配比的复合基质进行无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的轻质复合基质是最理想的栽培基质。同时,对不同时期无土栽培梅花盆景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的一系列栽培养护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各栽培环节的技术要求,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梅花盆景无土栽培技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实现梅花盆景的集约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以及梅花盆景出口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传统名花的梅花,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作者对我国梅花盆景的生产现状和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梅花盆景商品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梅花专类园及主题景观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专类园、主题景观园的植物配置,可以增加梅花的观赏效果;延长梅景观的观赏时间;使四季景观趋于协调,同时可兼顾梅景观观赏与经济效益。文章以南京梅花山为例,系统探讨了梅花与背景植物的配置,总结了较为典型的配置形式,可以为梅花在园林中应用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梅花盆景史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在查阅大量古典文献资料与绘画作品的基础上 ,对我国梅花盆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进行了考证研究 ,探明了我国梅花盆景流行地区的变化 ,梅花盆景制作技艺的发展以及各发展时期梅花盆景使用的梅花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梅景观中, 梅与天然的岩石苍崖相辉映。园林中配植梅花时, 往往同时配置奇石, 苍石虬枝, 暗香清影, 让人领略大自然山野气息。梅与石的配置, 还体现在人工叠筑的 假山上配植梅树以及梅桩盆景配置奇石。梅石配置, 刚劲简洁, 妙笔生花, 不仅丰富了梅景观, 而且最能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品格。参20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南方树桩盆景中,利用落叶树种作为桩景的不少,最常见的有:榆树、雀梅、朴树、石榴、紫薇、梅花等.为使落叶桩景生长良好,应抓好如下养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梅花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的栽培历史,位居中国10大传统名花之首,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但由于优良品种缺乏、盆景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梅花盆栽产业化发展。为此,2007年从莱州梅花研究所引进5个梅花良种(粉皮宫粉、南京红、粉霞、丰后、骨红),进行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日本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差异。中国的品种群分类和日本的系性分类标准不一致,部分品种间不能明确对应。近年,两国相互引进的品种数量较多,有少量品种名存在差异。中国引入日本品种达70多种,包含了各个品种群,以江梅、朱砂、宫粉品种群为主;日本引进中国品种30余种,以宫粉、朱砂品种群为主,主要从武汉引进。中国梅花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建设梅花专类园以供栽培和欣赏,梅花盆景的制作多为传统方式,梅花切花品种的筛选工作也有初步进展。日本的梅花栽植范围较广,多应用于园林造景,盆景则以矮化的小型盆梅为著。两国的梅花插花都是以古典插花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舍利干梅花盆景因具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从梅花品种选择、根桩选择、盆景造型、舍利干雕刻和舍利干养护等环节,对舍利干梅花盆景的制作技术进行介绍,以进一步推进梅花盆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梅花起源与品种演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梅花及其近缘种的形态、花粉、染色体、同工酶、DNA等各方面的资料,对梅花起源与品种演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梅是“原始”杏的一个分支;在梅的进化过程中,又渗入了杏、李、桃、山桃等近缘种的种质。花梅是野梅经果梅演化而来的,但存在着逆向演化。该文对梅花的枝姿、花瓣、花色、萼色等主要观赏性状的演化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梅花盆景速成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圃中选择‘白须朱砂’、‘虎丘晚粉’、‘粉皮宫粉’等 5 0多个梅花品种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 ,采用药剂处理、高畦密植、整形修剪、合理施肥以及扣水等促花措施 ,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经速成栽培的盆梅 ,比用传统方法养护的盆梅枝条粗壮 ,株形整齐而紧凑 ,花芽分化充分 ,花大色艳 ,花期较长 ,而且养护周期短 ,成本低。试验结果为快捷、经济的盆梅养护 ,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重点对 2 0 0 3— 2 0 0 4年的梅研究从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与生理、分子生物学、梅文化、梅花应用、果梅及其加工等 7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梅花在中日古典园林中应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其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梅文化、植物配植和种植方式等方面,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国梅花栽培应用史、配植特点、植梅面积和数量、咏梅古诗画应用、栽培品种和观赏特性等方面。最后,为两国今后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果梅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果梅的原产地 ,又是世界上适合生产果梅地域最广的国家。梅果和它的系列加工品 ,如梅汁、梅酒、梅酱、话梅、糖青梅等都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保健食品。在我国发展果梅产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当前 ,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果梅产地创建以梅果系列产品为主的现代化食品加工厂 ,将产品广泛销售到国内外市场 ,是一项有希望的产业 ,也可使我国的果梅产业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梅花品种资源同工酶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选用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 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等6种同工酶,对114个梅花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期分析各栽培品种在同工酶水平上所表现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梅花品种资源在同工酶这一水平上表现出了很好的多态性,既有着明显的特征谱带,又有着众多的变异.所得结果与形态标记等的分类有较好的相似性,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梅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中国梅花品种进行数量分类,考虑到花卉品种分类的特点,提出以品种的演化关系和性状差异来综合考虑分类性状的取舍和数量化编码方法.获得了与传统分类方法相近的结果,且结果更直观,可与后者互相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梅花走向世界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着重从中国梅花资源、梅的应用价值、梅文化、科技成果、国际交流等方面,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的优势加以分析,并对中国梅花走向世界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