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粤东地区,蕉柑果实贮藏中常常发生枯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蕉柑品质有很大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1—1984年用赤霉酸对蕉柑进行采前和采后处理试验,并收到较好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试材取自广东省普宁县里湖公社竹头大队6—  相似文献   

2.
对粤东地区蕉柑各主要品种的分布情况、理化性状、栽培性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讨论了未来蕉柑品种的发展方向,为粤东地区乃至广东今后的蕉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年限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及营养类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种植年限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探明不同种植年限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与营养类群分布差异的成因。【方法】五点采样法采取土样,浅盘法分离提取线虫,运用生态学指数和主分量分析的P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结果】(1)小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的个体密度、属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大树龄蕉柑样地(P0.05)。(2)PCA排序分析表明,食真菌线虫和大多数食细菌、捕食性/杂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小树龄蕉柑样地,植食性线虫主要分布在大树龄蕉柑样地。(3)相关性分析表明,蕉柑种植年限与土壤环境因子、线虫总密度、线虫属数、生态学指数及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捕食/杂食性线虫密度呈极显著或者显著负相关,与植食性线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4)大树龄蕉柑根际土壤线虫的PPI值和PPI/MI指数显著高于小树龄蕉柑样地(P0.05)。WI和NCR指数表明,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健康程度优于种植年限长的大树龄蕉柑样地,小树龄蕉柑样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途径以细菌为主。【结论】果树种植年限的延长会改变土壤的养分与结构,从而降低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密度和群落的多样性,对蕉柑根际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结构及分布产生趋向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柑桔栽培品种绝大多数都是秋冬季成熟采收,由于上市期集中,主要靠一些耐贮品种解决淡季水果供应。就蕉柑来说,虽可贮至4~5月,但肉质软绵、风味大减。若能选育出夏季成熟上市的夏蕉柑来,对调节市场供应,甚为理想。我们从70年代末起即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经多年努力。选育出一个较为优良的夏蕉柑品系。1993年5月12日,在梅州市科委主持下,由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品系夏熟性状稳定,具有果大,皮薄光滑,易剥皮,果肉鲜美,甜酸适中,无核,早结丰产等优良性状,可在蕉柑适栽区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普宁市蕉柑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因环境污染、树龄老化、黄龙病等问题,蕉柑被大量砍伐,种植面积、产量锐减。如何使普宁蕉柑产业早日走出低谷,再现昨日辉煌,是摆在每个普宁柑桔从业人员面前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6.
以2012年潮州蕉柑销售状况为例,分析蕉柑种植面积、产量、生产、出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橄榄是广东省栽培面积较大的果树之一,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西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粤西山区发展种植橄榄较快,茂名市2001年生产面积2万hm2,产量5万t[1]。但由于大量种植时盲目引进种苗,导致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大面积劣种橄榄,表现为品种混杂,单产低甚至无花无果,果实品质差  相似文献   

8.
新优选蕉柑是从新1号蕉柑芽变单株中选育出来的蕉柑新品种。在潮汕地区经过多年对其后代进行多点区域性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表明新优选蕉柑的枝梢较粗且长,叶片和花较大,果实明显增大,单果增大29 g左右;花量相对较少,着果率较高,丰产稳产性能更好,物候期和结果习性等与新1号蕉柑相近。新优选蕉柑是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柑桔新品种,已经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普宁市是蕉柑的主产区,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蕉柑之乡”。我市蕉柑产区主要分布在洪阳、南溪、广太、赤岗等水稻土地带。目前全市蕉柑结果面积0.4万hm^2(6万多亩).树龄多数10多年,长者2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广西园艺》2001,(3):W001-W001
本统计资料取自塔东分场三队 19园 ,该园柑桔种植于 1981年 1月 30日 ,从 1983年试产统计到 2 0 0 0年 ,该园4 2hm2 12位承包管理户已产出柑橙桔 2 6 175 35kg ,390 35 32元 ,18年年均每 6 6 7m2 (亩 )产 2 2 34kg ,产值 3480元。该园位于农场东部地带 ,属典型的红壤丘陵地 ,园内种植品种有 :柑东 13(红桔砧 ) 12 70株 ,1 0 2hm2 ;蕉柑 (酸桔砧 )12 90株 ,1 0 4hm2 ;甜橙红 1— 7(红柠檬 ) 1810株 ,1 45hm2 ;年桔 (酸桔砧 ) 80 0株 ,0 6 4hm2 。该园 18年的平均每 6 6 7m2 (亩 )产 :柑 2 10 2kg/ 35 91元 ,蕉柑 2 36…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奔小康,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芦笋营养成分分析与加工品质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江苏徐州产白、绿芦笋 1.2成分测定方法 水分-烘干法可溶性固形物-阿贝折光仪法  相似文献   

13.
栽培种管理应是菌种管理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食用菌生产中 ,母种、原种、栽培种各有其不同的功能 ,混淆各类菌种的功能 ,忽视对栽培种的管理 ,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菌种管理体制中应当以栽培种的质量控制为菌种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4.
张善江  幺秀英  李洪中 《中国果菜》2005,(5):i0005-i0006
京东板栗是我国出口创汇率最高的果品,又是地域性极强的特产.是栗区近百家板栗加工出口企业和百余万栗农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但自国家取消板栗出口配额管理后.板栗出口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的局面: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栗商和栗农搀杂使假,致使京东板栗的信誉受到损害;为了争夺出口份额.各企业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窝里斗,板栗出口价格一落再落。如何解决制约板栗产业发展的这一关键问题,进而巩固京东板栗在世界食用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板票栽培者、贮藏加工及出口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板栗出口价恪下滑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影响红枣幼茎组培增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  杨宇  徐崇志  高疆生 《北方园艺》2012,(11):116-119
以灰枣、骏枣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有机添加物对红枣组培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采用酒精处理20s、升汞处理10min,茎段污染率低,平均出芽数比较高;灰枣初代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2mg/L,骏枣初代培养基:MS+6-BA4.0mg/L+NAA 0.5mg/L;灰枣继代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4mg/L,骏枣继代培养基:MS+6-BA 4.0mg/L+NAA 0.5mg/L;最适有机添加物为水解酪蛋白,在灰枣和骏枣的继代培养中的添加浓度分别为400mg/L和500mg/L。  相似文献   

16.
地处我国大西北的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哈密也因盛产哈密瓜而闻名世界.近年来,哈密市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于1999年建立了哈密市无土栽培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反季节哈密瓜.经过一年多的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示范园的发展加快了哈密市农业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酚类物质与果品及加工品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类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在果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涉及到果品及其加工食品的外观、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也会影响到品质的稳定性。而酚类物质在食品中的成分和含量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它们的稳定性、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 1、酚类物质及其特性 植物酚类化合物为次生代谢物质(Secondarymetabolic compounds)。它们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综和性,因此种类繁多。根据基本碳架可将其分为简单酚类(Simple phenol)、苯醌类(Benzoqunones)、酚酸类(Phenolic acids)、苯乙酮类(Acetophnones)…  相似文献   

18.
番茄低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低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花芽分化与发育、开花与结果、果实发育与成熟及不同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提高从农田到消费者的传输能力生产高级产品仅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将产品传送到国内外消费者手中。尽管有些地方的力量还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当地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传输能力。改善地方交通状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种新生产的农产品不应该仅因为当地政府没有提供第一步的运输而贬值或者完全报废。公路、铁路和河运运输系统是将产品从农田传输到消费者手中的基本要素。●乡镇村各级通过改善与国道和省级公路连接的地方路面体系将受益匪浅●当地劳动力可以用来修筑公路、高架桥、水上交通和排水系统●地方官员还可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更新,食品消费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移。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开发,顺应了市场要求,也是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新的消费群体、逐步减轻无机农业对人及环境消极影响的长远战略,代表着传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走向。同时,在发展绿色食品总体战略之下,与之相关的农业技术也逐步在进行调整,其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食品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