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葱是我国出口的大宗蔬菜,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在洋葱的生长过程中,采用绿色地膜覆盖比无色地膜覆盖能减少鳞茎膨大过程中的除草用工,节省劳动力,而且收获时产量、鳞茎商品率与无色地膜无明显差异,表明绿色地膜覆盖在洋葱栽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结了洋葱绿色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可为当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洋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洋葱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不仅可以促其安全越冬,同时返青期能加速生长,鳞茎提前肥大,提早成熟,又避开了雨季,对收获贮藏有利。洋葱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洋葱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倪宏正,王军(江苏省盐城市蔬菜研究所224002)周正宽,倪圣亚,曹坚(盐城市蔬菜技术指导站)1991年9月~1992年6月,笔者对秋播冬栽洋葱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并于1993年9月~1994年6月在本市的郊区、东台、大丰、滨...  相似文献   

4.
洋葱春播秋收是延长洋葱收获期和上市期,提高其复种指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纬度地区的不同洋葱品种进行引种分析,总结出长日照红皮洋葱在西昌地区的春播秋收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的管理和适时收获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北岛红洋葱为高产耐贮优质洋葱新品种,秋季利用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产品商品性好、上市期长,能很好地补充淡季蔬菜市场供应,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7,(9):54-55
潍坊市是山东省洋葱主要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洋葱出口基地。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形成了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的洋葱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模式,洋葱的上市期比单纯地膜覆盖提前1周左右,每667 m~2产量可增加1500 kg。详细介绍了洋葱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技术,可为当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洋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贾伟 《西北园艺》2008,(5):44-44
北岛红洋葱为高产耐贮优质洋葱新品种,秋季利用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产品商品性好、上市期长,能很好地补充淡季蔬菜市场供应,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8.
有色地膜覆盖对洋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光  徐坤  赵锴  徐宁 《中国蔬菜》2009,1(6):46-51
研究了有色地膜覆盖的温度效应及其对洋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色透明膜的增温效果优于黑色膜及银灰膜,但三者在低 温越冬期差异较小。越冬期不同地膜覆盖洋葱幼苗的株高、假茎粗及各器官生长量均差异不大,但均略高于不覆膜对照。翌年春季无色透明膜覆盖 的洋葱植株返青较早,生长量较大,银灰膜及黑色膜次之,不覆膜对照较小。至5月,无色透明膜地温过高,抑制了洋葱植株的生长,银灰膜覆盖的 洋葱植株生长量逐渐超过无色透明膜,而黑色膜仍低于无色透明膜,但三者均明显高于不覆膜对照。收获时银灰膜、无色透明膜及黑色膜覆盖的洋 葱产量分别达84 400、77 400、70 600 kg·hm-2,分别比不覆膜对照增产 158.9 %、137.4 %和116.6 %。  相似文献   

9.
洋葱较耐寒,喜湿润。地膜覆盖洋葱,能保持土壤水分,促进腐殖质分解,避免养分流失,提高地表温度(2~8℃),使洋葱充分膨大。同时能控制种蝇在地面产卵,减轻地蛆危害。其单球平均重160克,鳞片厚0.3~0.5厘米,形状好,亩产5000~6000公斤,比露地提早上市15~20天,提高产量83~132%。  相似文献   

10.
洋葱地膜覆盖栽培不仅可以安全越冬,同时从返青期以后能加速生长进程,鳞茎提前肥大生长,提早成熟,避开了雨季,对收获、贮藏更为有利。据我们三年的试验结果,平均增产率为33.8%。  相似文献   

11.
洋葱产量高,效益显著,采用地膜覆盖栽培,667m2产量可突破5 000kg。洋葱全生育期约250-270天。陕西关中地区一般于8月末至9月初育苗,苗龄70余天,11月上旬覆膜定植,次年5月底至6月下旬收获。1 培育壮苗1.1 苗床准备选土壤疏松肥沃、保水性强、灌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地膜进行洋葱高产栽培已全面得到推广应用。但在白地膜覆盖栽培中杂草及后期地温影响洋葱的高产。为促早熟高产兼顾抑制杂草。我们试验用黑地膜对洋葱田进行全层覆盖替代白地膜并取得了好效果,对杂草控制率达95%以上,洋葱增产5%左右,是一种较为可行的覆盖法。具体操作是:在洋葱田施足基肥整好地后,用黑地膜全层将地面覆盖,再打孔栽苗,栽后管理与白地膜相同。这样用黑地膜越冬期可保温,在立夏后又可降温(黑膜下地温低于白膜2~3℃)使洋葱头的膨大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产量。同时既可防杂草,又不增加管理负担,不失为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出口洋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育苗方法到定植、栽培、套种技术再到收获分级标准都做了详细介绍。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华北南部地区露地蔬菜越冬栽培,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蔡新波  王艾玲 《蔬菜》1999,(8):11-11
黄皮洋葱是本地出口创汇蔬菜,通过地膜覆盖等一系列栽培措施的应用,洋葱鳞茎横径平均达10cm以上,单球重2509左右,每667m2产量可达5000kg,产值超过8000元。一、育苗1苗床准备选择肥沃、疏松、易排灌,前茬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作苗床。结合浅耕细耙,667m2施腐熟优?..  相似文献   

15.
刘国选 《蔬菜》2001,(12):9-9
洋葱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具有美容、健胃、抗癌之功效,深受人们的欢迎。黑龙江省同江市良种场引进了日本秋洋葱,经多年的生产试验,摸索出了一条规模生产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管理,增加技术投入,采用地膜覆盖,可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栽培。每667m2平均产洋葱球4527kg,创产值 2700余元,净效益1300元左右。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 品种选择日本产的目前国际市场上流行的地球形黄皮洋葱,如空知黄、北海道、桧熊等,这些品种商品性好,抗病,高产。 长日型秋洋葱栽培要…  相似文献   

16.
(1)深翻整地。洋葱的根系不发达,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弦线状须根分布在20~30厘米内的耕作层内,如果土壤结构良好,也可深达60厘米。因此,整地时翻耕深度不少于20厘米。有条件的最好再深些。施肥后还应进行1~2次浅耕,使土块细碎,粪土均匀,结构疏松。 (2)施足底肥。洋葱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产量高30%~50%,一般亩产可达3000~4000公斤,高产田块5000公斤以上。洋葱产量高,需肥量大,但它的根系又比其它蔬菜吸肥范围小,吸肥力弱,地膜覆盖又不易补施,所以,底肥一定要施足。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普钙30~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3)化学除草。整地后定植前每亩用50%捕草净可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栽培洋葱近几年在鲁南滨湖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蔬菜种类。目前种植面积在8~10万亩。种植方式主要为葱、棉、瓜等间套模式。亩产一般在5000~5500千克,高产地块可达70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洋葱品种"红贝特"为试材,设4个施氮水平处理N0、N1、N_2、N3,以CK为对照,测定了膜下滴灌洋葱的植株性状、鳞茎性状、品质和产量等指标,以探讨冀西北坝上地区地膜覆盖洋葱适宜的滴灌氮量,给当地洋葱施肥提供合理施肥依据。结果表明:处理N1的植株性状、鳞茎性状均显著高于CK,产量较CK提高12.26%;处理N1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增加27.13%、8.16%、19.15%和60.71%,而硝酸盐含量CK较N1提高85.67%;在该试验条件下,洋葱获得最佳效益时的氮肥施用量和时期分别为苗期追N 31.5kg·hm~(-2),茎叶生长期追N 47.25kg·hm~(-2),鳞茎膨大初期追N 47.25kg·hm~(-2),鳞茎膨大中期追N 31.5kg·hm~(-2),并在整个生长时期配施P_2O_575kg·hm~(-2),配施K_2O 255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极早熟黄皮洋葱品种,笔者对近年在生产上常用的极早熟黄皮洋葱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①供试品种参试品种共6个,即017-004(圣尼斯),017-15(圣尼斯),浜育玉葱(日本),汉城极早生(韩国),阳春黄(连云港市农科所),港葱二号(CK)。②试验方法试验于1999-2002年连续3年在连云港市蔬菜所试验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地膜覆盖,3次重复,小区长14m,宽1.2m,667m2栽30000株。3年均于9月11日播种,…  相似文献   

20.
<正>洋葱,又称圆葱、葱头,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为胶东地区主要出口创汇蔬菜。近年来,随着蔬菜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市场对洋葱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洋葱种植产业发展迅速。由于目前我国洋葱的育种栽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进口国对产品品质要求严苛,因此大部分洋葱种子需要进口,价格极高,极大制约了洋葱的加工出口,并且大多数引进的国外洋葱品种存在对我国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差、抗病性不强、产量不稳定等问题。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