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为对象,并以本地白桦种源作为对照,研究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的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黑河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在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翅长度、种翅宽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这些指标都显著高于本地白桦对照种源,综合分析表明,引进欧洲垂枝桦新西伯利亚种源在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黑河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均优,可作为黑河地区欧洲垂枝桦育苗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2.
毛红椿播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期观测的基础上,对不同种源苗木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苗高生长节律对比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了毛红椿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的苗高与时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苗木生长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苗高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7—9月,春播苗苗高大于冬播苗;(2)不同种源播种苗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宜丰种源优于龙南种源;(3)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毛红椿苗木高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模型参数R2为0.950~0.969,表明模型拟合与实际观测值较接近,可用该模型估算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以引进俄罗斯欧洲垂枝桦种子为材料,研究土壤基质、覆盖物、播种深度和基质含水率对欧洲垂枝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基质、不同覆盖物、不同播种深度和不同基质含水率对欧洲垂枝桦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以草炭土为基质,并以针叶为覆盖物,当播种深度为0.5 cm时,种子萌发过程保持基质含水率60%,欧洲垂枝桦种子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欧洲垂枝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俄罗斯欧洲垂枝桦种子为材料,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对欧洲垂枝桦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结果表明:水分、温度、光照强度和pH值对欧洲垂枝桦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性影响,温度、光照强度和pH值对欧洲垂枝桦种子发芽势有显著性影响,水分对欧洲垂枝桦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表明:欧洲垂枝桦种子萌发最适宜水分、温度、光照强度和pH值分别为5 m L、25℃、150μmol/m~2·s和5.4,此时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高、种子发芽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引进的俄罗斯欧洲垂枝桦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冷藏、沙藏和雪藏3种种子处理对欧洲垂枝桦场圃发芽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的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种子雪藏处理的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其场圃发芽率、生长量和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引进俄罗斯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种子为材料,对不同种源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吸水量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种长、种宽、种厚、翅长、翅宽、千粒重、含水率、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新西伯利亚种源种子最大、质量最重、发育最好、有生活力种子高达82.75%;采用混雪冷藏处理种子萌发能力最强,新西伯利亚种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到67.63%、55.41%、27.19;而对照种源采用低温冷藏处理种子萌发效果最差,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38.51%、32.42%、11.89。  相似文献   

7.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25个地理种源400余个家系在广西凭祥进行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筛选试验,对1~4年生幼林进行了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西南桦种源间和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差异极显著;(2)各种源树高和胸径均与其产地经度极显著相关;(3)不同林龄间种源和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种源选择的可靠性逐年增加;(4)以4年生时生长性状作早期评价,发现大多数优良种源、家系来自广西,可见西南桦种源选择以就近种源较好.  相似文献   

9.
从13个不同种源在热带山区生长表现看,不同种源径、高、材积和干形等都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凭祥种源生长表现最好,其径、高、材积生长量比其它种源高0.8%~38.9%,干形比其它种源多12.6%~30.5%;其次是屏边种源,生长量比其它种源高1%~107.2%。  相似文献   

10.
对普文试验林场的25个不同种源西南桦子测林测定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利用Excel和DPS数据软件Duncan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西南桦5 a生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存在着显著差异,生长曲线在2 a生时近趋于直线;在4 a生和5 a生时生长曲线呈波形;生长量最大的是种源E(广西田阳),其次是种源K(云南澜沧);4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A(广西凌云),5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J(云南墨江)。  相似文献   

11.
欧洲白桦14个种源、51个个体苗期生长观测结果表明:生长高峰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平均累计生长律为50.7%;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苗期无冻害和病虫害发生。对不同种源和个体的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体间的苗高、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经LSR检验,初步选择出欧试9、欧试5、欧试8为欧洲白桦优良种源,O-57、O-19、O-31、O-61、O-35、O-78、O-44为欧洲白桦优良个体,O-83为最佳个体。欧洲白桦的生长表现优于白桦。  相似文献   

12.
福建永安光皮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采自南方5省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H.Winkl.)天然林的12个种源176个家系种子在福建永安进行了苗期测定,并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1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据此对优良种源、家系进行了初步选择。结果表明:光皮桦苗期高生长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显著;1年生幼林各种源、家系、海拔间树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种源和海拔的交互作用对树高影响极显著,而对地径影响不显著;种源遗传力高于家系,树高遗传力高于地径;以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5个优良种源,并选择出适合不同海拔的优良家系各30个,其种源遗传增益达13.27%,家系遗传增益为12.84%,选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红椿是中国珍贵乡土速生用材树种。为了研究红椿不同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差异,对4个红椿地理种源苗期、6 a生幼林树叶片及其生长量性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源红椿叶片的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这5个指标性状,6 a生幼林树的观测值皆大于苗期的观测值。苗期时不同种源间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复叶长宽比、小叶长宽比这7个叶片性状皆存在极显著差异;除小叶长外,红椿6 a生幼林树不同种源其他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不同林龄红椿生长量指标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的增加红椿不同种源生长量之间差异也随之增大。4个种源6 a生红椿生长量排序为福建来舟(LZ)>福建武夷山(WY)>江西井冈山(GS)>江西官山(J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的叶片性状间相关显著性较高,6 a生幼林树的叶片性状间除极个别性状表现出显著相关外,大部分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产地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来源于6个省区的12个种源的种子培育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的种源差异,苗期生长性状与种源产地气候或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地径、地下生物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径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各观测性状与无霜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的12个种源可划分为优、良、中、差4类,其中广西、贵州种源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综合分析结果表显示:闽楠各种源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隔离导致幼苗的生长性状变异丰富,西南地区种源普遍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选择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种源除发芽始期遗传差异不明显外,发芽盛期、发芽末期、真叶出现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云南西畴新马街、西畴莲花塘、腾冲、潞西为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的种源;云南镇源、屏边、广西田林为苗期生长中等的种源;云南龙陵、景洪、广西平果、凭祥、百色、靖西为苗期生长慢的种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引进的挪威云杉种源和窄冠垂枝型挪威云杉家系进行不同地点苗期试验,选取生长期、当年高和存活率等3个指标进行苗期生长适应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窄冠垂枝型挪威云杉家系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大部分存活率相对比较低,挪威云杉种源苗期生长普遍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7.
喜树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527~0.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源无患子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9个种源90个家系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种子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苗生长期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木质化期,地径生长高峰期晚于苗高生长高峰期。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不同生长时期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差异较大,呈极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苗高生长性状与种源地纬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南部种源苗期生长性状明显好于北部种源,初步选择出江西上犹、浙江龙泉、江西宜丰3个优良种源,上犹7号、上犹8号、上犹9号、宜丰1号、宜丰6号、龙泉4号和龙泉10号共计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