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龙江省林区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现已大面积成林。目前,20年生以上的已达到150万亩。据调查,20~2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开始下降。一般,这种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2厘米,平均树高13米,已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用作建筑杆材和其它民用材。对这部份人工林的经营,根据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的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标准与指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森林认证对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依据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林经营实践和森林认证在该地区的发展情况,讨论了FSC原则和标准框架下本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的人工林标准与指标问题。认为标准与指标应该针对本区域天然林破碎严重,人工林树种单一、稳定性差、生长量低、生态效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人工林标准与指标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与健康经营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粗放式经营、结构单一、病虫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下降、火灾隐患大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针对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了近自然化经营、调整人工林结构、土壤健康经营、保护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强森林火险防控等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34-236
在阐述江西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森林资源存在单位面积森林年生长量低、可采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森林年均总生长量下降等主要问题。分别从明确森林经营重点、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珍贵阔叶用材林基地、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推行森林集约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投资比重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松天然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年左右,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同样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为47年,天然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选用Richards生长模型对区域内马尾松各测树因子进行拟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人工林与建立人工林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豁然 《林业科学》2000,36(3):111-117
全世界森林面积为 34 5 4× 1 0 8hm2 ,其中 3%是人工林。人工林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人工林在生产功能方面的补偿作用 ,使天然林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价值、森林娱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是遗传材料的正确选择与营林实践艺术的结合以及保证这种结合的林业政策。愈来愈多地使用外来树种营建人工林是全球趋势。人工林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措施得到解决。林木育种与遗传改良和经营制度的技术创新是不断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面临技术和体制两方面的挑战 ,但是 ,根本出路在于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象农业那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行人工林产业化经营 ,建立人工林业 (Forestplantationindustry)。  相似文献   

7.
以黄柏山林场多功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内黄山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长久固定观测样地,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松人工林胸径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0a,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15a,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相交时间在21~22a;树高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20a,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相交时间在22~23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同出现在30a,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相交时间在33~35a,达到数量成熟;蓄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在林龄20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达到40a时,生长率出现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8.
闽楠人工林与天然林生长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29年生的闽楠人工林和明溪县35年生的闽楠天然林平均木,采用树干解析法,进行闽楠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差异比较。结果表明:29年生的闽楠人工林,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明显大于35年生的天然林,人工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生左右,连年生长量和年平均生长量在16~17 a左右相交;人工林、天然林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同时出现在15年生;人工林材积连年生长量在15年生时达最高峰,天然林则在30年生时达最高峰,人工林与天然林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差值出现在15年生,随后差值缩小,到29年生时天然林的材积连年生长量反而略大于人工林,表明天然林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闽楠人工林经营应处理好立地和密度的关系,才能持续速生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在遂昌调查的标准地资料,建立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方程,以此编制杉木人工林现实收获表,并简单分析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预估了杉木人工林的年生长量。杉木是遂昌县最重要的用树树种之一,从70年代初大规模人工造林以来,已营造杉木人工林56278hm2,蓄积量1029876m3,如何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效益,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编制现实收获表,为生长预估、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建我国5种主要人工林(杉木林、杨树林、桉树林、落叶松林和马尾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生长模型,确定碳储量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林龄,分析固碳能力差异及其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为提升人工林碳汇能力和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8 520块样地碳储量数据,采用非线性加权回归方法和可变参数模型,研建5种主要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长模型,分析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对模型参数的影响,并比较5种人工林乔木层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5种主要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生长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在5%以内,模型自检和独立交叉检验的总体相对误差在3%以内。落叶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杨树林和桉树林乔木层碳储量年均生长量最大时的林龄分别为24、16、12、6和2年,对应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50、1.85、2.10、2.96和6.97 t·hm-2;马尾松、杉木、杨树和桉树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最大平均生长量分别是落叶松人工林的1.23、1.40、1.97和4.65倍。年均气温每下降1℃,杨树林、马尾松林、桉树林和落叶松林乔木层碳储量年均生长量分别降低7.6%、4.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开展人工林FSC认证面临的潜在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林在中国林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由于其带来的各种问题迫切要求实现可持续经营。FSC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有助于人工林经营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对于解决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有积极意义。但中国的人工林经营在遵守FSC认证的要求时可能存在一些障碍。针对FSC森林经营认证的具体标准或指标, 列出了中国人工林经营存在的一些潜在的不符合项,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类经营:新西兰林业的实践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西兰70年一贯制的多效林业经营模式, 在创造了人工林奇迹的同时亦带来了林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危机和效益危机。新西兰林业分类经营近10年的实践初步成功, 是建立在人工林集约经营和政府扶持基础上的, 是以新西兰林产工业的市场培育和出口导向为动力的。比较借鉴:建议从集约经营工业人工林入手, 为我国林业的分类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议从提高林产工业产业素质入手, 为分类经营的实现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衰退林地恢复途径的选择沈照仁,陆文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北京100091)印度尼西亚林业部长贾迈勒丁·苏约哈迪库苏莫最近指出,印尼第一个五年计划(1969/1970~1974/1975)开始时,拥有森林14400万hm2,而第六个五年计划开...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木兰林管局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提出了加快良种生产,开展地力衰退防治研究,大力营造混交林,科学经营现有林,加强培育定向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杉木作为我国重要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其地力衰退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文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特征,如土壤酸化、缺磷、富铝和化感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如酸沉降加剧、不适宜的营林活动、肥料施用不当等;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措施,如轮作、营造混交林、追肥等;概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云南省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近自然林业的提出及发展过程、近自然林业的特点及优越性。分析了人工林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下降、抗御灾害的能力减弱以及地力衰退等弊端,提出要重视森林质量、对现有人工林进行近自然改造、利用自然力注重天然更新、制定科学模式和营林方法、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森林生态健康等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Powers  Robert F. 《New Forests》1999,17(1-3):263-306
Planted forests have more than a millennium of history and represent the world's best hope for meeting global wood requiremen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dvances in genetic improvement, nursery practices, stand establishment, and tending, harvesting, and manufacturing have boosted plantation yields to a higher level than at any point in history. Despite this, forest managers face a mounting challenge to demonstrate that plantation productivity is sustainable. Tackl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forest productivity, how they apply to a developing plantation, and how they are influenced b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criticisms of plantation forestr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basis of world experience, and examples of productivity decline are described. Obvious declines are rare, and can be attributed to poor soil management. However, ambiguities exist and controversy will continue until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can be demonstrated conclusively. Proposed programs aim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base needed for sound soi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plantation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持我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和提高森林质量,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作者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成果与资料,概括论述了我国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现状、不能保持生产力的原因与机理以及长期保持人工林生产力的技术对策。按第八次清查的全国森林资源数据,每公顷蓄积量为89.79 m^3,其中天然林为104.6 m^3,人工林为52.76 m^3,人工林森林生产力明显低于天然林;我国优势树种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也不高,如杉木为69.8 m^3,马尾松为56.2 m^3,落叶松为58.6 m^3,这些数据比日本2002年3月公布的人工林相似树种的数据低很多,如日本针叶树蓄积量为227.97 m^3·hm-2,柳杉为295.83 m^3·hm-2,落叶松为189.88 m^3·hm-2。关于年生长量,按全国第七次资源清查的中龄林与近熟林的数据做统计:杉木人工林5.2~4.2 m^3·hm-2,马尾松为3.2~1.8 m^3·hm-2,柏木为3.4~3.2 m^3·hm-2;但按作者掌握的我国重点或示范性、试验性小面积人工林生长量看,却很高,按我国编制的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生长量数据看比较高。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生产力不高,短周期经营的杨树、桉树人工林也不高,主要原因是:(1)纯林化与针叶化严重。按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统计,纯林占人工林的85%,而且针叶化明显,人工乔木林10个优势树种中针叶林比例高达56.9%。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物学上缺乏稳定性。人工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抗性低,抗自然灾害和大气污染能力均差,人工纯林维护地力的能力也弱。(2)集约育林的技术措施:立地控制技术未得到推广,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在育林中未能认真贯彻;密度、植被、地力控制技术也执行不力,大面积上的人工林仍属于粗放经营;连作引起林地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恶化,土壤质量衰退,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造林作业造成水土流失,如杉木造林,传统的育林技术未得到明显改进,福建尤溪炼山后进行的3年观测结果表明,炼山和水土流失损失的有机质高达989.35 kg·hm-2,养分586.26 kg·hm-2。桉树在砖红壤进行的机耕整地,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不合理的造林作业,最终导致土壤质量与森林生产力下降。短周期培育人工林带来了2个重要问题,一是对林地肥力要求高,二是如何利用无性系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短周期经营采用的无性系,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轮伐期短,养分需求量大,如刚果12号W5无性系,通常利用地上部分,以5~7 a的轮伐期计,消耗的养分达571.75 kg·hm-2,我国培养短周期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底原本普遍不高,如果采取连作,土壤有机质养分会明显下降,土壤质量衰退,并对其功能产生危害。我国杨树、桉树等人工林要达到短周期持续经营,还需要实行多无性系造林。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技术对策,应采取先进的集约育林措施,包括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与地力控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人工林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中国人工林的现状, 并用数据说明中国人工林存在的问题, 如稳定性低, 具体体现在病虫害严重、控制难, 抵御气候灾害能力弱, 地力衰退严重。另外, 生物多样性低下和人工林质量差、生产力低等问题也很严峻。针对这些问题, 文中提出了实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