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校园的绿化景观营造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因为通过它可以传承校园的历史和文化、传递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探讨的校园专指中小学的校区,主要以北京市二中校史馆前庭院设计和北京市景山学校景观绿化设计为实例,详细介绍校园绿化设计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校园景观对大学的教学、生活和人文素质培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校园景观在服务教学、生态、教育、满足学生空间需求等方面的特点、人性化校园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和青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校园入口、校园设施尺寸、材料选择、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大学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和策略,并以浮山校区东院为案例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包括下沉广场、文化空间景墙、道路、草坪等。  相似文献   

3.
以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多所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一些理论,分析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具备生态可持续性与独特文化品质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基于闽南文化视角下,依据以人为本、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景观构建原则,对校园的教学区景观、宿舍区景观、水体景观和植物景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云南是世居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高校校园景观是展现一所高校精神风貌、艺术与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适当应用,有利于彰显高校所在地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是融入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切入点,以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山水地形、建筑、道路、设施小品和园林植物5方面出发,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造景手法、建筑形式、装饰纹样和植被特色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校园景观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方式提供新思路,促进校园景观地域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校园景观是校园环境面貌和文化特色的体现,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将郑州大学景观按照景观类型划分为20个样地进行评价。以POE理论为前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校园景观评价模型,并对各景观类型样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大学新校区景观质量较好,校园文化氛围、景观生态性和校园景观特色等是决定校园景观优劣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校园景观的营造要与学校的类别和性质的联系,针对体现办学特色、育人性和场所性,校园各功能分区特点等,以武汉农业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校园景观特色营造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热带大学校园景观绿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校园.校园绿地要满足遮阴、挡雨,交流场地和草坪功能多样化,对雨水进行景观多样化设计.校园绿地设计应基于地域文化和人本化,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9.
探索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建设,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公园设计为例,阐述了具体设计理念及景观布局设计,成功地将顺德的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创建了一个品位高尚,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0.
兰梦敏 《绿色科技》2019,(7):173-174
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杨林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校园内现有植物的实地调研,对校园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基于遵循植物多样性、适地适树等设计原则,结合学校的地形地貌,长远考虑,既兼顾到景观的可持续性,考虑到校园植物景观的变化性,提出了文理学院杨林校区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思路及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不断地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剧增,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校园环境问题的产生。尤其是校园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来营建校园水体景观,近年来备受重视。分析了校园景观水体研究与改造的重要性以及水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以南京林业大学水体设计为例从校园水体景观功能、亲水平台、驳岸、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进而归纳提出了校园水体景观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高校生态校园建设应融入区域文化要素,营造文化传承的基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地植物设计中生态文化的融入为例进行了分析,针对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如何依据学校校园现状、功能特点、景观要求、展示技术条件等,提出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该重视文化的渗入,以此展示学校绿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霆 《绿色科技》2013,(3):74-76
指出了高校校园景观生态文化建设,是高校的有机组成和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在展示办学特色、陶冶学生情操、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强化天人和谐理念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探讨了通过规划、设计、建造,以发挥高效校园景观的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南京紫东实验学校校园景观改造案例,探讨中学校园景观改造的设计策略与方法。着重阐述如何塑造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能够满足师生全面需求的中学校园景观。强化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环境育人的功效,为当前的中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该设计在保持原有环境与校园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营建一个兼具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全体师生需求的具有归属感的全新场所;创造出一个景色优美、愉悦舒适、富有浓郁学习氛围的多元化校园景观,使师生在与校园景观的交流互动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5.
依据西安市育才中学"红色摇篮"历史背景和党中央第一、二、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及现有校园环境,为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以"育才育人,成人成才"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主题,进行校园空间场所和载体——广场、绿地、道路、绿化带等文化布局,设计6个文化景观区(特立园、育才园、未来广场、读书林、逐梦园、砥品园)和2个小景点(成长大道、延安石)。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高等院校的校园景观建设非同小可,它对人的塑造、熏陶,校园品位的提升、营造,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我国高校景观现状和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营造特色校园景观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高校在景观设计中挖掘自身特色、塑造校园品牌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创造个性化的校园景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同时以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渭水校区景观设计方案为例,对校园文化在景观环境中的体现方式与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以下结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积淀,校园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能够提升校园景观品位,丰富景观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在景观环境中的体现主要通过雕塑、灯具、校园家具设施、地面铺装、植物组合等途径来表达;贴切的景观节点命名,对于突出校园文化能够起到点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的分析可食用景观在校园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以聊城大学校园为例利用实地考察分析的方法对校园可食用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大学校园绿地在可食用景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选用的可食用景观植物多为果树,且植物的应用形式比较单一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用植物造景建设美丽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景观化校园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为立足,以植物造景为基本手段,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景观要素来组织校园景观,营造绿色校园的视觉环境和文化环境,创造流动、宽松、开放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合理化、生态化和人文化。  相似文献   

20.
将生产性景观分为大田生产景观与设施生产景观2种形式,并以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生产性景观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植物配置等,可为以农业为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