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指出了土壤中汞、砷的环境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汞、砷的环境效应,整理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汞和砷主要的来源,并分析了影响土壤中汞、砷浓度及形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中的重金属汞、砷会通过迁移转化在生物体内富集,一方面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新陈代谢和群落结构,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工农业活动、交通、燃煤和生活垃圾排放等人为活动是土壤中汞、砷的主要污染来源。土壤中汞、砷形态和迁移转化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粘粒等及生物作用的显著影响。其环境效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来源广泛、影响因素多,仍需要持续重点地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决定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类及其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迁移转化的因素,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外源重金属量和人为活动干扰影响最显著,并展望了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pH值对植物吸收Cd、Zn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不同土壤pH条件下莴苣和芹菜吸收土壤Cd、Zn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土壤pH对莴苣、芹菜的生长及其对Cd、Zn的吸收均有影响,莴苣、芹菜各部位Cd、Zn的浓度基本遵循随土壤pH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的规律;土壤pH对莴苣吸收Cd、Zn的总量基本无影响,而随土壤pH升高芹菜吸收Cd、Zn的总量降低。实践中,可采取相应措施调控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N2O作为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其排放受到土壤理化性状、气候因素及农田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在概述农田土壤N2O排放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同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其观测所采用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对策,以期为控制农田土壤N2O排放、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壤与园林绿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城市土壤形成因素、城市土壤特点及土壤性能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适应城市土壤特点特定的园林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沱江上游深丘地区不同立地土壤抗蚀性、渗透性与其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物理性状各因素及草本盖度、林分类型、郁闭度单独及综合对土壤抗蚀性、渗透性产生的影响,找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影响土壤抗蚀性、渗透性的主导因素,并结合当地情况初步探讨了成因,以期为土壤改良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发现:1)该地区人为干扰严重,整体上土壤砂性较重,土壤物理结构较差,不利于保水保肥;2)该区影响土壤抗蚀性和渗透性的主导因素为林分类型和林下植被盖度,其中混交林提高土壤抗蚀性和渗透性,改良土壤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土壤是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因素。从城市土壤的特性分析入手,研究了城市土壤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利用和保护城市土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侵蚀条件下土壤性质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相关的土壤团聚机制、侵蚀过程中的破坏机制以及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土壤化学性质。这些土壤性质主要有:±壤有机质、铁铝氧化物、交换性钠及土壤矿物学性质等。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生态水文过程的定义,分析了干旱区风力侵蚀危害及现状,综述了生态水文过程中所包含的自然因素对风力侵蚀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的抗风蚀的能力增强;良好的植被状况是预防和削弱风力侵蚀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土壤抗风蚀能力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高而增高;风对风蚀的影响是通过风速与风向来决定的,只有对风速和风向有一定的控制,才会大大减少当地的风蚀程度。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风力侵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两种因素的影响探究,联系这些因素与生态水文过程之间的联系,提出了预防和削弱风力侵蚀的措施,为干旱区土壤风力侵蚀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培育措施能显著提升竹林产量,同时也是影响土壤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的竹林培育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竹鞭生长、提高发笋率。目前,竹林培育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水分调控、抚育采伐、混交造林、林下种植等,不同的培育措施能够改变土壤特性,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到竹林生产力。文章综述了传统培育措施、林分及群落结构调整、土壤改良调控等一系列竹林培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影响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就我国北方滨海盐土土壤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和过去所采取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简单地阐述和回顾,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在这一类型区造林绿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在滨海盐渍土壤上实施微型绿化工程的思路,具体介绍了在滨海盐土土壤上实施微型绿化所采取的简易工程和适宜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2.
鲁锋 《绿色科技》2013,(10):169-171
指出了土壤产生N2O主要机理是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田管理措施等因素对N2O的产生和排放有显著影响。重点阐述了农田N2O的排放机制,并分析了土壤质地、pH值、温度、含水量、肥料类型、施肥方式以及作物和耕作制度等对农田土壤产生和排放N2O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地植物生长或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恢复矿区生态系统平衡,学者们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及创新了诸多的解决方法。文章主要概述植物修复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在植物修复中的促进和增强措施。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组成。研究了几种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土壤物理性质、养分迁移和水分分布的影响,阐述了几种措施规格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为进一步提升坡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成果。笔者针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受到碳氮限制、树种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土壤湿度和温度、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不同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因子及调控机理研究;(2)进一步加强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动态及调控机理研究;(3)对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高低不确定性的因子进行深入研究;(4)加强其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的研究;(5)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业土壤分类发展较慢,山东省至今还没有一个能适用于林业生产的完整的分类系统。为拟定全省统一的林业土壤分类方案,仅提出如下粗浅意见,供参考。 一、林业土壤分类的提出 农、林业土壤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为生产服务,既要遵循发生学原理反映出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剖面属性,但又不是它们的系统描述或罗列;既要突出与经营对象关系密切的那些肥力特征,又要简单明了便于掌握。鉴于农、林业生产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它们经营的对象和经营措施,对土壤又各有特殊的影响,所以林地和宜林地土壤的分类,应当有别于农业土壤分类,应该建立有林学特点的土壤分类系统。否则,在分类  相似文献   

17.
酸性土壤无机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土壤磷素的分级、土壤磷各组分所占的比例和现状,以及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磷素的特点;阐述影响酸性土壤供磷能力的因素以及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途径;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土壤磷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土壤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土壤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度4项措施: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减少偶然误差;消除系统误差;注意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火炬松、黑松、侧柏容器苗不同播期、不同土壤、不同施肥措施的比较试验;研究分析影响松柏容器苗成苗率、高生长的多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播期及施肥技术措施对松柏容器苗成苗率和高生长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宁夏沙边子的土壤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动物是指其生活中有一段时间定期在土壤中度过并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尹文英,2001),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分解残体、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发育、土壤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朱永恒等,2005).土壤动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适应性强、分布区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